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提起作文,學生害怕,教師頭疼。每次作文教師都指導得有板有眼,從選題一直到開頭結尾,教師都做了詳細的分析,羅列了很多精彩的語言,但學生的作文依然顯得干巴巴的,讓人沮喪。曾幾何時,那些“作文,作文,頭作生疼”、“作文難,作文難,為寫作文魂欲斷”已成了學生的口頭禪。本來,作文應該是學生表達、交流情感的一種形式,它應該如同講故事一樣,倍受學生喜歡,但是現(xiàn)在,為什么學生對寫作文,竟如此苦惱,把作文當成“攔路虎”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教師在作文課上缺少激情,只是宣讀一下作文的要領,做一些純理論的講解,缺少實例,沒有用充滿激情的語言去感染打動學生,不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
2.教師對作文提出的要求過多過死。如,寫一篇文章要規(guī)定中心突出,結構嚴謹,字數(shù)不少于多少多少字。這樣,學生寫作時就無心注意作文本身的優(yōu)劣,只關注作文是否符合要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提心吊膽地寫作文,像這樣“擠”出來的文章,質量肯定好不了。
3.教師對學生作品欣賞不夠。學生費盡心思地寫作文,最大目的只是希望老師多看一眼,多表揚一句。但很多時候,教師卻不能細細品味學生的習作,草率寫上評語了事,甚至一棒子打死。這嚴重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也摧毀了學生下次寫作文的信心。
怎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讓學生在快樂中作文呢?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讓學生在寫作中體驗成功
要使學生從內心樂意去寫作,必須讓學生確信自己能夠寫好作文,教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用親切的話語鼓勵學生,讓學生覺得作文不難,自己一定能寫好。在寫作之前,可暫時不提“寫作”二字,先設置情境,引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激發(fā)學生探究的興趣,讓學生自由地談談想到的內容,教師再以商談的形式加以提示,引導學生說得詳細、完整,等到學生沒有負擔,樂于表達時,再讓學生把想到的寫下來。
其次,要多表揚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對于寫作水平有限的學生,如果按照一般的標準,可能這些學生永遠也得不到“優(yōu)”。在實踐中,可采取分層而評的策略,增強各層次學生的寫作信心,讓每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二、幫助學生構建起生活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
現(xiàn)在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之所以干巴巴、沒有靈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作文與生活脫節(jié),文章是學生為了完成任務硬“擠”出來的,而不是為了表達和交流的需要從心里自然“流”出來的。只有文章的內容是生活的一部分,文章才會生動、傳神,有真情實感。因此,教師要善于牽線搭橋,幫助學生構建起生活與寫作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樂于動筆。
眾所周知,小學生認知事物以形象、直觀為主,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熟悉的領域,在那些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中捕捉對自己有所觸動的信息,然后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導學生多觀察,養(yǎng)成留心周圍事物的習慣。這樣,習作就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要引導學生多注意生活中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對于學生寫出的描寫自己身邊人和事的作文,教師應拿出來講評并加以肯定,使其他學生很直觀地認識到:老師讀的作文中寫的事我也經歷過,原來這么小的事也可以寫出來,那我也會寫?。?/p>
三、讓學生在“玩”中寫,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作文課最怕學生死氣沉沉,課堂氣氛不活躍,如果能夠把學生的最愛——“玩”運用于作文教學中,那課堂氣氛就大不相同了。把“玩”貫串于學生的習作中,不僅能使循規(guī)蹈矩的課堂變靈活愉快,培養(yǎng)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還能使學生真正享受到“玩”的樂趣,從而更積極主動地表達情感,更有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習作功能。因此,教師要多用這種方法。
四、減少要求,讓學生自由表達
反省現(xiàn)行的作文教學,從一開始,教師便通過各種手段讓學生明確哪些材料可用是最合適的,如何開頭,又如何結尾。教師講得越透徹,越細致,學生受到的束縛就越多。既然作文是學生情感的積極參與,是學生樂于表達、交流的一種形式,那么就應該還作文以自由與輕松。
總之,讓“學生樂于動筆”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關鍵。為了讓學生能夠寫出更多更好的作文,教師應該加強引導,多設置情境,消除學生在作文課上的憂郁神情。讓學生擺脫對作文的畏懼心理,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快樂寫作,因為只有笑著寫才會把作文寫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