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安華
摘要:作為圖書館閱讀活動方式之一的閱讀療法,在高校圖書館界呈現(xiàn)出一種反差明顯的“熱輿論”與“冷行動”的尷尬狀態(tài)。盡管在我國理論界和實務界都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性進展,但并未形成機制予以確認和固定下來。而處于傳統(tǒng)型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轉變的大環(huán)境下,勢必要求高校圖書館落實和做好各項服務與工作,其中必然包括閱讀療法推廣活動的大力開展。
關鍵詞:閱讀療法;心理健康;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G25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8)42-0205-03
一、閱讀療法的基本含義
(一)國外關于閱讀療法研究的狀況
從字面上進行理解,“閱讀療法”就是通過閱讀來治療讀者心靈的方法,那么通過閱讀什么來治療什么呢?“閱讀療法”一詞起源于美國人塞繆爾·麥克喬德·克羅色爾斯1916年在《大西洋月刊》第9期上發(fā)表的文章《文學門診》,在這篇文章中,他首次創(chuàng)造了“bibliotherapy”一詞(希臘語的biblion圖書與therapy治療的結合),后來在1961年《韋氏新國際英語詞典》對此詞收錄后做出了兩個層面的理解,一是用有選擇的讀物輔助醫(yī)學和精神病學的治療;二是通過有指導的閱讀,幫助解決個人問題。閱讀療法盛行于世界很多國家,比如英國、俄國、德國、荷蘭、日本,這些國家的閱讀療法研究和實務都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在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更是進入到發(fā)展的高峰期。1984年,國際圖書館協(xié)會聯(lián)合會發(fā)表了《圖書館為醫(yī)院病人和殘疾人服務綱要》,揭示了圖書館為患者和殘疾人群體開展閱讀療法服務的重要性,標志著閱讀療法開始被明確納入全世界圖書館網系統(tǒng)之內。
(二)國內理論進展
我國古代雖然沒有“閱讀療法”這一語詞,卻有類似的語義淵源。比如,西漢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開篇喜自得,一讀療沉疴?!蓖醢彩缡钦f。有類似遺作的古人知曉讀書不僅養(yǎng)生保健,而且可以健身祛病,正是達到了“書者,舒也”的境地。閱讀療法在20世紀90年代被引入中國,開始了本土化的研究,后在文學與醫(yī)學、閱讀學與心理學的邊緣學科和新知識領域普及開來。如王波、宮梅玲、陳書梅、王一方、萬宇等學者,從各自的知識興趣和專業(yè)背景的角度開展研究。作為研究閱讀療法成果最突出、鉆研時間達20年之久的專家學者,王波所給出的定義是:“閱讀療法就是以文獻為媒介,將閱讀作為保健、養(yǎng)生以及輔助治療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導他人通過對文獻內容的學習、討論和領悟,養(yǎng)護或恢復身心健康的一種方法?!?/p>
從目前國內外的研究成果和獲得的相關資料來看,閱讀療法可以作用于精神和情緒引發(fā)的精神疾病,如憂郁、易怒、緊張、自負等負面情緒,也可以用于一部分生理疾病的輔助治療,還可用于性格缺陷等的幫助治療工作中。因此,在現(xiàn)階段需要加快對閱讀療法的研究,讓閱讀療法的運用更好地為公眾服務,而高校圖書館研究閱讀療法的目的就是為當代大學生提供好的心理健康服務。因為書籍可以治愈人的靈魂,撫慰人的內在心靈,讓讀者在書香中寧心靜氣,也可以促使其在書的海洋中得到救贖。
(三)閱讀療法的分類
從上文探析中可以引申出筆者的個人觀點,即閱讀療法究其本質,是通過閱讀促進讀者的身心健康和精神愉悅,而身體健康的朋友也可以通過進一步的閱讀洗滌心靈,塑造更優(yōu)秀的自己;對于那些不幸的人群同樣借助于閱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安撫痛苦,帶來內心寧靜,擁有好的情緒后可以慢慢引導其身體的好轉。但并不是一切閱讀行為都能產生療效,閱讀療法是根源于保健和輔助治療為目的深入閱讀活動,它并不是什么神醫(yī)靈藥,其背后有著極其科學的原理作為支撐。不同的閱讀療法思想就產生了基于此的別樣分類,其中最主要的分類是從治療主體的專業(yè)程度和治療目的出發(fā),分為發(fā)展閱讀療法和臨床閱讀療法兩大種。發(fā)展閱讀療法是指由受過閱讀和選書訓練的讀書顧問或者圖書館員向讀者推薦閱讀材料,幫助和引領讀者完善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臨床閱讀療法是指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心理專家和專業(yè)醫(yī)師對患者進行準確診斷,在診斷的基礎上采用有針對性的書籍對患者實施閱讀療法,目的是配合常規(guī)治療,對于已經發(fā)生的生理或心理疾病也有一定的療效。還有一類分類形式是:以閱讀為中心的閱讀療法和交互式閱讀療法,前者主要是以讀者自我閱讀為中心,指導者只發(fā)揮幫助作用,而后者則突出指導者對讀者全面的干預和嚴格的監(jiān)督,起著引導作用。
二、閱讀療法在高校得以開展的原因分析
閱讀療法從國外廣泛適用的醫(yī)學、精神病學等領域轉向圖書館學研究方向,閱讀療法與圖書館學交叉和重合的部分越來越明顯。黃菊屏[1]首次提出在高校圖書館開展和貫徹實施閱讀療法的活動,自此之后,閱讀療法在高校圖書館就有了更多方面的深刻探討和研究層面。
(一)圖書館具備開展閱讀療法的自身優(yōu)勢
首先,理論研究作保障。我國是從圖書館界引入和應用閱讀療法的,這與國外閱讀療法的展開路徑有所不同。圖書館作為國內閱讀療法的首要實踐者和促進者,發(fā)揮的作用和占據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目前,國內圖書館關于閱讀療法的主要內容為:國外研究情況的介紹、閱讀療法的概念及原理、閱讀療法的意義和研究方向、加強研究和人員的培訓工作等。在知網上通過檢索高校圖書館和閱讀療法,共搜索文章達500篇,在國內以2007年北京大學圖書館副研究館員王波博士出版的《閱讀療法》一書,堪稱為中國內地第一部閱讀療法的基礎理論著作。更多的學者如山東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宮梅玲研究員等人的理論研究也是緊跟時代發(fā)展且研究較為深入。同時,高校圖書館作為“大學的心臟”,自身具備豐富的館藏資源,學生讀者可以在這里各取所需,得到不同層次和各個方面的精神世界的滿足和追求知識的價值需求。圖書館給閱讀療法的適用與推廣開拓了廣闊的空間,其實從另一角度觀察,閱讀療法帶給圖書館的驚喜在于其同樣拓展了圖書館的服務領域,兩者相互作用和影響,以期碰撞出更為熱情和熾熱的學術火花。
(二)高校大學生心理保健的需要
現(xiàn)在的大學生并非樂不思蜀、無憂無愁的輕松自在群體,他們也面臨著來自學業(yè)和生活的雙重壓力,還有這個年齡段普遍的情感問題等諸如此類的因素。他們如果長期處在一種郁郁寡歡、情緒得不到有效釋放的狀態(tài)下的話,這可能會引發(fā)一些心理問題,嚴重的還會助長諸如校園中不可忽視的抑郁自殺或者犯罪殺人的極端現(xiàn)象的滋生,所以不安撫并解決好大學生普遍的心理疾病,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受到損害的不僅是學校的整體形象,更是個人的寶貴生命。除在日常教學任務中承擔心理素質教育外,圖書館作為高校的知識寶庫和文化積聚重地,確實也在學生的道德提升和心靈滋養(yǎng)方面有著重大影響。不能忽視的是,其職責賦予的它在面對大學生諸如心理防線坍陷和心態(tài)即將崩潰的情形下,會主動伸出援手展開“救援”工作,而這個“救援”措施就是全面閱讀療法服務體系。面對來自大學生關于心理問題的主動求助,負責推行和貫徹閱讀療法的工作人員應該及時引導重視,推薦優(yōu)質的且與問題相關的書籍解決被幫助對象的內心苦惱和維持其身心平衡發(fā)展,最后有效達到療愈內心創(chuàng)傷的實質成效,即用書籍舒緩情緒的方式產生“病須書卷作良醫(yī)”的神奇作用。
(三)高校大學生是調整對象
閱讀療法適用的人群類型有很多,但歸結起來不外乎是心理有些問題或者是有增強心理保健需求的這兩類人,大學生群體往往就徘徊于這兩大類人群中,因此是需要心理療法進行治療。關于相應表現(xiàn)的癥狀,也就是常見的心理表征,類似于大眾的心理失調、抑郁、自閱讀障礙、敵對情緒和人際交往困難等問題,也就是高校大學生容易出現(xiàn)的心理癥狀。而圖書館推廣閱讀療法這種切實舉措,以高校大學生為調整對象,起著對癥下藥之功效,最終營造濃郁的閱讀氛圍。以書籍來驅散內心的陰霾,傳播陽光、健康的信息,幫助大學生自我內心修復和精神創(chuàng)傷痊愈,借助書籍來打開心扉,是直面痛處、解決問題根本的最佳方案。因此,高校圖書館不應僅囿于理論怪圈,還要把重點放在實踐和研發(fā)上,深入解決心理問題,做好大學生讀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高校圖書館實施閱讀療法的具體方案
(一)閱讀療法宣傳力度需要加大
閱讀療法作為圖書館拓展的一項功能,對于高校學生和老師都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但是要把這種實質影響擴大化,使讀者對此功能有著更為深刻的認知,圖書館可以創(chuàng)新宣傳媒介和傳播平臺,以不同的形式和渠道去延展閱讀療法在讀者心中的印象。例如,以專題講座、宣傳欄、校園廣播、微信、微博互動平臺等多種宣傳手段,讓讀者深刻體會到閱讀的功效不僅在于治愚也治病,而且能夠安撫對自己心理問題的恐懼,是可以借助于閱讀相關書籍和文獻資料解決心理的疑難雜癥和胡思亂想的。另外,在大力宣傳的過程中,要倡導和貫徹校園學生健康閱讀、自主閱讀的學習理念,使得同學們認識到自己如果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萌芽,可以在閱讀圖書的作用下及時、高效地自我化解心理疾病。另一方面,能夠在養(yǎng)成良好讀書習慣的基礎之上增強自我抵抗心理“病毒病菌”的免疫力,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最后,宣傳內容多樣化,以引起更多讀者的共鳴,以典型的書籍人物角色吸引目光,鼓舞更多同學的參與。
(二)創(chuàng)辦閱讀療法系列主題活動
立足于前期廣泛宣傳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要執(zhí)行的是前期關于開展閱讀療法策劃準備的具體活動,圖書館通過內部的閱讀指導、系列培訓、讀書沙龍、專題學術講座、團體治療活動、閱讀療法研討會,開設閱讀療法課程;外部則通過參加全國及省內閱讀療法會議,與同行或外國人員交流切磋,借助政府及社會力量做好宣傳策劃為拓展途徑,實現(xiàn)內外結合,中西合璧,共同致力于深入推廣閱讀療法的實際運用。同時,以山東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為主要學習對象,其在研究館員宮梅玲的帶動下20世紀末就開始在圖書館內推行閱讀療法,并先后設立了閱讀治療閱覽室和閱讀治療研究室,同時在線上也繼續(xù)延伸了這項活動。宮梅玲研究館員在新浪網上創(chuàng)建了“書療小屋”,成為國內高校圖書館推行閱讀療法的第一人。其首創(chuàng)的閱讀療法、音樂療法、朋輩療法、心理咨詢法四法合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使泰山醫(yī)學院圖書館演化成該校心理健康教育基地,給其他高校圖書館帶來了很大的震撼,已經為各高校發(fā)展閱讀療法樹立起了學習的范例。由此,各高校都開始設立專門的用于閱讀治療的閱讀室或研究室,設置目的是讓學生在這樣一個特定的空間和舒適的環(huán)境里可以不受拘束,思想自由翱翔,閱讀溫暖的書籍來排解內心憂悶,緩解精神壓力,或者找專業(yè)的心理服務人員咨詢問題,談論書籍內容以排解煩惱。
(三)立體化運作閱讀療法
閱讀療法的實踐與運用,僅依靠高校圖書館單方面的力量是達不到預期效果的,把閱讀療法縱向推進的最好辦法是和其他職能部門聯(lián)手科學籌劃。高校圖書館可以倡導在學校主管領導的協(xié)調下與學工處、校團委、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宣傳部等部門聯(lián)合,申報閱讀療法在高校圖書館的實際應用等主題性的省級或國家級課題,隨后在科研成果出來后有理可依,這樣就提高了閱讀療法在圖書館的施行效率和實際應用質量。在諸如閱讀治療研究小組等類似機構的實際運行中歸納總結期間暴露的問題和不足,最后結合各圖書館實際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和方案,總結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只為閱讀療法更接地氣地運用。當然,這期間就需要圖書館館員發(fā)揮自身的橋梁作用,并對自身提出更高更嚴格的要求。因此,圖書館工作人員才是閱讀療法的直接人和最終成果的歸屬者。
(四)推行運行中的具體細節(jié)
簡單來說,推進的具體細節(jié)有四:一是閱讀材料是進行閱讀療法的基礎,因此在推薦書目時,要負責任地甄別閱讀材料,選擇能夠帶動讀者進入沉思和反省境地的讀物,拒絕沒有文學價值的作品,以免錯誤地引導;二是針對不同群體開展特色閱讀療法的服務,因為“一千個人心目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每個人的心理活動都會因個體差異而有所區(qū)分,自然對閱讀療法的解讀也不同,這就需要對閱讀材料加以分類別地整理;三是可以通過校園局域網來推送閱讀療法系列活動,讓學生進入主頁便可了解詳情,方便快捷而且私密;四是在指導式閱讀療法過程中,相關知情人員應注重保守學生隱私,這類學生多為敏感而自尊心強的人,相對內向,因此開展服務的方式要考慮其感受。
四、結語
總的來說,高校圖書館持續(xù)性地拓展閱讀療法活動,既有實際操作性,又有現(xiàn)實可行性。高校圖書館能夠為塑造和維護校內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綠色養(yǎng)分和健康因子,不僅側面展現(xiàn)了圖書館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新面貌新方式,而且切實能為大學生調適和化解心理問題與疾病,為培養(yǎng)其強健的心理素質提供充足的營養(yǎng),是大學生提升自我素質的大好福利。所以,關于閱讀療法這一詞匯不能止步于理論探討層面,還應該部署并加以落實,直至形成具體制度被確立下來,這樣才有助于其活動的即時成效,使得其高層次情感療法的價值在高校圖書館中得到完全釋放。
參考文獻:
[1]黃菊屏.高校圖書館開展圖書療法的建議[J].江蘇圖書館學報,1996,(06).
[2]王波.閱讀療法概念辨析[J].圖書情報知識,2005,(02):5.
[3]王波.閱讀療法理論和實踐的新進展[J].圖書館雜志,2010,(10):3.
[4]方婧.閱讀療法在高校圖書館的應用研究[D].2009年東北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6.
[5]李東,王旭,王景文,葉素萍.圖書館閱讀療法協(xié)同創(chuàng)新的途徑[J].中華醫(yī)學圖書情報雜志,2014,(03):3.
[6]楊麗兵,孟默涵.閱讀療法——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新拓展[J].現(xiàn)代情報,2010,(03):4.
[7]周向華.高校圖書館實施閱讀療法新探[J].圖書館學刊,2009,(05):3.
[8]周小宏.論高校圖書館的閱讀療法[J].科技信息,201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