周葉娜 王曉棟 郭巧英
浙江省立同德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12
筆者采用補陽還五湯治療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51例,收效滿意。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14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0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下肢ASO患者,中醫(yī)辨證屬于血脈瘀阻證,證見患肢疼痛、畏寒、怕冷、夜不能寐、乏力、伴青紫或者紫紅瘀斑,舌呈黯紫色或者瘀斑,脈澀弦。隨機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中女23例,男28例;年齡60~71歲,平均65.93±1.86歲。治療組中女26例,男25例;年齡61~72歲,平均66.59±1.94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 對照組:采用西藥治療,于餐后口服100mg沙格雷酯(100mg/片,國藥準字J20140058,141105,江西華太藥業(yè)有限公司),每日3次;期間配合糖尿病治療(運動、飲食、注射胰島素或者口服降糖藥),并積極調(diào)整血脂等,伴局部潰瘍者進行常規(guī)消毒、清創(chuàng)換藥,避免使用其他血管擴張、抗纖溶、抗凝等藥物。
2.2 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補陽還五湯治療。藥用:生黃芪60g,當歸尾6g,赤芍5g,地龍、川芎、紅花、桃仁各9g。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餐后溫服。
兩組均持續(xù)治療2個月,于用藥結束時評估療效。
3.1 療效標準:從疼痛、皮膚溫度、皮膚色澤、踝肱指數(shù)、間歇性跛行、潰瘍、光電容積描記(PPG)測定等7個方面進行,其中前6項單項對應0~4分,PPG測定對應0~3分,治療后平均單項分數(shù)在3分以上即顯效;在2分以上即良好,在1分以上即改善,在1分以下即無效[1]。下肢足背動脈血流量、踝肱指數(shù)、跛行距離觀察:選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SSI-6000型,武漢佐爾康科技有限公司)測定雙下肢動脈血管管徑及動脈峰值,并檢測對側的肱動脈收縮壓及患側踝部的足背動脈,統(tǒng)計足背動脈血流量及踝肱指數(shù)。記錄患者的間歇性跛行距離。
3.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3.3 兩組治療前后足背動脈血流量、踝肱指數(shù)、跛行距離比較: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表2 比較治療前后兩組足背動脈血流量、踝肱指數(shù)、間歇性跛行距離(-x±s)
糖尿病合并下肢ASO屬中醫(yī)學中“脫疽”“脈痹”等范疇,因邪阻脈中,氣血不暢所致,治宜活血祛瘀、止痛通絡為主。補陽還五湯方中重用生黃芪大補元氣為君藥,意在使氣旺血行,瘀去絡通,使祛瘀而不傷正;當歸尾長于活血養(yǎng)血,化瘀不傷血,為臣藥,與黃芪同用能補氣生血,既彌補經(jīng)脈血瘀而致的血虛不足,又能活血通絡而不傷正;川芎、赤芍活血和營;桃仁、紅花活血化瘀;地龍性善走竄,通經(jīng)活絡,行走全身,以行藥力,共為佐藥。本研究顯示,補陽還五湯聯(lián)合沙格雷酯治療ASO能夠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恢復,且能夠調(diào)整患肢血供狀態(tài),改善患肢的臨床癥狀。
[1]崔公讓.糖尿病肢體動脈閉塞癥診斷及療效標準(草案)[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4,2(6):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