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杰夫
隨手拿起一瓶礦泉水,會發(fā)現(xiàn)在瓶底有一個三角形符號,里面還有一個數(shù)字“1”,在符號下方標著“PET”三個字母。這個PET就代表著制作礦泉水瓶的材料名——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這種材料是一種有機高分子材料,是國際上通用的用來裝水和飲料等液體的食品級塑料。它的熔點在250℃以上,要發(fā)生化學變化也要在100℃以上。有時候我們往礦泉水瓶里倒熱水,礦泉水瓶只是會發(fā)生形變,但不會產(chǎn)生有毒的化學物質,更不會溶解到水中。所以在太陽下暴曬后的水,喝起來是沒有問題的。
既然可以放心喝,為什么曬過的水喝起來味不對呢?這是因為溫度上升,大大加快了水中的細菌的繁殖速度,而且礦泉水瓶的PET材質本身有一定透氣性,在高溫情況下,特別是超過70℃時,會讓氧氣更容易進入瓶內。這帶來的結果是,可能造成礦泉水的保質期提早結束。所以太陽暴曬過的水,假如有了異味就不要喝了。
美國科普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