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夢
打開它們需要極其小心
——英國漢學家 吳芳思
1
是的,歷史的天空絕不只有三角梅
在陽光照不到的倫敦亞非學院,一頁紙
本來不會被我們看見,就像我和你之間
本來橫亙著一個沉默寡言的木匠
還好,紙的靈魂不需要擺渡也不會出售
即使王道士的橡皮擦在洞窟密室放過了它
斯坦因也會用馬蹄銀把它送進大英圖書館
讓這些“吾國學術傷心史”被我們看見
故國已遠。敦煌猶如一只被時差顛倒的鬧鐘
你不得不與時間的泥石流來一場賽跑
讓稅單、合約連同佛經(jīng)發(fā)出歷史的聲音
那是茶葉與絲綢的故鄉(xiāng),散發(fā)著濃郁的氣息
6
可以肯定,紙不會像白菜一樣以貌取人
它只會向一個好奇多思的心靈敞開
如同聲音只會向傾聽者發(fā)出聲音
迫使聽到者重新審視自己的觀點
這個世界紙永遠比人了解自己更多
就像在漫長的歲月里紙比人走得更遠
從敦煌到倫敦,從書桌到圖書館
你時刻感受到紙尖銳的存在
決定人一生命運的離不開一張紙
或者說人的一生逃不過一張紙的宿命
不需要詞語堆砌紙就會要了人的命
在時間的任意角落都會讓第三者看見
8
人的眼睛可以在紙上不著痕跡
手中的筆也可以力透紙背
紙是如此吸引人卻又讓你無法舍棄
盡管它記錄歷史的功能正在衰老
存在于一張紙仍是大多數(shù)人的宿命
我仍然樂意從一張紙上聽到安詳?shù)恼Z調
——沒有比這更令人心曠神怡的了
紙上的聲音紙上的輪回如此令人著迷
尤其夜深人靜打開一頁空白的紙
誰都免不了有一吐為快的沖動
盡管你想說的一切都已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