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小憶
一進臘月,鄉(xiāng)親們就開始準備殺年豬了。人口多的人家,一家單獨殺一頭年豬,豬肉分別用來蒸、燉、腌漬等,來年可吃上大半年。人口少的就約好幾家,一般是三五家合殺一頭。
年豬一般都是自己養(yǎng)的,從年初開始買一頭小豬,精心喂養(yǎng)一年,過年宰了吃。鄉(xiāng)村殺年豬,講究的是一個氛圍。村里不少青壯年,甚至身體硬朗一點的老年人都是殺豬的好手。定好殺年豬的時間,吆喝一聲,鄰居親朋,都會來幫忙,干活的、觀看的,圍成兩圈,家里就像過節(jié)一樣熱鬧。
在我老家,五爺爺就是殺豬好手。每到年關,就不斷有人來請五爺爺去殺年豬。五爺爺的臉上總洋溢著自豪的笑。
殺豬過程甚是喧鬧。天剛蒙蒙亮,家里的主婦們就起床了,先在院里燒熱水。直徑約一米的大鐵鍋里裝滿了水,然后把柴火鍋點上,灶膛里填上粗粗的木柴,火苗子映得爐灶子火紅火紅。這邊,男人們也起床了。不知道誰吆喝一聲,開始動手。
等年豬殺好洗凈,等候的各家也會選好自己要的豬肉,割下來,高高興興提回家去。一兩個時辰過去,你就會聞到滿村子都飄著燉肉的香味。當天,男人們自然是大碗喝酒,大聲猜拳,一醉方休。
住進城市之后,很多年都只是春節(jié)放假才回家,回家就是吃飯、拜年,殺年豬的場景很多年沒見了。去年回家,見到已80多歲的五爺爺,他孤單地坐在大樹下曬太陽。我問:“五爺爺,還殺年豬不?”
五爺爺聽見我的話,眼睛一亮,轉瞬就聲調顫巍巍地說:“不殺了。村里留下的都是我們這些老骨頭,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過年拿回來的都是買好的年貨,呵呵……”
我湊到他跟前,大聲說:“我可是記著你的神一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