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
1971年7月,烈日炎炎,家住南京市太平門附近的邵建波感到口渴,他找媽媽要了一元錢上街買冰棍。家門口是一道大斜坡,他正過馬路時,一輛大卡車從北坡快速向他沖過來,7歲的邵建波嚇傻了,一下愣在原地。眼看他快被卡車撞上,突然有人猛地沖過來,將他抱到懷里打了個滾。緊接著,那人將邵建波扶起來,摸了摸他的頭,提醒他下次過馬路要小心就匆匆地走了。
回到家,認定“這孩子撿回一條命”的媽媽,決定當面謝謝“這位恩人”。然而奔波了一整天,也沒打聽到目擊的路人和要找的人。
邵建波祖籍浙江省瑞安市,骨子里有著浙江人天生的經(jīng)商天賦。長大后,他艱辛創(chuàng)業(yè),也有了一定的經(jīng)濟實力,他牢記著父母的叮囑,不放棄尋找恩人。這些年他一直發(fā)尋人啟事、錄節(jié)目、聯(lián)系部隊找線索,在查閱了大量檔案和記錄后,依然一無所獲。當他感覺到沮喪的時候,父母寬慰他說,哪怕找不到恩人,也要牢記恩情,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這也是恩人希望看到的。
19歲還在上學的時候,邵建波就靠自己賺來的錢,給一位無臂的學生提供學費,此后一直助他完成學業(yè)并走上工作崗位。2006年7月起,邵建波在南京創(chuàng)辦了皇后大道服飾廣場,成立之初就在媒體上發(fā)布了消息,拿出10間商鋪免一年租金提供給10名下崗職工與殘疾人士,并有專人指導店鋪貨物的采購、營銷創(chuàng)業(yè)等。
有殘疾女在他的幫扶下辦起家政公司,有盲人靠他的資助得以安心度日,有失學女童由他交了學費而重返校園,有下崗職工在他的幫扶下創(chuàng)業(yè)發(fā)家。這么多年來,邵建波捐助過的人連他自己都記不清了。因為長年堅持不懈地做慈善,他收獲了很多榮譽稱號。邵建波把獎杯和證書鎖進箱子,每放進去一件,他都會默念:恩人,這些榮譽都是給你的。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邵建波正在給四川的一位老師打電話,所以第一時間知道那邊發(fā)生了大地震。聞知地震發(fā)生的消息后,他第一反應就是通過江蘇省紅十字會向災區(qū)捐贈一批急需的物資。
在了解到詳細災情后,他和一批志愿者親赴災區(qū)。在災情最嚴重的映秀鎮(zhèn),他遇到了11歲的楊雅舒和她14歲的表姐。10年間,楊雅舒兩度成為孤兒。她不記得父母的模樣。那時家里太窮,他們在她年幼時就出去打工,從此再也沒回來過。
2008年,爺爺病重,小雅被送到四川汶川映秀鎮(zhèn)的一位遠房親戚家。但“5·12汶川大地震”讓11歲的小雅在驚懼和懵懂間再次失去親人,失去了家。此時,對她來說,比成為孤兒更可怕的是那種孤惶無助的感覺。
邵建波在災區(qū)搶險救災時了解到兩個苦命孩子的境遇后,收養(yǎng)了姐妹倆,成為她們的“愛心爸爸”,將她們帶到南京,重返校園,讓她們有機會用知識改變命運。
雖然得到救助,但楊雅舒并不能立即從那場大災難中走出來,整日以淚洗面。邵建波把她們當作親生女兒一樣看待,每天放學,無論刮風下雨,他都會等在教室外接楊雅舒兩姐妹放學??吹叫⊙艃山忝靡廊粣瀽灢粯?,他就想著如何打開她們的心結。
有一次,邵建波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決定帶上上中學的小雅兩姐妹,讓她們在對比中了解一下還有那么多人生活在疾苦中,今天的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更要珍惜。臨出發(fā)前,邵建波要求小雅兩姐妹帶上零花錢為敬老院的老人買一份禮物。那時候的小雅,是既疑惑又委屈,心里對這個邵伯伯很有意見。她想:公益不是有錢人才做的事嗎?難道被幫助的人不應該是我嗎?為什么要我去幫不認識的人?
邵建波把這一切看在眼里,卻什么都沒說,而是身體力行。第二次,邵建波讓姐妹倆坐公交車去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看望那里的殘疾孩子們。兩人轉了好幾趟公交車去這所特殊教育學校,回來時不滿情緒爆發(fā)了,她們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在外面一直跑到天黑,又餓又冷地坐在公園椅子上哭。
邵建波最終找到了她們?!拔也幌胱龉?!”面對尋找而來的邵建波,楊雅舒喊道。
“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比你們更不幸,但他們不管遇到多大困難,依然堅強地前行。你看到那些福利院的孩子失去了父母,或者身有殘疾,依然在堅強地學習,樂觀地活著嗎?收到你們送去的禮物時,有沒有看到他們開心的笑臉。難道你們還不如他們嗎?”邵建波的一番話,讓楊雅舒震動很大,她心里的冰突然悄悄地融化了,意識到當初自己想法的膚淺。
從此,邵建波參加公益愛心活動的時候,只要楊雅舒沒課,都會帶上她。受邵建波的影響,她暗下決心,要像養(yǎng)父幫助她一樣,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將愛心傳遞下去。
為了減輕“愛心爸爸”的負擔,也為了幫助身邊更多有困難的人,多年來,楊雅舒逼著自己存錢,她的腦海里時時刻刻銘記著“感恩”。她一直走在恩人身后,默默做著相同的事情:高中時,她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演出,用勤工儉學賺來的錢,在南京市紅十字會和慈善總會成立了專門用來幫助孤殘兒童的愛心基金;圣誕節(jié),她帶著好吃的糖果到福利院與孩子們共度節(jié)日;助殘日,她到南京玄武蒲公英殘疾人互助社做義工……
2016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楊雅舒接觸到一個特殊群體。他們是失去獨生子女并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收養(yǎng)子女的家庭,在經(jīng)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大悲之后,只能獨自承擔養(yǎng)老壓力和精神空虛,因為永遠等不到子女回家而黯然神傷。
了解到這一情況的楊雅舒,經(jīng)常在空余時間去看望和陪伴這些阿姨,每年為她們訂一份報紙,冬天會給她們送圍巾,打電話關心她們。
邵建波的生意在山東德州,因此,小雅每年都會到德州過假期。德州有一位失獨媽媽張阿姨,總是叫她到家里去玩。2017年春節(jié),小雅去看望張阿姨,阿姨非要送給她一個包。怕她推辭,阿姨說得情真意切:“這么長時間了,沒送過你東西,你不接受,阿姨心里過意不去?!?/p>
等回到南京,小雅打開包,發(fā)現(xiàn)里面有個紅包,包了2000元錢。她趕緊打電話:“阿姨,你有2000元錢忘在包里了。”阿姨說:“這紅包就是我給你的。你現(xiàn)在也不容易,還沒工作,又做公益?!苯o小雅帶來觸動的不是紅包,而是張阿姨的舉動,讓她感受到“一種來自媽媽的感覺”。
南京的失獨媽媽朱阿姨,經(jīng)常到小雅家去看她,帶著水果、洗發(fā)水什么的,還手把手地教她炒菜燒飯。這都是媽媽對女兒的日常。
“時間久了,覺得不是我?guī)退齻儯撬齻冊趲椭?。她們給我的愛,對我,是一種療愈?!毙⊙耪f,她發(fā)自內心地感受到,關照別人其實就是關照自己。
最讓楊雅舒感動的是,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更多的人主動聯(lián)系她,愿意與她一起關注那些有困難的人。2018年1月25日,南京玄武雞蛋殼公益服務促進中心注冊成功,這是小雅搭建的互聯(lián)網(wǎng)公益慈善平臺。雞蛋殼,寓意小雞已經(jīng)破殼而出。
楊雅舒的愛心公益組織影響力越來越大,幫助了很多貧困家庭渡過難關。她入選“江蘇好人榜”,獲得第十五屆南京好市民榮譽稱號。目前楊雅舒已經(jīng)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她的善行也讓邵建波備感欣慰和驕傲。對邵建波來說,他最大的夢想是如果有一天見到自己的救命恩人,他能跟這位苦苦尋覓半生的人說:“當年你救我,沒有白救?!?/p>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