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彬
在很多人的潛意識里,術后刀口是不可以沾水的。哪怕是已經(jīng)愈合的刀口,沾水似乎也必然會引起感染。其實這只是一種很深的誤解。潮濕環(huán)境的確有利于細菌滋生,如果傷口沒有封閉,細菌也可能隨水進入傷口。即使這樣,沾水和感染間也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
手術時,經(jīng)消毒等處理,手術部位基本上是無菌的。手術三天后,細菌會逐漸收復失地,在那些曾經(jīng)消毒處理的地方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部落。換藥消毒一般兩到三天一次就可以,這樣基本可以保持手術部位的無菌狀態(tài),以避免感染。但從消滅細菌部落的角度來說,洗浴和消毒一樣,同樣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因為這些細菌部落還比較脆弱,水流可有效將它們清除。當然,術后兩三天內(nèi)一般不建議病人洗浴,這時病人還沒有從手術創(chuàng)傷中恢復,還比較虛弱,而洗浴會加重身體的疲勞。從術后恢復的大局看,采用局部消毒的方法更明智。
但在拆線后,只要不是太大的手術,病人身體多已良好恢復,這時洗浴就沒有什么禁忌了。如果此時還畏首畏尾,以“呵護”的名義把手術部位供奉起來,只能讓這些地方落滿塵埃,為細菌繁殖創(chuàng)造條件:沒有水淹的風險,它們的大部隊可以攻城略地,大興土木;手術部位根基不穩(wěn),正好可以乘虛而入;積塵納垢可以為它們提供良好的防御掩體。有如此便利,一些本來可以和人體相安無事的常駐菌,也會搖身變?yōu)槟莻€地方的暴發(fā)戶,趁機搞武裝起義的勾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