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林燕寧
摘要:以百褶裙為標志的苗族服裝有著燦爛輝煌的民族文化,它影響著現(xiàn)代服設計,越來越多的服裝設計者從苗族服裝文化中汲取元素運用在現(xiàn)代服裝上,使得苗族文化正以昂揚的姿態(tài)在中國乃至國際的舞臺上屹立。本文以云南省紅河州銅廠鄉(xiāng)的苗族服裝為例,從改良款式與傳統(tǒng)款式出發(fā),探尋其民族服裝藝術之審美。
關鍵詞:苗族服裝;傳統(tǒng);改良;探究
苗族,是一個發(fā)源于中國的國際性的民族,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重慶、湖北、四川、海南、廣西等?。▍^(qū))。2011年全國人口普查,中國國內(nèi)苗族人口達到1000萬,在國外的苗族有約二三百萬左右。苗族服飾樣式繁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多達二百多種樣式,而且年代跨度大。位于云南省紅河哈尼彝族自治州南端的金平縣銅廠鄉(xiāng)的苗族,其服飾從區(qū)域和形態(tài)構成上屬于滇黔支系,但由于本地的歷史條件、地理環(huán)境和社會文化習俗等的不同,在服飾文化上又有自己的特殊性,體現(xiàn)出明顯的本地特色。
一、銅廠苗族改良服飾審美探究
金平縣苗族女子上身穿著對襟開衫窄袖,且衣中有衣,內(nèi)搭多為現(xiàn)代的襯衫或T恤下身穿著百褶裙和綁腿。腰間系圍腰,圍腰前中連接著前擋,將女子的前腿保護,一部分已婚女子會用頭巾將自己的頭部包裹起來。全身服飾均綴有苗族特有的挑花刺繡,整體造型層層疊疊,頗有層次感。而金平縣大部分男足男性已不再穿著民族服飾。僅存的苗族男款上裝以對襟右衽上衣為主,搭扣的固定,上衣扎入下裝穿著;下裝為闊腿長褲,以細帶扎在腰間固定褲頭;紋飾只在袖口和圍腰出現(xiàn),與女裝大面積刺繡相比簡潔很多,整體色調低調而高級。同時還在集市上看到男款的對襟開衫,紋飾同樣只出現(xiàn)在袖口。
苗族女子下著及膝百褶裙,百褶裙可以說是苗族服飾的代表。百褶裙由許多細密而垂直的皺褶構成,少則數(shù)百褶,多則上千褶;每個褶皺的裥距約兩厘米至四厘米之間;裙子由三部分組成:裙腰、裙身、裙邊。裙身由整片蠟染裙片組成,或素色呈現(xiàn);裙邊是最精華的部分,層層精美絕倫的挑花紋樣全部由一針針的手工完成。裙子沒有前后片之分,為一個整體,左右兩頭均有細繩,在腰部圍繞后系緊,最后以圍腰加固。苗族女子裙子外還會系圍腰,下方連接著一塊長方形前擋,與胯同寬,蓋膝,略長于裙長;圍腰材質一般為棉麻布或燈芯絨面料。圍腰上有挑花刺繡,前擋一般為素色或面料拼接,年輕女子喜愛添加自己設計的裝飾。圍腰與前擋起到耐磨”耐臟,在勞作時起到很好的防護作用。穿戴時,在腰間圍繞兩圈,在后背打結固定。位于后側左右兩邊的矩形流蘇裝飾被當?shù)厝朔Q為“馬尾巴”,它是一塊刺繡矩形,尾端連接流蘇。馬尾巴看似與圍腰連為一體,其實是分離狀態(tài)。苗族女子先用松緊帶將兩個馬尾巴連接,系于腰間,最后圍上圍腰,這樣就給人連為一體的錯覺。苗族女子小腿上的綁腿在勞作時起到保護腿部的作用,順帶還起到了裝飾的作用。綁腿從腳踝開始到膝蓋以下,其版型猶如箭頭。穿戴時,從箭頭反方向開始包裹,在箭頭尖端結束;最后用織帶系緊。
銅廠苗族服飾以黑色或靛藍色為主色,輔以來自門襟、袖口、臂膀、百褶裙等處繡花的紅色、藍色、白色。銅廠苗族服飾顏色豐富多彩,但不像瑤族服飾的色彩那般艷麗,苗族服飾因色彩飽和度低,采用細碎均勻的小面積色彩對比,使色彩既富裕變化又和諧統(tǒng)一,為視覺帶來舒適、自然的效果。
二、銅廠苗族傳統(tǒng)服飾審美
銅廠苗族傳統(tǒng)上裝為斜襟右衽上衣,前襟處綴有寬約午厘米的紅藍拼布。從頸側點出發(fā),左前襟到后背,再到右前襟有藍色拼布,形似云肩。脖頸后有立領。大臂拼接五厘米織帶,袖口飾有紅藍白拼布。服裝無盤扣或搭扣,左右門襟和領口處有細繩作為服裝閉合媒介。下裝為傳統(tǒng)百褶裙款式,改良款的款式相同,穿著方式也與改良款相同。因為是純手工制品,所以面料較硬,褶裥也不如機制的改良款均勻整齊,色彩也不沒有機制的那樣鮮艷,但在機器生產(chǎn)的今天,這樣的傳統(tǒng)款已經(jīng)少見,手工的質樸美變得尤為珍貴。
傳統(tǒng)款紋樣以幾何紋樣為主,有直線紋、三角紋、菱形紋、鋸齒紋,值得注意的是鋸齒紋為黑苗特有。上衣拼布邊緣處用回針技法縫制出細密的直線紋,有強調邊緣的效果。百褶裙裙邊依舊是服飾最精彩的部位,以蠟染手法勾勒出水渦紋、三角紋、直線紋,還有用拼布手法做出的菱形紋樣。苗族婦女將平日農(nóng)務的生活經(jīng)歷,用抽象的手法描繪出一副生動的田間畫面。
苗族的傳統(tǒng)的土布用藍靛色染布,由于染料的分量和染色時間及染色手法不同,布料的最終呈現(xiàn)藍、靛藍、黑色等不同明度的色彩,這也是傳統(tǒng)款的主色調,輔色是拼布的紅、藍、白色,整體配色干凈簡潔。藍靛染的面料有濃重的植物香氣,觸碰后的手指有黏感。面料經(jīng)過多次水洗后,會有掉色的現(xiàn)象,觸碰的黏感會消失,面料也會越來越柔軟。
三、結語
紅河州銅廠鄉(xiāng)地處偏遠地區(qū),但仍受到現(xiàn)代機器制造的影響,從最古樸的傳統(tǒng)款式演變?yōu)轸酆犀F(xiàn)代氣息的改良款。無論是傳統(tǒng)或是改良,我們都應該以正面的態(tài)度去面對,而不是單方面的評判好壞或者對錯。事物并不是永恒不變的,眼前的改變是自然而然,順應時代潮流的,更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必經(jīng)之路。
參考文獻:
[1]蘇日娜.少數(shù)民族服飾[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2年第3版.
[2]劉偉,林燕寧.苗族服飾及其藝術審美特征探究——以云南金平銅廠鄉(xiāng)苗族服飾為例[J].西部皮革,2016,1671-1602:51-1624/TS.
[3]劉艷霞.苗族女裝款式造型的美學分析[J].人文天下,2015,2095-3690:37-1487/G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