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孫潔
科普繪本是眾多繪本中的一類,它用簡單的語言、生動的圖畫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表達出來,有趣地展現在學生面前。低年級的科普繪本“閱讀——探究——創(chuàng)編”課堂,是一種由教師提供科普繪本師生共讀、以理解科學知識為主同時提升語文能力、刺激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課堂教學活動。
一、整體感知,構建思維導圖
科普繪本的閱讀,首先要借助圖片和文字,對整本書有一個整體的感知。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有限,所以,是以教師講讀為主,穿插學生的朗讀、體悟。
1.師生共讀,整體感知。
教學開始,教師要創(chuàng)設一些生動有趣的情境,營造出溫暖的閱讀氛圍,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接著教師可利用多種閱讀策略,帶領學生讀圖讀文??梢栽O置一些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促進學生科學探究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閱讀,在合作中完成片段的閱讀,體驗合作的愉快。每一學期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科普繪本閱讀,比如,學生喜歡的生命類主題,《小威,向前沖!》《媽媽成為媽媽的那一天》《爸爸成為爸爸的那一天》等,學生對這些未知充滿了好奇和無限的遐想,在每次的科普繪本課堂上都會全神貫注地跟著教師閱讀,這種信任關系的建立,使語言都變得生機勃勃。
2.抓住關鍵,構建導圖。
在科普繪本閱讀活動中,引進思維導圖輔助閱讀,可以讓學生整體感知繪本的內容。學生可以圍繞主題,抓住一些關鍵的詞語和圖片,利用一些簡單的符號生成一張有個性化的思維導圖。呈現出關于科學知識的思維導圖,不僅能幫助學生建立記憶連接,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知識的生成過程,更能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素養(yǎng)。
二、活動探究,理解科學知識
科普繪本指向的是科學知識的傳遞,解析科普繪本的圖畫中所“藏”的秘密,以“教學活動”為載體,通過各種教學活動的實踐,把抽象的科學知識具象化,把深奧的科學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內容,可以促進學生自然智能的構建。
1.視頻輔助,領悟科學原理。
科學世界分為生命世界、物質世界、地球與宇宙,科普繪本也是圍繞這三大類創(chuàng)作的。很多都是兒童無法直接觸摸到的,對于以形象思維為主的低年級學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視頻片段,讓抽象變?yōu)樾蜗?,讓講授變欣賞,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視覺、聽覺等的刺激下加深對科學知識的理解。
2.實驗探究,體驗科學奧秘。
低年段的學生對世界充滿好奇,思維積極活躍,尤其對形象的事物和現象感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事物和現象,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科學活動,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在愉悅的情緒中做到玩中學,學中想。
三、想象激發(fā),創(chuàng)編個性故事
低年段的學生識字量不大,要鼓勵學生富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所以在課堂中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把時間留給學生,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創(chuàng)編屬于自己的故事,然后課下在父母的幫助下搜集資料,創(chuàng)編成一個完整的新故事。
1.勾連生活,留白補充。
很多科普繪本作品的畫面、章法為協調精美而有意留下相應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間。教師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背景,請學生來仿照繪本的表達方式,探究留白處的文字、圖畫。例如,在教學《非武裝地帶的春天》時,繪本提到花兒、草兒、“斑海豹”“小斑羚”“鮭魚”等是不受鐵絲網的阻攔的,學生體會到了植物和動物都是自由自在的。于是,教師給出一些草地、天空、海洋的背景圖片,請學生挑選自己熟悉的場景,畫一畫還有哪些也是自由的,可以配上簡單的文字。一幅幅生動有趣的自由畫面,通過和人的對比,讓學生體會到戰(zhàn)爭帶來的迫害,使人被迫分離。在這種濃濃的好奇欲望驅使下,學生樂此不彼地將身邊熟知的事物融入到創(chuàng)作中,真正做到了入情入境,時刻保持快樂。
2.拓展遷移,創(chuàng)編故事。
梅子涵說:“閱讀的含義就是讓我們擁有自己沒有的。擁有了就明白了,加上自己的想法我們也變成了一本書?!笨破绽L本的閱讀主旨,是使學生在聽故事、讀故事后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識儲備去觀察、去思考、去創(chuàng)造。比如,《非武裝地帶的春天》是有關軍事主題的科普繪本,講述韓國和朝鮮分裂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學生在閱讀時可以遷移到大陸和寶島臺灣的分離。在爸爸媽媽的幫助下,學生查閱了資料,創(chuàng)造出了表示統(tǒng)一和平的主題的繪本《媽媽,我想你》《和平就是在一起》等。又如,《小蝴蝶的故事》是有關生命主題的科普繪本,講述了蝴蝶由卵開始一直生長到蝴蝶的整個過程。學生學完后,創(chuàng)編了《小青蛙的故事》《小螞蟻的故事》等,在創(chuàng)作中加深了學生對主題的認識,豐盈了學生頭腦中的意象,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