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麗蓉
摘 要:有的同學厭煩寫作文,但說起一件事會說得通暢、完整、有條理,我們可以抓住這一點,讓他們發(fā)揮優(yōu)勢,對口頭作文感興趣。為此,可根據(jù)各冊教學內(nèi)容和聽說訓練的重點要求,讓學生課前按座次輪流講談,或講故事,或講一現(xiàn)象,或介紹一實物,或?qū)鴥?nèi)外大事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可以幾十字,也可以幾百字。講完后學生討論,教師小結等。怎樣讓學生能夠把作文寫好,需要教師進行具體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學生;怎樣寫作
一、寫真人真事真情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這就強調(diào)了讀的重要性。要想寫好作文必須吸取別人文化的營養(yǎng),我曾把自己訂閱的《青年文摘》等雜志搬到教室,供學生課外閱讀,在班里掀起了讀書熱。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學熏陶和有益的啟迪,受我的影響,很多學生購買了《魯迅雜文》、郭沫若詩集、朱自清散文集等名家作品在班上爭相傳閱,并摘抄其中美句,進行感悟聯(lián)想練習等方式,加強寫作訓練,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我們身邊每天都發(fā)生著不計其數(shù)的新鮮事,對此我們要善于做生活筆記。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樣能發(fā)現(xiàn)鄉(xiāng)村區(qū)別于城市的獨具魅力的閃光點。因此,鄉(xiāng)村中學生多留心自己所處的環(huán)境,觀察自己身邊的具特色的人、事、物,隨時隨地積累寫作素材,做到不熟悉的內(nèi)容堅決不寫。生活是寫作的源泉,而時下中學生的生活面狹窄是不爭的事實。那么這是否就是學生寫作言之無物、無病呻吟的緣由呢?通過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個性是活潑的,他們在一起有說有笑,學起誰來,語言、動作、神態(tài)、繪聲繪色,惟妙惟肖,他們有著強烈的表達愿望。那么怎樣讓五彩繽紛的世界走進學生的生活,融入他們的心靈而后流出他們的筆端,關鍵在于教師的引導。引導學生怎樣用耳朵去傾聽,用眼睛去發(fā)現(xiàn),用心靈去欣賞,用閱讀去感悟。如果這樣認真地做了,學生的作文就不會缺乏個性,缺乏生氣,缺乏真情了。怎樣幫助學生走出作文困境,下面,我就談一談自己的做法和膚淺的認識。
二、喚醒寫作意識,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我們在寫作教學實踐中,作為教師要有意識地把作文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作者觀察事物、在教學中持之以恒地把寫作指導滲透到閱讀教學中,通過長期的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聯(lián)系課文,適當摹仿,仿中求創(chuàng)。中外作家歷來強調(diào)創(chuàng)造,但在寫作中可以適當摹仿。在指導仿寫的同時也注意求創(chuàng),寫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習作。朱自清的《背影》真實地表現(xiàn)出了父親對兒子細致入微的關愛和父子間的深情。但很多學生學完課文之后,并沒有產(chǎn)生要寫自己親人的創(chuàng)作欲望。他們困惑的眼神傳達出一種信息:父母的愛,真有那么感人嗎?為什么我感覺不到呢?是的,這些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親人的寵溺中而不自知。無情無感,自然就沒有什么創(chuàng)作欲望。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欲望,并非易事。于是我特意上了一節(jié)寫作指導課,只為告訴學生一個寫作的真諦:先動情,再動筆,情動于中后,自然會產(chǎn)生不寫不快的創(chuàng)作欲望。我先講了一個哲理故事,啟發(fā)學生。當學生們?nèi)粲兴嫉臅r候,又趁熱打鐵,補充了兩篇文章。平淡的文字和強烈的情感,合構成一種巨大的張力,催人淚下。東方式的隱忍犧牲和默默付出,很多時候就像空氣一樣,平凡到讓人幾乎很難感覺到它的寶貴和重要。太多人坦然享受著,坦然忽視著,坦然到情感枯竭心靈麻木卻不以為意,但當心靈在某個特定的時刻醒來,他們必定會在那些神圣的沉默前潸然淚下,并終將明白,所有那些平凡而偉大的言行原來只有一個名字,那就是愛。
三、多朗讀,多背誦
常言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其中道出深刻道理:文章源于積累。只有語言積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筆下生花。否則,縱有思緒萬千,筆下也難有片言只語。古代的一些文人學士,如韓愈、蘇東坡他們壓根就沒學過語法,修辭、邏輯,但能寫出千古流傳的好文章,其奧秘在于他們熟讀乃至背誦過大量的優(yōu)秀作品,形成了敏銳的語感。所以語言的積累,語感的形成,有懶于多讀多背,實踐證明,運用語言文字,寫作能力的的形成,也需多讀多背,課內(nèi)多讀,課外也需多讀多背。在教學中,必須加強朗讀訓練。要求正確朗讀好詞句篇,讀時做到眼到、口到、心到,還要適當增加背誦的量。通過讀、背使學生把課本的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儲備起來,提起筆來就不會難了。讀書筆記指的是人們在閱讀書報時所作的一些文字記錄。寫讀書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讀書策略,寫讀書筆記可以提高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所以要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要做好課內(nèi)課文的讀書筆記,但這還遠遠不夠,還要指導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并作好讀書筆記。在閱讀時摘錄書中優(yōu)美詞語,妙語妙句,精彩片段并反復吟誦,只有經(jīng)過長期積累,語言才會豐富,寫作時大量生動的語句就會涌向筆端。
四、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
想象的翅膀能超越人生活的局限,飛躍萬水千山,到達理想的彼岸。想象對填補鄉(xiāng)村學生知識容量的不足很有好處。對于初中學生來說,其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特點。他們有著敏銳的感知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如作文教學中,讓學生根據(jù)一幅畫面內(nèi)容是一位小姑娘悄悄趴在地上聚精會神地看幾只螞蚊和一只瓢蟲的圖畫,發(fā)揮想象,寫一篇章話或者故事。先要求學生仔細看清螞蟻數(shù)量、隊形和走向,然后啟發(fā)學生設想螞蟻與瓢蟲之間將會發(fā)生什么事爆發(fā)一場殊死戰(zhàn)斗,戰(zhàn)斗的結果一定是孤單的飄蟲不敵越來越多的螞蟻群,瓢蟲成了螞蚊的盤中餐。還可以想出許多蟻群凱旋而歸、慶祝勝利和飽餐的情節(jié)來。學生激發(fā)了興趣,想象豐富,寫作起來便得心應手。又如詩歌教學中,由于詩歌困于篇幅,往往是點到為止,不能展開而留下空白,即所謂言有盡而意無窮,體會這意無窮,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合理想象,加以補充。如白居易的《賣炭翁》,寫到半匹紅綃一丈綾,系向牛頭充炭直就結束了,詩人并沒有寫出賣炭翁在炭被搶走后會如何反應。這時可引導學生想象老翁可能產(chǎn)生的言行和思想活動,進行續(xù)寫,也可對敘事詩進行全文改寫,寫盡賣炭翁的辛酸、悲苦。
在寫作教學中,總要教育學生敢想,并鼓勵學生多想,展開想象的翅膀。如在觀察某一事物,就可以隨意地去想它的過去未來,或想一些跟它有聯(lián)系的事物。多讓他們寫想象作文,最大發(fā)揮他們自由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