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璨
我曾欣喜于春風(fēng)拂過的荒原,那里喧鬧著一地的蔥郁;曾悸動于杲杲秋日里被“灼傷”的紅葉,看它們悠然飄落;也曾感嘆白娘子永鎮(zhèn)雷峰塔,感傷孟姜女尋夫哭長城……
我們的心總是能輕易地被觸動,快樂著身邊的快樂,幸福著身邊的幸福,苦痛著身邊的苦痛。因此,我們也很容易在各種情感的攛掇下迷失方向,甚至受到傷害。
我們會為一個玩笑式的嘲諷而用懷疑的目光審視自己,無意間放大那些瑕疵,而后郁郁寡歡;我們會因為一個善意但逆耳的忠言而懷疑一份真誠的友誼,從而怒目相對……
當心情被外界左右,隨之而來的是人生坐標的偏移不定。在擁擠的人世間,智者賢人之所以能成就一番偉業(yè),也許就在于其“猝然臨之而不驚”的從容和置之度外的超然。
遺憾的是,我們總是敏感于暫時的流言和挫折的攻擊,畏懼逆風(fēng)而動,在一個個生活的罅隙中沉淪。德國青年醫(yī)生邁爾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發(fā)現(xiàn)者之一,他的論文受到權(quán)威雜志主編的打壓而不能發(fā)表。邁爾自費出版后,也橫遭誹謗和譏笑。他受不了這些刺激,跳樓自殺未遂,后被關(guān)進精神病院,在痛苦折磨中度過了余生。
如果把我們比作一塊鐵,周遭的喜怒哀樂當作水,睿智的人從不奢求在那汪溫暖的水中慢慢將自己灼熱,而是讓燒紅的自己沸騰那冰涼的水。一個青年在車禍中喪生,悲痛的母親根據(jù)他生前的遺愿,將其兩個腎臟分別移植給了兩名腎功能衰竭者,心臟和肝臟分別捐贈給兩名瀕臨死亡的人,眼角膜則移植給一名失明者。這位母親說,她感謝那些接受她兒子器官的人,因為他們使兒子的生命以另一種方式得以延續(xù)。這又是怎樣的智者??!
天有不測風(fēng)云,人有旦夕禍福。面對生活中的突發(fā)災(zāi)難,這位偉大的母親不被現(xiàn)實左右自己、影響自己的行動,而是選擇在巨大的打擊下依然從容鎮(zhèn)定,懷著一顆感恩博愛的心詮釋生命的美好。
人生是一門深奧的課程,當荊棘橫行、亂石遍野時,不要退卻,因為鮮花就開在不遠處。
我的心情我做主,快樂因此而生。
指導(dǎo)老師 邵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