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百英
(中石油大慶鉆探工程公司國際事業(yè)部,黑龍江 大慶 163411)
魯邁拉油田地質環(huán)境復雜,共存在6套漏失層,2套含硫水層,2套礫巖和硬石膏夾層,大段泥頁巖地層,3套壓差超過0.12MPa的主力油層。為了降低風險,垂深3800m的井原有設計方法多采用四層井身結構,且下入深度差異較大,不僅限制了鉆井速度的提高,也增加了鉆井成本,部分井存在將漏失層、頁巖層、高滲儲層放在同一井段內的情況,側鉆達5次后才順利完井(該井僅該段損失的非生產(chǎn)時間就高達51.38d)。因此,為了提高鉆井效率、降低鉆井成本、保障鉆井施工順利進行,有必要開展井身結構設計優(yōu)化,從而為中石油鉆探隊伍在該地區(qū)站穩(wěn)市場提供技術支撐。
魯邁拉油田地層發(fā)育穩(wěn)定,主要目的層為Zubair油層,該區(qū)地層巖性結構較為復雜,存在多種漏失層、含硫水層和頁巖層,并且地層存在軟硬夾層,部分井段存在硫鐵礦,從而增加了井身結構設計的難度。自上而下各地層有以下地質特點和施工風險[1]:
1)Dammam層(550~750m)主要為白云巖、裂縫性石灰?guī)r,90%以上的井鉆井過程中均發(fā)生嚴重漏失;Hartha層(1725~1925m)主要為多孔裂縫性白云巖、碎屑質石灰?guī)r,夾泥巖薄層,50%以上井發(fā)生嚴重漏失(其中Ru-398井處理該井段漏失累計損失51.38d),而其余微漏和滲漏層累計井段占全井長度的51.19%。
2)Ummer-rad層(1100~1300m)和Tayarat層共發(fā)育2套含硫水層。R-506井下鉆至1235.36m含硫水溢出并伴有H2S氣體出現(xiàn),井控風險高。
3)2000m以下有大段泥頁巖,Shiranish層和2套主力油層滲透率達到了1000~4000mD。同時由于長期開采,部分井2套油層地層壓力梯度下降0.1~0.23MPa/m,易發(fā)生壓差卡鉆。
井身結構設計是鉆井工程設計的基礎,直接涉及到鉆井施工及采油工程的需要[2~4]。合理的井身結構設計要達到安全、優(yōu)質和低成本。因此,結合甲方采油工程的需要,制定了如下幾項井身結構設計原則:①滿足現(xiàn)有鉆機設備的提升能力;②套管強度設計合理,要保證套管在最大造斜率為6°/30m井段內能順利下入;③同一開次井眼與套管環(huán)空間隙不小于19mm;④油層段固井質量全部合格,中間漏失層、含硫水層的層間封隔固井質量合格;⑤潛油電泵下至垂深2000m,且潛油電泵處應為直井段,狗腿度小于1°/30m;⑥套管居中度達到70%以上;⑦油層套管內徑(通徑)需要滿足后續(xù)測井、修井最小通徑不低于114mm;⑧油層套管鉆進井段內不能使用膨潤土、重晶石等材料,所有鉆井液材料是可酸化,因而最后一開不能有大的漏失層。從而確定了如圖1所示的魯邁拉油田的井身結構設計流程。
圖1 魯邁拉井身結構設計流程
魯邁拉地層壓力除油層開采存在壓差外(該壓差可通過控制鉆井液密度和屏蔽暫堵技術來實現(xiàn))[5~8],其余井段屬于正常壓力系統(tǒng)。因此,研究過程中將防止漏失、防止含硫水侵、儲層保護、井筒質量作為井身結構設計的重點。井漏是魯邁拉油田鉆井施工最大難點,主要涉及2種漏失形式:孔洞裂縫性漏失(Dammam層640~855m、Hartha層1710~1900m)、滲透性漏失(Mishrif層2150~2200m、Shuaiba層2900~3000m)。出于儲層保護的需求,要求儲層鉆井液無固相,而根據(jù)多年堵漏經(jīng)驗判斷,對于孔洞裂縫性漏失層無固相鉆井液堵漏成功率相對較低,且大的漏失量對于成本較高的無固相鉆井液而言也是不可接受的。將含硫水層與下面的儲層隔開,從而保證井控安全,延長鉆具壽命。最終確定了如下的套管層次和下深方案:①先下入35m導管,封住上方流砂層和成巖性較差的松散地層,防止表層竄槽,并為二開鉆進構建循環(huán)通道;②一開進入Dammam層頂6m穩(wěn)定泥巖段,從而保證二開鉆進時井控安全;③二開進入Sadi層8~15m,實現(xiàn)“大漏層”與“小漏層”的分離,漏失與防塌防縮徑的分離,1.05~1.10g/cm3常規(guī)鉆井液與1.13~1.30g/cm3無固相鉆井液的分離,定向井段與直井段的分離;④三開則是根據(jù)油田試油、壓裂等后續(xù)作業(yè)的需求,鉆至油層底以下50m。
圖2所示為套管與井眼尺寸匹配標準,實線表示套管與井眼尺寸的常用配合,虛線表示不常用的尺寸配合(間隙較小)。如選用虛線所示的組合時,則須對套管接箍、鉆井液密度、注水泥及井眼曲率大小等應予注意。同時若套管和鉆頭采用非標結構,則相應采購周期和成本都會增加,因此井身結構設計時盡可能采用標準井身結構。
以19mm最優(yōu)固井間隙為基準,根據(jù)圖2所示,井身結構設計如下。三開:根據(jù)魯邁拉油田開發(fā)實際需求,完井采用?177.8mm油層套管,?215.9mm鉆頭。二開:推薦采用?244.5mm套管,?311.2mm鉆頭。一開:推薦采用?339.7mm套管,?444.5mm鉆頭。導管及其鉆頭分別選擇?508.0mm和?660.4mm。綜上所述,最終確定了如表1所示的魯邁拉S型定向井的井身結構。
圖2 套管與井眼尺寸匹配標準示意圖
開次鉆頭尺寸/mm斜深/m垂深/m套管尺寸/mm斜深/m垂深/m導管660.43535508.03535一開444.5430430339.7428428二開311.218301793244.518281792三開215.934103374139.734073373
2.4.1套管強度校核
針對魯邁拉油井采量高、生產(chǎn)壓差大的情況,采用L80級套管既要滿足施工操作,又要滿足抗外擠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1.125、抗內壓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1.10、抗拉安全系數(shù)不小于1.25的技術需求,對各開次套管進行強度計算得到套管強度校核數(shù)據(jù)如表2所示。
表2 魯邁拉套管強度校核結果
注:1lb=4.4482N,1ft=0.3048m。
2.4.2套管柱下入可行性分析
1)?311.2mm彎曲井眼下入?244.5mm套管 利用定向井井眼曲率半徑計算不同曲率下的井眼曲率半徑,使套管允許彎曲半徑小于井眼曲率半徑。套管允許彎曲半徑計算公式:
(1)
井眼曲率半徑計算公式:
(2)
式中:R為套管彎曲半徑,m;R0為井眼曲率半徑,m;K為井眼曲率,(°)/30m;E為鋼的彈性模量,206×106kPa;D為套管外徑,cm;K1、K2為安全系數(shù),1;Yp為套管屈服強度,MPa。
表3 不同套管鋼級在一定安全系數(shù)下允許井眼彎曲情況
注:G1、G2分別表示L80鋼級套管安全系數(shù)。
表4 同一套管不同曲率條件下間隙大小
注:套管外徑244.5mm;壁厚11.99mm;內徑220.52mm;通徑219.5mm;鉆頭直徑215.9mm。
當K1、K2取不同安全系數(shù),L80鋼級套管允許彎曲半徑和井眼最大曲率數(shù)據(jù)如表3所示。通過計算得知,當K1、K2取值較小時,套管允許彎曲半徑逐漸變小,而井眼曲率隨之增大。由文獻[4~6]可查得K1、K2取值數(shù)據(jù),同時結合大慶油田深井二開技術套管鋼級為L80,?311.2mm井眼最大曲率小于6°/30m時,為了滿足潛油電泵技術需求,要求井眼曲率控制在3°/30m以內,所以?244.5mm套管滿足生產(chǎn)需求。
2)?244.5mm套管內通過?215.9mm鉆頭 技術套管采用壁厚為11.99mm的?244.5mm套管,因此要著重考慮?215.9mm鉆頭(鉆具組合)在該套管通徑彎曲變形情況下能否通過的問題,從而為軌道設計最大井眼曲率的確定提供理論依據(jù)。通過幾何模型,計算?215.9mm鉆頭(鉆具組合)在不同井眼曲率條件下的最大間隙與最小間隙。
在彎曲井眼內按照套管居中度70%,彎管內剛度100%計算時,確定鉆柱與彎曲套管最大間隙。計算結果如表4所示,滿足“鉆頭尺寸應小于上層套管通徑”的要求,所以?152.4mm鉆頭可以通過曲率小于11°/30m彎曲的?177.8mm套管,但根據(jù)魯邁拉定向井實鉆經(jīng)驗,套管內虛泥餅最高可達0.50mm。因此當井眼曲率小于3°/30m時,鉆頭可順利下至井底。
1)為了避免長井段封固循環(huán)壓力過高導致誘發(fā)井漏,采用分級固井。且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施工經(jīng)驗,分級箍以上50m范圍內固井優(yōu)質率為100%,而分級箍以下固井質量則無法保證。因此為了有效封隔Tayarat和Hartha兩個漏失層與含硫水層,分級箍安放位置在Tayarat底以下40m。
2)針對部分井技術套管固井后出現(xiàn)水泥面下降的問題,在完井后增加試擠作業(yè),試壓時最高壓力控制在地層破裂壓力允許范圍內,承壓10min后為合格。否則采取頂部擠水泥作業(yè),保證表層套管與技術套管的有效封隔。
R595井是一口水平位移612m的大位移S型定向井,該井最大井斜28°,最大造斜率3°/30m。該井一開采用?444.5mm鉆頭鉆至553m,下?339.7mm套管;二開采用?311.2mm鉆頭鉆至2085m,下?244.5mm套管,分級箍安放在1532m;三開采用?215.9mm鉆頭鉆至設計井深3501m,下?177.8mm套管。該井全井平均機械鉆速11.34m/h,鉆井周期37.52d,建井周期52.88d,全井非生產(chǎn)時間僅3.84d,占全井生產(chǎn)時間的7.27%,同比鄰井R569井,非生產(chǎn)時間降低17.68個百分點。全井施工過程中,僅發(fā)生一次大的漏失,通過水泥堵漏處理33.5h后正常鉆進,其余為定向儀器故障損失時間。
運用上述井身結構優(yōu)化設計方法,在新一輪合同中累計施工25口井,平均井深3391.64m,全井平均機械鉆速11.23m/h,平均鉆井周期37.72d,平均建井周期50.64d,平均非生產(chǎn)時間比例為10.68%,與上一輪16口井相比,在鉆井難度增加情況下(補鉆井數(shù)量增加、600m以上位移井比例增加),平均機械鉆速提高26.18%,平均鉆井周期縮短10.64d,平均建井周期縮短15.33d,平均非生產(chǎn)時間比例降低了8.6個百分點。
1)魯邁拉地區(qū)井身結構設計的重點是將漏失層與儲層、大段頁巖層采用技術套管封隔開,從而保證儲層鉆進過程中沒有堵漏等作業(yè)。
2)通過井身結構優(yōu)化設計,以及鉆井液密度控制、分級固井、試擠作業(yè)等技術配套,實現(xiàn)了四層井身結構全部優(yōu)化為三層井身結構的過渡,平均建井周期縮短15.33d,平均非生產(chǎn)時間比例降低了8.6個百分點,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降低了生產(chǎn)成本。
3)二開由于固井時發(fā)生漏失造成部分井表層套管和技術套管之間未能實現(xiàn)有效封隔的情況,雖然通過擠水泥作業(yè)達到了甲方驗收標準,但還需進一步開展提高堵漏效果和雙凝雙密度固井技術研究,從而保證一次性封固質量,進一步縮短施工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