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基于環(huán)形槽線的OAM天線設計與分析

2018-10-18 06:17:58李廷華毛福春朱東來李壽波
無線電通信技術 2018年6期
關鍵詞:功分器饋電基板

李廷華,毛福春,朱東來,韓 熠,李壽波,袁 剛

(1.云南中煙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技術中心,云南 昆明 650231; 2.云南大學 信息學院,云南 昆明 650091; 3.江蘇省郵電規(guī)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江蘇 南京 210019)

0 引言

自3G技術推廣以來,無線通信系統(tǒng)的吞吐能力一直面臨著移動接入業(yè)務迅猛發(fā)展所帶來的巨大挑戰(zhàn)。為進一步提高商業(yè)通信系統(tǒng)的容量,在頻分復用(FDM)、時分復用(TDM)、空分復用(SDM)、碼分復用(CDM)、極化復用(PDM)、波分復用(WDM)、正交頻分復用(OFDM)、多輸入多輸出(MIMO)等技術之外,人們又發(fā)展了基于動態(tài)頻譜接入的802.22、802.16等技術和標準[1]。近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電磁波可以攜帶軌道角動量(Orbital Angular Momentum,OAM),并且不同的OAM模式相互正交,這一特征應用于頻譜復用可極大地提升系統(tǒng)的容量和頻譜效率[2-3]。

毫無疑問,研究基于OAM復用的通信技術,其前提是能夠便捷地獲得高質(zhì)量的OAM載波。在光頻段,OAM光波生成方法較為豐富,包括了螺旋相位板[4]、q板[5]、計算機輔助全息圖[6]、螺旋透鏡[7]、超表面[8]、Dammann柵格板[9]、模式轉換[10]以及變換光學[11]等諸多方法。因此,針對OAM光通信系統(tǒng)的研究工作也比較多[12-18]。反觀微波段,產(chǎn)生OAM波束的方法顯得寥寥無幾。2007年,Thidé等人報道了基于圓環(huán)形相控天線陣OAM射頻波束的生成方法,這種方式可以重構l

本文基于環(huán)形行波天線原理,提出了一種采用環(huán)形槽線結構產(chǎn)生多種模式OAM波束的方法。天線采用雙端口正交饋電的方式激勵,為此設計了一個加載90°相移器的威爾金森功分器。在此基礎上,分析和比較了理想饋電情況下不同OAM模式下天線的輻射效果,探討了饋電網(wǎng)絡與天線的集成特性,并結合互易定理模擬了天線收發(fā)OAM波束的過程。

1 天線原理及結構設計

環(huán)形行波天線的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圖中α,φ,θ,r分別表示圓環(huán)半徑、方位角、俯仰角和原點至觀察點的距離。當在圓環(huán)上加載電流I=I0ejlφ時(其中,I0與l分別表示電流幅度和模式數(shù)),則在觀察點L(r,θ,φ)處的輻射場可表示為[25]:

(1)

圖1 環(huán)形行波天線工作原理

1.1 環(huán)形槽線天線結構

環(huán)形槽線天線的結構示意如圖2所示,①為槽線,②為介質(zhì)基板,③為饋電網(wǎng)絡,④為反射背腔。反射背腔的深度為λ0/4,其中λ0為自由空間波長。采用FR4基板,其相對介電常數(shù)εr=4.4,損耗角正切為0.02,厚度為1.6 mm。饋電網(wǎng)絡位于基板的下表面,特征阻抗為50 Ω。SMA同軸探針從天線上表面穿過介質(zhì)基板連接到饋電網(wǎng)絡③的輸入端口。環(huán)形槽線的周長為C=lλg,其中λg為槽線的波導波長。當介質(zhì)基板的相對介電常數(shù)為3.8≤εr≤9.8時,λg可采用下式計算得出[23]:

λg=λ00.9217-0.277lnεr+0.0322(ws/h)×

(2)

式中,h為介質(zhì)基板的高度,ws為槽線的寬度,f0為工作頻率。通過取不同的l值可以調(diào)整環(huán)形槽線的尺寸,并產(chǎn)生不同模式數(shù)的OAM波束。值得注意的是,圓環(huán)作為典型的諧振結構,若要生成具有螺旋相位的OAM波束,則需要抑制駐波分量并使其工作在行波狀態(tài)。為了解決此問題,設計了一種饋電網(wǎng)絡,并采用雙端口正交饋電方式來進行激勵。

圖2 環(huán)形槽線天線結構示意

1.2 饋電網(wǎng)絡

圖3(a)為饋電網(wǎng)絡的結構示意圖,由威爾金森功分器和相移器組成。功分器的作用是輸出2個全同信號;相移器串聯(lián)在功分器的輸出端口之一,通過增設微帶延時線,使得該路的輸出信號相對于另一路的輸出信號相位延遲90°。換而言之,最終2路輸出信號幅度相等,但相位卻相差90°,形成一對正交信號。圖3(a)中,p表示功分器的輸入端口,SMA同軸探針從槽線天線上表面穿過基板連接到p點,a和c表示功分器的2個輸出端口,a和b之間是長度為λg/4的微帶延時線。為了使該天線工作在行波狀態(tài),饋電位置1和2相距n±lλg/4,其中n為整數(shù)。

圖3(b)給出了功分器S參數(shù)的仿真結果,其中S12和S13分別表示端口p,a和端口p,c之間的傳輸系數(shù),S11表示端口p的反射系數(shù)。不難看出,a和c兩點的信號等幅度同相,并且S11在1~3.5 GHz范圍內(nèi)小于-10 dB,在1.95~2.45 GHz范圍內(nèi)小于-20 dB,表明電路匹配良好。通過增加長度為λg/4的微帶延時線,使得到達b點的信號相對于c點的信號有90°相位延遲。

圖3 饋電網(wǎng)絡模型

2 天線仿真與性能分析

首先,討論在理想饋電的條件下,當天線工作的模式數(shù)l不同時,所生成波束的變化情況;其次,分析將設計的饋電網(wǎng)絡和天線連接時,天線的工作情況;最后,模擬兩天線間OAM電波的收發(fā)場景,并觀察OAM波束的傳播。

2.1 模式數(shù)l的影響

仿真條件設置如下:h=1.6 mm,ws=2 mm,εr=4.4,f0=2.4 GHz。圖4、圖5及圖6給出了當模式數(shù)l依次取2、3、4、5時,OAM波束的變化情況。其中,圖4描述的是波束橫向場的強度分布,顯然,電場呈螺旋狀分布,螺旋軌跡的數(shù)量為2l,波束中心區(qū)域場強極小,呈現(xiàn)出中空波束的特點,并且隨著l的變大,這一區(qū)域的尺寸也隨之變大,圖5描述的是波束橫向場的相位分布,可以清楚地看出數(shù)量為l的螺旋軌跡,這正是OAM波束最重要的本質(zhì)特征。圖6描述了天線的三維遠場輻射圖,不難發(fā)現(xiàn),輻射圖中央有凹陷,且凹陷區(qū)域的尺寸隨l的增加而變大,波束變得愈加發(fā)散,這從另一角度闡釋了中空波束的內(nèi)涵。

圖4 不同模式數(shù)的電場強度分布

圖5 不同模式數(shù)的相位分布

圖6 不同模式數(shù)的三維遠場輻射

2.2 饋電網(wǎng)絡的影響

圖7描述的是將設計的饋電網(wǎng)絡與天線集成之后,工作于l=3模式的天線的工作情況。圖7(a)~圖7(c)分別表示天線的電場強度分布、相位分布以及遠場三維輻射圖。通過將圖7(a)~圖7(c)分別與圖4(b)、圖5(b)和圖6(b)進行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集成天線增加了功率的損耗,但仍能滿足生成OAM波束的要求,這間接驗證了饋電設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圖7 集成天線仿真結果

2.3 OAM波束的收發(fā)與傳播

互易定理表明天線具有可逆性,即同一副天線既可用作發(fā)射天線,也可用作接收天線。同一天線作為發(fā)射或接收天線的基本特性參數(shù)是相同的。仍然以l=3為例,如圖8(a)所示,將2個集成后的天線①、②放置在相距為d的位置上,并使它們的中心保持在同一軸線上。假設天線①是發(fā)射天線,天線②是接收天線。圖8(a)給出了2個天線基板中電場的分布,由圖不難發(fā)現(xiàn),基板中電場沿圓環(huán)呈周期分布,且天線①發(fā)射的信號經(jīng)過傳輸衰減后,天線②接收到的信號強度有了明顯的減弱。圖8(b)進一步給出了兩天線間的傳輸系數(shù),通過對比S11和S12可以看出,傳播距離d在這2個收發(fā)天線之間的引入了30 dB左右的傳輸損耗。

圖8 波束收發(fā)模型

為了進一步直觀地考察距離d的影響,分別取d=4λ0、d=10λ0、d=20λ0進行計算,得到如圖9所示的發(fā)射天線的遠場三維輻射圖和如圖10所示的輻射波束電場的縱向剖面圖。從圖9可以看出,在d不同的情況下,天線的輻射副瓣也不盡相同,這說明接收天線對OAM波束的傳播有一定的影響,并且隨著d的增大,副瓣逐漸消失;圖10描述的是對應的縱向電場的強度分布,從中不僅可以看出OAM波束中空的特征,也可直觀地觀察到OAM波束在傳輸過程中的發(fā)散現(xiàn)象。隨著d的增加,更多的能量偏離天線的軸線方向,向周圍空間擴散,這對位于軸線方向上OAM天線的接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圖9 發(fā)射天線的三維遠場輻射

圖10 輻射波束的縱向電場分布

3 結束語

基于環(huán)形槽線結構提出了一種新的OAM天線,為天線設計了一種加載90°相移器的威爾金森功分器,使天線能夠以雙端口正交饋電的方式被激勵,并最終可按設計生成所需要的OAM波束。分析了當模式數(shù)l變化時,理想正交信號激勵下天線工作特性的變化;以l=3為例,考察了饋電網(wǎng)絡對天線工作性能的影響,并進一步模擬了OAM信號在收發(fā)天線之間的傳播過程。結果表明,所述基于環(huán)形槽線結構的天線適用于生成多種模式的OAM射頻波束。本文的工作對促進基于OAM的無線通信系統(tǒng)和技術走向實際應用有重要參考價值和指導意義。

猜你喜歡
功分器饋電基板
一種低軌通信衛(wèi)星單天線饋電鏈路切換方法
航天器工程(2023年2期)2023-05-31 08:06:32
內(nèi)嵌陶瓷電路板的PCB 基板制備及其LED 封裝性能
一種C波段一分八微帶功分器的設計
電磁軌道炮饋電方式分析及耦合仿真研究
基于多種饋電方式的毫米波微帶天線對比研究*
通信技術(2020年9期)2020-09-27 14:04:02
天饋系統(tǒng)四功分器故障處理
一種高集成度雙波束功分器的研制
大眾科技(2016年12期)2017-01-13 06:40:14
多層基板
打印機基板大型注塑模具設計
中國塑料(2016年7期)2016-04-16 05:25:55
四點饋電的雙極化單層微帶背腔天線
即墨市| 泽库县| 宿迁市| 渑池县| 蕉岭县| 会泽县| 会宁县| 闽清县| 新丰县| 酉阳| 高要市| 翼城县| 辰溪县| 海兴县| 麻城市| 安国市| 江源县| 武隆县| 张家口市| 大安市| 桦甸市| 福州市| 长宁县| 醴陵市| 兰考县| 永修县| 丹巴县| 广平县| 阿瓦提县| 军事| 陕西省| 梁平县| 湘阴县| 辽宁省| 理塘县| 娱乐| 明光市| 镇雄县| 阿荣旗| 沈阳市| 洪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