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揚 李嫵祎 霍小舟 徐文彬
摘 要:近些年來,一部分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感恩意識,出現(xiàn)了一些忘恩負義的事件,這種現(xiàn)象于家庭和社會,學校息息相關。因此,地方高校必須重視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探索感恩教育的途徑,提出一些可行的方法。
關鍵詞:思考;大學生感恩教育;地方高校
引言
高校都非常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中就包含了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根本。學生們有了感恩意識,道德情操能夠得到提升。在社會主義發(fā)展的新時期里,對于高校大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刻不容緩,要加強引導,弘揚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因此,面對感恩缺失的現(xiàn)象,地方高校要擔負起責任,加強感恩教育。
1 地方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重要性
地方高校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能為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觀,使學生都具備過硬的道德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能夠使學生堅持理想信念,樹立起心中的責任感,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學生們受到了感染之后,會更加的尊重他人,改善與他人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正確的三觀。加強感恩教育能夠使學生認識到父母養(yǎng)育之恩的偉大,往后更加的孝順父母,尊敬師長。有利于大學生成長為講誠信,講道德的人,在社會處事方面會更加穩(wěn)重。目前國家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督促高校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學生心存感恩,生活中積極幫助他人,做一個對社會有價值等于。為了使校園文化更加的和諧穩(wěn)定,必須讓大學生認識到感恩的重要性,使學生對周圍的事物充滿柔情,多一份感恩的心,換位思考多體諒身邊的人,盡量不去抱怨社會。對教師和父母要充滿尊重,樹立遠大的理想,牢記總理的囑托,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 影響地方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因素
2.1社會因素
我國正處于轉型期,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斷的時代里,中國人的傳統(tǒng)信仰受到了顛覆,人性淪喪,道德缺失,出現(xiàn)了眾多的假惡丑現(xiàn)象,對人們的價值觀產(chǎn)生了沖擊?,F(xiàn)實世界里,好像每個人都很迷茫,空氣中充滿了不信任感。許多人開始崇拜西方的叢林法則,摒棄了中國傳統(tǒng)的仁孝之道,久而久之,社會風氣越來越差。
2.2學校因素
許多學校為學生灌注了急功近利的思想,評價學生的標準較為單一,忽視了德育,使感恩教育異常欠缺。一些高校只著眼于各種高校排行榜,如就業(yè)、考研率排行榜,忽視感恩教育的時間,或者流于形式化。雖然一些學校也開辦了感恩課程,但是課程內容和思想政治課毫無二致,對于學生們來說,食之無味,因此效果非常不好。一些學校開展了學雷鋒日,但是由于關注度不高,無法在學生群體中深入人心。
2.3家庭因素
基于長久以來的獨生子女政策,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來自于家長的溺愛,使獨生子女都習慣于自我為中心,對他人的感受不太敏感。農(nóng)村存在嚴重的留守兒童問題,那些留守兒童每年與父母相處的時間很少,形成了孤僻內向的性格。這些家庭教育問題也會對學校的感恩教育產(chǎn)生影響,因為父母是學生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父母教育缺失,那么學生的性格很可能存在缺陷。
2.4學生自身因素
在大學時期,學生的心理和生理還不夠完全成熟, 對客觀事物缺乏足夠的認知經(jīng)驗,遇到事情容易沖動,有很強的攀比性和虛榮心。在大學時期,學生們會感受到壓力和誘惑,容易產(chǎn)生心理問題,缺乏感恩之心。
3加強地方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思考
3.1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為了讓感恩教育深入人心,學校可以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加強文化建設,引導學生從做校園文化,培養(yǎng)感恩意識,改善學生的感恩認知。在實踐活動中也要加強引導,讓學生于行動中體現(xiàn)出感恩之情。舉報一些專欄活動,加強感恩教育的宣傳,在校園報紙中進行宣傳,或者在樓道里張貼感恩標語。 多位學生傳導一些感恩教育的人物事跡,通過耳濡目染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舉辦節(jié)日活動,如教師節(jié),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開展一些專題講座,讓學生們在主題活動中體會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提高大學生的感恩意識,有利于陶冶大學生的情操,營造溫情校園。
3.2加強高校師德教育
一名優(yōu)秀合格的大學教師必須具備師德,即正確的價值取向,能夠為學生傳遞正確的價值觀。大學教師必須具備這樣的素質,才能夠教書育人,從而培育出有利于社會的人才。但是一部分高校教師缺乏責任感,為了個人的私欲,使教學質量較差,為學生們傳遞了不正確的精神,對學生的身心健康都產(chǎn)生了消極影響。為了改善這種情況,高校教師必須具備師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以德育人,提高學生們的感恩素質,為國家和民族做出貢獻。
3.3加強家庭感恩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行為導師。家長不應該僅僅寄希望于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作為家長自身也應該負起責任,用自身的行為去言傳身教,為學生樹立榜樣。生活中盡量不要對學生嬌生慣養(yǎng),應該讓他們感受真實的社會,處理好人際關系。從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父母要多關愛孩子,多花時間陪伴孩子,加強正面的教育,因材施教,幫助孩子養(yǎng)成懂得感恩的性格。
結束語
綜上所述,大學期間,學生們的感恩教育絕對不能缺失,校園和家長以及社會層面都應該重視起來,為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培養(yǎng)提供一個有利的環(huán)境。作為大學生,要提高感恩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參考文獻
[1] 張玲.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現(xiàn)狀與策略的探索.文教資料,2015(6):3-4
[2] 王博君.淺析地方高校大學生感恩教育的若干思考 .長安學刊2015(6):12-16.
[3] 喻恩杰.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意義及途徑.安順學院學報,2016,15(3):1 1 8 - 12 0
通訊作者:徐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