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纖維產品檢測研究院, 廣東 廣州 511447
隨著我國汽車行業(yè)的快速發(fā)展,汽車的普及率持續(xù)增高,汽車座椅占據(jù)了汽車大部分的內部空間,它是與駕駛員、乘坐人員最直接接觸的部件,受到了人們的特別關注和評價[1]。
目前,國內在汽車座椅方面的研究主要針對人體工學測量,即研究座椅的軟、硬、角度等方面,強調座椅的舒適度,根據(jù)人體舒適坐姿的要求和人體的測量數(shù)據(jù)優(yōu)化設計座椅結構、尺寸及調整參數(shù)[2-6]。對座椅熱舒適性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但座椅的熱舒適性是一個不可忽略的問題。
人體處于坐姿狀態(tài)時,與汽車座椅的接觸面積接近人體表面積的一半,座椅的熱舒適性直接影響駕駛員、乘坐人員的心情,嚴重時甚至可能導致皮膚疾病的發(fā)生[7-8]。譬如在炎熱的夏季,當汽車經(jīng)長時間的日光曝曬后,車內溫度陡然升高,汽車座椅表面發(fā)燙,此時人體坐上去就會產生燙覺,若座椅不透氣、不利于汗液排除,長時間坐著會產生濕熱等不舒適感[9];在寒冷的冬季,車內溫度隨著外界氣溫降低而持續(xù)下降,若座椅的導熱系數(shù)較高,人體坐上去時會感覺到冰涼。研究表明,舒適的座椅能夠降低駕駛員的疲勞度,減少事故的發(fā)生,減輕意外傷害。因此,從健康舒適及交通安全的角度看,研究座椅熱舒適性是十分必要的[10-12]。
本試驗選取針織、機織和皮革三種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共31種作為樣品,其中針織類12種、機織類10種、皮革類9種。大部分樣品為三層結構,第一層為表層織物,中間層為聚氨酯(PU)泡沫片材,第三層為底布;也有部分樣品由表層(織物)+中間層(泡沫)構成,少數(shù)樣品為單層(皮革)。樣品基本參數(shù)見表1。
表1 樣品基本參數(shù)
續(xù)表
由于汽車座椅表面材料的熱學性能不同,在炎熱的夏季,經(jīng)光照后座椅表面溫度的上升幅度也不同,有的升溫不明顯,而有的升溫很明顯。為模擬夏季太陽光照射汽車座椅,本試驗搭建了一套模擬裝置,用于測試汽車座椅面料的光照升溫,其測試原理如圖1所示。該裝置配有溫度計和射燈(模擬光源,220 V、 450 W),結合夏季室外太陽光強度與模擬光源照度,設定射燈與樣品的距離(h)為70 cm,白色PU泡沫板為載樣臺,樣品鋪于載樣臺上。記錄樣品初始溫度后打開射燈進行照射[13],每隔一段時間測試樣品表面溫度并記錄。
圖1 光照升溫測試原理示意
為確定最佳光照時間,選取針織類9#樣品,連續(xù)測試1 h,測試結果如圖2所示。
圖2 針織類9#樣品光照時間-表面溫度曲線
從圖2可以看出,樣品表面溫度在光照時間5 min內迅速升高;之后,隨著光照時間的延長,表面溫度的上升緩慢;當光照時間達20 min后,表面溫度的上升更緩慢,基本趨于穩(wěn)定。因此,本試驗選擇光照時間為30 min。具體的測試結果見表2。
接觸冷暖感采用KES-F7(THERMO LABO Ⅱ)型冷暖感測試儀進行測試,熱板溫度為35.0 ℃、冷板溫度為20.0 ℃,測量樣品的最大瞬態(tài)熱流量qmax。較大的qmax值對應冷感,較小的qmax值對應暖感[14]。具體的測試結果見表2。
厚度按照GB/T 3820—1997《紡織品和紡織制品厚度的測定》進行測試,采用YG(B)141D型數(shù)字式織物厚度儀,壓腳面積為2 000 mm2,加壓壓力為200 cN,每種樣品測試10次,取其平均值為測試結果。透氣率按照GB/T 5453—1997《紡織品 織物透氣性的測定》進行測試,采用FX3300Ⅲ織物透氣性測試儀,測試壓差為200 Pa、孔徑為20 cm2,測試時接觸人體皮膚面朝上,每種樣品測試5次,取其平均值為測試結果。樣品厚度及透氣率測試結果見表2。
表2 樣品的光照升溫、qmax、厚度及透氣率測試結果
續(xù)表
為研究樣品厚度對光照升溫的影響,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以針織類樣品為例,作樣品厚度-光照升溫的散點圖,如圖3所示。
圖3 針織類樣品厚度-光照升溫散點圖
從圖3可以看出,樣品厚度與光照升溫之間沒有明顯的規(guī)律性,厚度大的樣品其光照升溫不一定高,也就是說樣品厚度對其光照升溫的影響較小,由此推測樣品光照升溫主要由樣品材質決定。
為分析三種不同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的光照升溫,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繪制三類樣品的光照時間-光照升溫曲線,分別如圖4~圖6所示。
圖4 針織類樣品的光照時間-光照升溫曲線
圖5 機織類樣品的光照時間-光照升溫曲線
從圖4~圖6可以看出,三種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的變化趨勢基本相同。在最初的5 min內,升溫速度較快;光照時間在5~20 min,升溫速度較慢;光照時間在20~30 min,溫度變化基本趨于穩(wěn)定。針織類樣品的光照升溫分布在45.0~55.0 ℃,結合人體主觀評價,這是人體可接受的;機織類樣品的光照升溫分布在45.0~70.0 ℃,其中深色樣品的光照升溫在70.0 ℃左右、淺色樣品的光照升溫在50.0 ℃左右;皮革類樣品的光照升溫分布在55~95.0 ℃。相比較而言,經(jīng)光照后,皮革座椅面料的溫度上升幅度最大,機織座椅面料次之,針織座椅面料的溫度上升幅度普遍較低。由此可見,皮革座椅在夏季高溫條件下經(jīng)太陽光照射后易發(fā)燙,尤其是深色皮革座椅,經(jīng)光照后其表面溫度能達到90.0 ℃左右,人體坐上去時燙感較強,極不舒適,針織座椅較適合夏季使用。
為研究樣品厚度對其接觸冷暖感的影響,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以機織類樣品為例繪制樣品厚度-qmax散點圖,如圖7所示。
圖7 機織類樣品厚度-qmax散點圖
從圖7可以看出,厚度為6.00 mm左右的樣品,其qmax值分布在0.06~0.20 J/(cm2s)。由此可見,樣品厚度對其接觸冷暖感的影響不顯著。
為了更直觀地比較三種類型的汽車座椅的接觸冷暖感,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將三類樣品的qmax測試結果繪制成曲線,如圖8所示。
圖8 三類樣品的qmax測試結果
從圖8可以看出,針織類、機織類樣品的qmax測試結果均分布在0.08~0.17 J/(cm2s),皮革類樣品的qmax測試結果分布在0.20~0.50 J/(cm2s)。由此可見,皮革座椅的接觸冷暖感值明顯大于針織、機織座椅,說明在冬季氣溫較低的環(huán)境中,人體與皮革面料接觸時容易產生冷感,而與針織、機織面料接觸時相對容易產生溫暖的感覺,與針織起絨面料接觸時能產生更溫暖的感覺。
由表2可知,三種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的樣品厚度分布在3.00~11.00 mm,差異較大,這主要是由泡沫厚薄不同造成的。樣品厚度與其透氣率無相關關系,針織類樣品中,厚度為11.00 mm的2#的透氣率達到629.40 mm/s,但厚度為3.58 mm的4#的透氣率僅為94.10 mm/s。由此可以推測,汽車座椅面料的透氣率主要由其各結構層共同決定。
為了更直觀地比較三種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的透氣率,根據(jù)表2中的數(shù)據(jù),將其樣品的透氣率測試結果繪制成曲線,如圖9所示。
圖9 三類樣品的透氣率測試結果
從圖9可以看出,皮革類樣品的透氣率最低,尤其是4#、 5#、 8#、 9#,基本不透氣,若在夏季濕熱環(huán)境中使用,易使駕駛員、乘坐人員產生非常不舒適的感覺。相比較而言,針織、機織類樣品的透氣率較高。針織類樣品中,1#、 10#、 11#的透氣率均超過1 000.00 mm/s,尤其是1#的透氣率接近2 000.00 mm/s,這主要是因為它的表層織物及泡沫層的孔隙較多;機織類樣品中,6#、 7#、 9#的透氣率在900.00 mm/s左右。但針織類樣品中的3#、 4#及機織類樣品中的10#的透氣性較差,分析它們的結構,發(fā)現(xiàn)它們的泡沫層的孔隙比較多、較透氣,但是表層織物結構均較緊密、孔隙少,阻礙了空氣的流通。
汽車座椅的熱舒適性是其舒適性的一個重要方面。通過對針織、機織、皮革三種不同類型的汽車座椅面料的光照升溫、接觸冷暖感、透氣率進行測試,發(fā)現(xiàn)光照升溫測試結果為皮革座椅面料>針織和機織座椅面料,接觸冷暖感測試結果為皮革座椅面料>針織和機織座椅面料,透氣率測試結果為針織和機織座椅面料>皮革座椅面料。故綜合地看,針織和機織座椅面料在熱舒適性方面比皮革座椅面料具有明顯優(yōu)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