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的城隍廟是安徽蕪湖的城隍廟。1999年版的《辭?!贰俺勤颉睏l目敘述:“古代神話所傳守護城池的神。道教尊為‘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jù)說由《周禮》臘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化而來。最早見于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建于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辭?!分兴f的“蕪湖城隍”即為“蕪湖城隍廟”。按照《辭?!返慕忉?,“城隍”是“古代神話所傳守護城池的神。道教尊為‘剪惡除兇,護國保邦’之神”。神“是人們不能理解和駕馭自然力量以及社會力量時,這些力量以人格化的方式在人們頭腦中的虛幻反映”,是不存在“建”的問題的。詞條解釋中在提到“蕪湖城隍”時,后面卻是“建于三國吳赤烏二年(公元239年)”,需要“建”的是“城隍廟”,而不是“城隍”。因此,詞條中“最早見于記載的為蕪湖城隍”,應該理解為“最早見于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廟”。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為《周禮》所載八神之一?!俺恰痹竿谕林母邏?,“隍”原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造城是為了保護城內(nèi)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墻、城樓、城門以及城壕、護城河。在古代,人們認為與人的生活、生產(chǎn)安全密切相關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古人將城和隍神化為城市的守護神,并稱為“城隍老爺”,所謂“神之親民者莫如城隍,猶官之親民者莫如守令”。后經(jīng)道教演繹,城隍成為神鬼世界的一城之主,不僅能“翦惡除兇,護國保邦”,還能掌控晴雨禍福乃至生育大權,比世俗權力機關管轄的范圍還大。自周朝開始,我國每到收獲之后,人們都要祭八神,其中第七神就是水庸神,即城隍神。自三國開始,民間就有了城隍祠,記載最早的城隍祠便是239年孫權在安徽蕪湖建立的。到隋朝時,已有了用動物祭祀城隍的風俗,但當時的城隍神只是一個抽象的神,并沒有具體的姓名。唐朝時,信仰城隍已相當普遍,很多文人雅士,如杜甫、韓愈、張九齡、杜牧、李商隱等人都撰有祭祀城隍的詩文。百姓們希望官員能為民做主,體恤他們的疾苦,因此,他們對那些為人民做好事的官員非常敬重,在他們死后,便把他們作為城隍神供奉。隋唐時流行“人之正直,死為冥官”的信仰,從自然神過渡到了社會神,就是人間的正人君子和直臣死后所成為的城隍。
◇ 民國時期日軍軍用明信片上的蕪湖城隍廟
◇1937年蕪湖淪陷,城隍廟慘遭日軍轟炸
到宋代幾乎天下皆立廟奉祀,到明代更為隆重。明太祖朱元璋說:“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焙槲涠辏?369年)正月丙申朔“封京都及天下城隍神”。當時的京都(南京)的城隍神被封為“承天鑒國司民升福明靈王”,汴、濠、和、滁等州及朱元璋“龍興之地”的城隍亦封為正一品王爵,其他府城隍則為“鑒察司民城隍威靈公”,為正二品,州城隍“鑒察司民城隍威靈侯”為正三品,縣城隍“鑒察司民城隍顯佑伯”為正四品,并且重建各地城隍廟,規(guī)模宏大與當?shù)毓偈鹧瞄T完全一樣,還按級別配置冕旒袞服。在規(guī)定各州縣設城隍廟供奉城隍神的同時,將城隍祭祀列入國家祀典,對城隍的祭祀形式也作了整頓,使之更加規(guī)范化、制度化。從此,祭祀城隍既是傳統(tǒng)民俗,又成了官方定例。各府、州、縣治所在地全都興師動眾大建城隍廟,與衙署對稱設置,陰陽各司其職,地位相當,作用互補,實現(xiàn)“人神共治”。如此一來,一座城市的主要權力機關就是衙門和城隍廟,人活著要歸衙門管,死后就轉(zhuǎn)到陰司歸城隍管。
朝廷還利用城隍來監(jiān)督各級政府官員廉潔自律,清明從政。規(guī)定新官到任三日內(nèi),必須拜謁城隍廟,對城隍發(fā)誓“忠君愛民”,才能得到城隍的相助。南宋時蕪湖縣令沈端節(jié),為人謹慎守節(jié),他剛接任蕪湖地方長官,下車伊始即到城隍廟明誓城隍神,擺上蔬果香燭,念念有詞,曰:“某奉命為蕪湖令,不敢造次,謹依法奉公,如有傷天害理處,愿神明察之、殛之?!彼谌挝迥?,政簡刑清,確實應驗了自己立下的誓言,為蕪湖百姓辦了許多好事,曾多次帶頭捐出俸祿,修繕水利工程。后來他調(diào)離蕪湖,百姓在城隍廟中辟有他的生祠,借以表達對這位清官的深深懷念。
《辭?!匪Q“最早見于記載的為蕪湖城隍,建于三國吳赤烏二年(239年)”的記載,是來自《賓退錄》?!顿e退錄》的作者是趙與時,字行之,一字德行。南宋末年人,宋太祖趙匡胤七世孫。寶慶進士,官麗水丞。其所作《賓退錄》被后人譽為“宋人筆記中的上乘之作”?!顿e退錄》卷八部分有關于蕪湖城隍的介紹:
州縣城隍廟,莫詳事始。前輩謂既有社矣,不應復有城隍,故唐李陽冰謂:“城隍祀典無之,唯吳越有爾?!比怀啥汲勤蜢簦椭欣畹略K?。李白作《韋鄂州碑》謂“大水滅郭,抗辭正色,言于城隍,其應如響”。杜牧為黃州刺史,有《祭城隍廟祈雨文》二首。他如韓文公于潮,信陵之于舒,皆有祭文,而許遠亦有“眢井翔,危堞神護”之語,則不獨吳越為然。蕪湖城隍祠,建于吳赤烏二年,高齊慕容儼、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書于史,則又不獨唐而已。(宋趙與時:《賓退錄》,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另外,《明史》之《禮志》也有基本相同的記述。
還有孫承澤的《春明夢余錄》、秦蕙田的《五禮通考》、俞樾的《茶香室叢鈔》中關于蕪湖城隍的記載,均源于此?!掇o?!分?,亦源于此。所不同的是,在《賓退錄》及各后繼者的著述中“蕪湖城隍”均為“蕪湖城隍祠(廟)”。
這里需要說明的是:蕪湖城隍廟建于吳赤烏二年,但是直到宋時才開始見于史籍,這可能與蕪湖縣歷史上的置廢有關。
蕪湖歷史上曾名“鳩茲”和“襄垣”。原鳩茲在水陽江畔,漢初在鳩茲置蕪湖縣。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改鄣郡為丹陽郡,轄17縣,蕪湖是其中之一。三國時,吳主孫權遷都建業(yè)(今南京),地近吳都的蕪湖成為吳國的軍事重鎮(zhèn),黃武二年(223年),將蕪湖縣治從位于今蕪湖市東42里水陽江畔的鳩茲故城遷至青弋江入長江口的雞毛山新址,以扼守長江,拱衛(wèi)都城。東晉咸和四年(329年),北方的世族南遷,有豫州僑立于蕪湖。東晉寧康二年(374年),又有上黨百姓南遷蕪湖,并僑立上黨郡及襄垣縣,寄治于蕪湖。東晉義熙九年(413年)襄垣縣客奪主號,撤銷蕪湖縣,其地并入襄垣縣,自此蕪湖作為縣一級行政單位名稱被撤銷,襄垣一名替代了蕪湖,立縣520多年,遷治190多年的蕪湖縣退出歷史舞臺。
隋平南朝陳后(589年),廢丹陽、淮南二郡,改揚州為蔣州,州治江寧(今南京),將襄垣、于湖、繁昌等縣并入當涂(僑)縣蕪湖舊治,僑置215年的襄垣縣退出歷史舞臺,廢為蕪湖鎮(zhèn),屬蔣州當涂縣。直至南唐升元年間(937-943年),才復置蕪湖縣。
由于東晉義熙九年(413年)以后,蕪湖既不是縣名更不是縣治所在地,所以,有關蕪湖的史籍記載很少。因此,宋代趙與時的《賓退錄》,可能是我們目前所能接觸到的有關蕪湖城隍廟的最早的文獻記載。
民國《蕪湖縣志》載有明洪武皇帝封蕪湖城隍文:
帝王受天明命,行政教于天下,必有生圣之瑞,受民之符,此天示不言之妙,而人見聞所及者也。神司淑匿,為天降祥,亦必受天之命,所謂明有禮樂,幽有鬼神,天理人心其致一也。朕君四方,雖明智弗類,代天理物之道,實罄表于衷,思膺天命,此所鑒而簡。在帝心者,君道之大唯典,神天有其舉之承事唯謹。蕪湖縣城隍之神,聰明正直,圣不可知,固有超于高城深池之表者,世之崇于神者則然,神受于天者蓋不可知也。茲以臨御之初,與天下更始,凡城隍之神,皆新其命。瞄此縣邑靈,所司宜封為監(jiān)察司民城隍顯佑伯,顯則威靈丕著,佑則福澤溥施,此固神之德而亦天之命也。司于我民,鑒于邑政,享茲典祀,悠久無疆,主者施行。
關于蕪湖城隍,《賓退錄》有以下記載:“今其祀幾遍天下,朝廷或賜廟額,或頒封爵,未名者或襲鄰郡之稱、或承流俗所傳,郡異而縣不同……太平之蕪湖(城隍)稱輔德王……神之姓名具者……謂紀信?!奔o信,為漢朝開國功臣。據(jù)《資治通鑒》記載:漢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夏,四月,楚圍漢王于滎陽,急”;“五月,將軍紀信言于漢王曰:‘事急矣!臣請誑楚,王可以間出。’于是陳平夜出女子東門二千余人,楚因四面擊之。紀信乃乘王車,黃屋,左纛,曰:‘食盡,漢王降。’楚皆呼萬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與數(shù)十騎出西門遁去,令韓王信與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項)羽見紀信,問:‘漢王安在?’曰:‘已出去矣?!?/p>
另外,按照道教的說法,各州縣的主管人間與陰間的城隍神類同一尊神。從實際情況看,有的州縣城隍神與本地區(qū)的歷史人物對接,或為鄉(xiāng)賢名士,或為對本土有影響的歷史人物,或是曾任本州本縣的知州、知縣等有政績美譽的人物。
蕪湖的城隍,除了《賓退錄》說的紀信,還有其他人選,三國時東吳名將周瑜、徐盛均被認為是蕪湖城隍。二者均忠勇剛烈正直之士,都是符合《禮記·祭法》規(guī)定的人物。
民國《蕪湖縣志》記有:“城隍廟在縣治東,宋紹興四年建。明洪武初年封‘顯佑伯’。永樂八年,縣丞周宗溥重修。成化間知縣陳源增兩廊前門。天啟六年知縣雷啟龍復修。清乾隆十四年,邑眾與徽人合資新葺,閱五載,告竣。殿廡、肖像咸完美焉。五十五年大殿前添建卷棚三楹。咸豐間毀,光緒六年邑人胡毓英等募捐重建,光緒三十二年由商民籌資重修?!?/p>
◇ 民國8年《蕪湖縣志》中關于“城隍廟”的記載
20世紀50年代尚存的蕪湖城隍廟是光緒六年(1880年)建造,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民國28年(1939年)重修,占地2000多平方米。前后共有四進,前軒(門廳)、戲臺、正殿、娘娘殿層層疊進,東西兩廡貫穿相接。既有道教殿宇的宗教內(nèi)涵,又有官衙前朝后寢的布局特點。人們進入城隍廟,一方面通過形象的道具可以明白“懲惡從善”的道德規(guī)范,另一方面通過輔助文字的提醒,加深對城隍說教的理解,其中的楹聯(lián)就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它或為祈福語或為警世佳句,增添了城隍文化的內(nèi)涵。
蕪湖當年的城隍廟,規(guī)模是相當宏大的,它與縣衙一樣,坐北朝南,正對青弋江,廟基由大方石砌成,很高的石階在門前伸開,氣勢非凡。最外層的柵欄搭蓋著雨披,避免門前臺階滴雨。下有寬大匾額“江東首邑,城隍靈祠”。迎面有照壁(影壁),第一進是門廳,左右兩邊各立一尊將軍塑像,一個手牽著白馬,一個手牽著黑馬,威風凜凜。第二進是戲臺,過往人員可以從戲臺下面的通道里穿行。戲臺后面是開闊的院落,正中立著一尊碩大的香爐。院落兩邊各有五殿,以逼真的塑像和道具,模擬陰司的審判和各種罪行的處罰現(xiàn)場,是城隍廟里最令人恐怖、最驚人魂魄、最具震懾作用的地方。一殿秦廣王,設立高臺,正襟危坐,案上鋪著“一殿冊”,牛頭、馬面分立兩旁。身后的對聯(lián)赫然寫著:“牢獄初開人網(wǎng)漏天網(wǎng)無漏,肺肝如見陽律饒陰律不饒?!睓M批“彰善癉惡”。東邊懸著孽鏡,能照出進來的人過去的善惡,依不同性質(zhì)分歸各殿按罪錯輕重布辦。善者送云程轉(zhuǎn)生,惡者送進鬼門關。二至八殿按照“孝、悌、忠、信、禮、義、廉、恥”順序各治一罪。二殿楚江王,誅不孝。此殿對聯(lián)為“陽報陰報遲速報終須有報,天知地知鬼神知誰謂無知”,橫批“到此方知”。凡蕩敗家業(yè)、欠債累親者,入五丈獄;忤逆不孝者,入黑云沙獄;貪酒薄父母者,入寒冰獄。三殿宋帝王,誅不悌。此殿對聯(lián)為“天網(wǎng)恢恢善惡兩途終有報,冥刑赫赫陰陽一理總無差”,橫批“怎能瞞我”。凡為官不正、不悌犯惡、不悌罪人者,入倒吊獄、穿肋獄、挖眼獄。四殿五官王,誅不忠,此殿對聯(lián)為“陽間有錢贖汝罪,地獄無門躲我刑”,橫批“何苦乃爾”。為人不忠、素行奸詭的人打入抽筋獄或燒手足獄。五殿閻羅王,誅不信。此殿對聯(lián)為“赫赫閻羅惡漢兇徒難得過,森森鐵案忠臣義士總無驚”,橫批“誰瞞過我”。無信之人被送上尖刀山,多傷物命者死后下油鍋。六殿卞城王,誅不禮。此殿對聯(lián)為“禍福無門為人自召,賞罰一定是吾所操”,橫批“是誰教你”。人而無禮,觸犯多端者死后被剝皮、腰斬。七殿泰山王,誅不義。此殿對聯(lián)為“造化有憑當時漫使千般計,機關無用此地難容半點情”,橫批“也有今日”。無義之人服杖刑,送入割舌獄、破肚獄。八殿都市王,誅不廉。此殿對聯(lián)為“死后怕為雙角獸,生前莫作兩頭蛇”,橫批“明察秋毫”,與官衙相同。無廉罪犯被鋸解、被炮烙。九殿平等王,誅不恥。此殿對聯(lián)為“昔日英雄而今安在,世間報應至此難逃”,橫批“哪個能逃”。不恥之徒被送進秤稱獄、惡犬城。十殿輪轉(zhuǎn)王,主司發(fā)生。此殿對聯(lián)為“生死同情死這苦而生是這苦,陰陽二律陽可逃而陰不可逃”,橫批“賞罰攸分”。此處懲惡揚善,按照生前善惡分送去處。
香爐后面是正殿(大殿),門內(nèi)設有一只香爐,香爐后面端坐著三米多高的城隍老爺,兩邊各有文武判官護衛(wèi)。此殿東邊立鐘,西邊立鼓,供人間和陰司的人擊鼓鳴冤。正殿東西兩側(cè)分列牛頭,馬面,黑、白無常。白無常白衣、白臉,手執(zhí)芭蕉扇,頭戴白色高帽,上寫“抬頭見喜”,專門接待人間善人。黑無常黑衣、黑臉,頭戴黑色高帽,上寫“你也來了”,一手拿著鐵鏈,一手拿著勾魂牌,看了讓人不寒而栗。
◇“文革”后,群眾自建的城隍廟
正殿后面是寢殿,亦稱“娘娘殿”,是城隍夫婦的臥室,室內(nèi)設有桌子和床鋪,城隍爺身著袞服端坐正中,城隍娘娘鳳冠霞帔坐在旁邊,兩側(cè)站立著一個個低眉順眼的侍女,這就把城隍生活化、人性化。城隍娘娘主管人間生育大事,求子心切的婦女到此虔誠地跪拜進香,祈求早生貴子,多子多福。每逢節(jié)日,女信徒們有的自愿來為城隍娘娘服務,為其打掃衛(wèi)生,整理床鋪;有的手工繡出一雙雙小鞋子,放在娘娘床上,故意讓人去“偷”。因為蕪湖方言“鞋子”念“孩子”,偷得鞋子的女子回家就能懷上孩子,送者與“偷”者皆大歡喜。
20世紀50年代,蕪湖城隍廟還基本保持原樣,但不久由蕪湖專員公署作為大禮堂,大小菩薩偏堆一隅,有殘破不堪者被棄之?!拔幕蟾锩睍r期,所有偶像全部被毀,廟宇改為皖南大戲院,蕪湖城隍廟不復存在。后來,有人在原城隍廟的“娘娘殿”建一小城隍廟。該廟的大門并不大,大門上立著“城隍廟”牌匾,掛著兩只大紅燈籠,門外的左側(cè)有一個大香爐,香爐上陽文隸書“城隍廟”三字,右側(cè)是人們點香的地方,城隍老爺和城隍娘娘端坐在殿內(nèi),供臺前的地上放著拜墊,香火比較旺?,F(xiàn)在的城隍廟規(guī)模雖然大不如前,但它在香客心里的位置依然很高。
蕪湖的城隍廟既是道教活動場所,也匯集了當?shù)氐拿袼孜幕?。農(nóng)歷每月初一、十五,蕪湖及周邊百姓都到城隍廟來進香。春節(jié)更是熱鬧,從臘月初八到來年二月二龍?zhí)ь^,城隍廟的戲臺上都要唱大戲。正月十五上元節(jié)(元宵節(jié)),萬人空巷,各路花燈都來“朝廟”,并組織多種文藝、雜技演出活動。到了晚上,正殿神龕前安裝一個圓形鐵架,分成幾層,共點上99盞油燈,叫“子孫燈”。據(jù)說,偷到一盞燈即生貴子,所以,婦女們都去“偷燈”。七月十五中元節(jié),此日亦是佛教盂蘭盆會,是佛道共有的節(jié)日,蕪湖人流行“打齋醮”(平安醮),即設齋堂求神拜佛,殺牲祭祀,祈福禳災。十月十五下元節(jié),蕪湖人在北郊祭祀?yún)枆?,眾人抬著城隍神,一路?qū)趕各路鬼怪。每到重大節(jié)日或遇到自然災害,八抬大轎抬著頭戴烏紗、身穿官袍、扮成文官模樣的城隍出巡,或求雨,或祈晴,或禳火,或消災,其聲勢之浩大,態(tài)度之虔誠,使奉祀城隍成為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文化活動。
蕪湖早年的廟會,除了廣濟寺的地藏會,當數(shù)城隍廟的財神會辦得火爆。
財神會是由蕪湖商界發(fā)起組織的,參會者都是蕪湖商賈及老城中的知名人士,他們每年都要向財神會捐助善款,用于城隍廟房舍殿堂的修繕及神像的貼金補彩、補貼道士們做法事的開支、協(xié)辦城隍會和雷祖會(飲食業(yè)組織的廟會)。
財神會依附在城隍廟,每年農(nóng)歷八月廟會期間,城隍廟張燈結(jié)彩,大殿里掛滿了各種絢麗奪目的帳幔,木質(zhì)的檀香熊熊燃燒,白蘭花編織的斗大花籃懸空吊在城隍爺?shù)淖袂啊X斏駮臅暑I大伙虔誠地跪拜,求財、祈福、保平安。四鄉(xiāng)的民眾紛至沓來,參拜的人絡繹不絕。
為期三天的財神會結(jié)束前,還要出一次“會”,出會的重頭戲就是“五猖”出行。
民間流傳邪惡的“五猖”神所到之處,一切魑魅魍魎都退避三舍,逃之夭夭,所以“五猖”又能為人間避禍降福。人們又把“五猖”看成是一個不正宗的財神,五位“猖神”分別代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就是民間常說的“五路財神”。
城隍廟會上扮“五猖”的,是老城中的青壯男子,必須身體結(jié)實、手腳靈活。出會前沐浴更衣,不近女色,晚上集體睡到城隍廟大殿里。第二天,財神會的兩位師傅為“五猖”勾畫臉譜。抹紅、黃、藍、白、黑五色,分別勾出“罩猖”臉面,一個比一個猙獰恐怖。然后一個個頂盔貫甲,下穿紅色燈籠褲。一切裝束好,便魚貫進入“五猖殿”拜倒在神像前,并把神殿前五只反扣著的大碗翻過來,然后一位道士口含公雞血噴向“五猖”的顏面,一個個血流滿面,煞是怕人?!拔宀弊詈筮€要到大殿向城隍辭行(因為“五猖”也替城隍看家護院),辭行后就到廟門口與待在門口的聞太師會合。
聞太師名聞仲,殷商重臣,為人忠心耿耿,剛直不阿。紂王荒淫無度,聽信妲己讒言,令聞太師連年在北海等蠻荒之地征戰(zhàn),致其在與周武王的征戰(zhàn)中陣亡,魂魄飛向封神臺,被姜子牙封的神位高于城隍,所以聞太師不便進城隍廟。
出會這天,老城區(qū)街道兩邊人山人海。沿途商店擺香案,鞭炮齊鳴。一些家有晦暗之事的,把“五猖”請回家闔家祭拜祈福?!邦^猖”會從口中摳出一枚“順治”銅錢遞給“家主”,用紅頭繩穿了掛在小孩身上避邪。出行的隊伍由北向南,經(jīng)花街、南正街過仙姑樓,折入儒林街、長街,經(jīng)西門至北門,轉(zhuǎn)入火藥房、馬號街,回到東內(nèi)街,進入城隍廟。
“五猖”回到“五猖殿”,仍將神案前五只大碗反扣好,才卸裝。一年一度的財神會宣告結(jié)束。
城隍廟是展示蕪湖飲食文化的集中地。這里的小吃既有蕪湖地方特色,又兼顧南北風味,餛飩、面條、糍粑、蒸飯和各式葷素小吃應有盡有,一直是市民愛光顧的地方。同時,它又是大眾娛樂場所,到了節(jié)假日,廟內(nèi)有許多攤販設點,測字看相、唱戲說書、變戲法、賣梨膏糖之類,吸引著無數(shù)群眾。明末清初,還有賣字畫的攤頭,一些民間畫家作畫現(xiàn)賣,給城隍廟增添了文墨氣氛。當年著名畫家蕭尺木和他的書畫朋友,也常聚此切磋技藝,交換或贈出自己的畫作。清代一品大員黃鉞,也曾有詩稱贊蕪湖城隍廟文化集市的興旺。近年來,隨著蕪湖古城的改造,蕪湖城隍廟的重建也提到議事日程上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城隍廟有望在不久的將來重現(xiàn)往日繁華景象。蕪湖的城隍廟及城隍文化將會煥發(fā)出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