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百年京韻 鐘門世家

2018-09-19 17:54:18四維
曲藝 2018年8期
關(guān)鍵詞:京韻大鼓姑娘天津

四維

我國的曲藝是民間說唱藝術(shù)形式,曲藝世家并不少見。但是祖孫三代人或唱或彈,多位成員同時享名并且名列前茅成就顯著的卻極為難得。響譽全國盛行在京津兩地的京韻大鼓自誕生之日起就有著旺盛的生命力,百年來綿延不斷,孕育了劉(寶全)、白(云鵬)、張(小軒)、少白(白鳳鳴)、駱(玉笙)五大流派,培養(yǎng)了許多名家大腕,造就了京都鐘門世家80年的輝煌演藝生涯,譜寫了京韻大鼓的精彩華章。鐘家的第三代傳人最著名者是天津大名鼎鼎的京韻大鼓表演藝術(shù)家、劉派京韻大鼓正宗傳承人鐘俊峰(1923―1992),藝名小嵐云。

鐘家世居老北京宣武門外永安寺西街22號(后改為12號)小四合院。永安寺西街是一條南北走向的胡同,鐘家小院坐東朝西,有200多年歷史,鐘家從當年名弦?guī)熖K啟元手中買下,在此居住了百年之久。當年進出這個小院的常客多是曲藝圈的名人大家,有鼓王劉寶全、三弦圣手韓永祿、白曉山、謝五、于德逵等,以及后來的韓德福、白鳳巖、白鳳鳴、韓德榮、李國梁、孫書筠、趙玉明、侯寶林等,經(jīng)常來此“溜活”談藝。小院的主人鐘壽(1870―1954)字有亭,人稱“鐘六先生”,是滿族鑲藍旗籍,幼充旗丁在清宮里做事,每月領(lǐng)些錢糧不敷家用,于是在宣武門外一家冥衣鋪學“扎彩”技藝。他心細手巧擅長扎糊風箏,對裱糊彩繪十分在行。他為人忠厚,手藝精,常被招入清宮做活,每逢春季風和日暖,便去廠甸出攤賣風箏,頗受顧客稱道。平日他喜歡弄弦唱曲,常參與八角鼓子弟票房活動,嘗走“清票”于京城西南各大票房,與于德逵(京劇名丑馬富祿的岳父)、白曉山(白鳳鳴之父)、謝五等交情甚厚。后來因清廷末落,生計艱難,遂去天橋書場正式為業(yè),些許所得略補家用。但他樂此不疲,不畏寒暑憂苦,在天橋執(zhí)藝日無虛夕。鐘壽先生有三女四男,皆是彈唱能手,而且后輩相承,影響不息。

鐘先生的長女鐘德祿(1893―1967)小名叫“庚兒”,長大后人稱“庚姑娘”。她出生時是光緒十九年,家人擔心在旗中注冊會被選為秀女進宮,故取男孩子名叫德祿。庚姑娘受父親影響,也喜歡哼唱鼓曲,常隨父親去天橋茶館賣藝。她早在幼小學語時,聽到有人彈唱必低聲學唱,十一二歲時伴父到天橋名為游玩,實乃留心學唱,不久竟暗中學會了大鼓、蓮花落、時調(diào)小曲的十幾個段子,唱詞一字不忘,唱腔妙肖自然,且嗓音清脆響亮。有一次鐘老先生在書場開演前被朋友約去談話,等辦完事回到書場,忽聽得場內(nèi)傳出陣陣喝彩聲。開始還以為是自己回來晚了,場方臨時請來的唱手墊場,急忙進場,卻看見自己的女兒庚姑娘正站在臺上唱時調(diào)小曲“淮調(diào)”,模樣大方動人,唱功穩(wěn)健熟練,心中十分詫異。這時庚姑娘見父親走進場唱完下臺后低頭不語,走到父親跟前,擔心要受斥責。鐘老先生此時心中暗喜,但當著眾人總覺得顏面攸關(guān),不由得面容嚴肅,責其膽大妄為,不料后臺的人都圍攏上來,為庚姑娘辯解勸說,一致夸贊庚姑娘,說她將來必是一位“好角兒”。大家伙盛意難拂,鐘老先生只好一笑置之,庚姑娘初露鋒芒。

庚姑娘的母親劉氏受旗禮的約束很深,遵從祖訓,嚴持封建家規(guī),對丈夫“走票”并不支持,視為不給皇上好好當差,覺得不夠體面,又得知愛女登臺演唱,大發(fā)雷霆,埋怨丈夫自己不務(wù)正業(yè),還放縱女兒有玷家風。一天庚姑娘的母親正在痛責父女二人,老藝人謝五來訪,問明事情原委,便大加勸說,鄭重地說清當下的形勢,指明前景,說革命成功之日,旗人再也難有錢糧依賴,正須另圖生計,況且旗人子弟下海學藝演戲者日見增多,女子登臺成為時尚,萬不可固執(zhí)成見,應(yīng)該解放思想適應(yīng)時代潮流才是。老太太很尊重謝五的為人,聽罷一席話,心明眼亮,豁若天開,又知庚姑娘先天條件不錯,嗓子好,便同意女兒習藝,拜在謝五門下。當時師姐謝金子因為嗓子出毛病正在家休養(yǎng),她能演唱的曲目頗多,與庚姑娘性情相投,便幫助父親授藝。謝五非常喜愛庚姑娘的資質(zhì),便也傾心教授。隨后鐘老先生又讓庚姑娘拜師木板大鼓藝人史振林,請名弦?guī)燀n永祿進一步輔導教授,成為韓永祿的記名弟子,藝業(yè)大長。

20世紀初,天津的南市修建了一家雜耍園子叫“燕樂升平”(后改為紅旗戲院)。開幕以后注重演出形式和場面排列,由始至終文武雜陳、莊諧并重,很受觀眾歡迎,鼓王劉寶全為臺柱子,老板張景山也與官廷有私交,有一定的勢力。“燕樂”聲譽鵲起,相當紅火,獲利不菲。天津河東有位侯二,素能投機,見此生意不錯就租下了河東東浮橋以東一塊地方,改建成劇場也取名叫“燕樂”(后改為民生劇場)隔河與南市的“燕樂”抗衡。人們從此便以東、西燕樂相稱互為區(qū)別。侯二也去北京邀請演員,經(jīng)人介紹,聞唱大鼓的有九城享名的女藝人庚姑娘是佼佼者,便求訪庚姑娘的業(yè)師謝五,并在庚姑娘家中聽了她的演唱,大喜過望,遂以重金聘請來津演出,并請韓永祿為她伴奏。庚姑娘因為是京韻大鼓的第一位女演員上臺,來天津獻藝的消息傳出后,立刻傳遍津沽,視為當年曲壇的一件要聞。

1909年秋,庚姑娘在天津東燕樂首次上臺演唱,時年16歲,正是妙齡,儀態(tài)萬方。三天打炮第一天唱的是《南陽關(guān)》,曲前唱《丑末寅初》;第二天唱《烏龍院》;第三天是《草船借箭》,三弦圣手韓永祿彈弦,合作堪稱珠聯(lián)璧合。

庚姑娘的首場演出就給天津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見她身穿青色小花緞夾旗袍,內(nèi)襯灰色十兩綢的里兒,甩腿嬌月色洋縐褲,褲邊沿著欄桿花辮,白色的絲襪,下穿繡著三灰蘭花的青緞尖口便鞋。清水臉兒不施脂粉,更顯得眉清目秀;梳一條漆黑的撒手發(fā)辮不扎辮根。果然了無俗韻,別顯素雅大方。她姍姍出場,臺下觀眾不禁為她的幽然氣韻、端凝神態(tài)鼓起掌來。聽眾互相私語:“這就是新從北京來的庚姑娘!”待伴奏樂起,鼓板擊罷,她先向觀眾從容致意,說幾句客套話后,一句“丑末寅初、日轉(zhuǎn)扶?!闭媸锹曧嵦鹈栏呖?、陡然直上、勢可裂帛。其聲音頗具美、率、圓、俏的優(yōu)長,盡管是效法男聲唱法,卻讓人聽來胸懷舒展。她把這段沒有故事情節(jié)、描述四更五鼓時分抒寫古代漁樵耕讀晨興勞作的小唱段勾畫得聲色俱美。庚姑娘唱得恰到好處,其中多制的疊句和打破七字句、十字句的上下句頭,以掏、閃、頓、挫的唱功臻于佳境,加之繁音促節(jié),聲音又高又亮,偶發(fā)立音剛勁峭拔,益發(fā)美不勝收。第二段接唱《南陽關(guān)》唱至“……白龍戰(zhàn)馬”一句,忽作一波三折之勢,余音裊裊,騰挪有術(shù),很見功力。在上板前仿效京劇反西皮唱法:“一更一點床上躺,鼓打二更夢黃粱?!币ё中星簧畹镁蝽嵨?,觀眾深為嘆服。第一場演出完了已是爭傳遐邇了,庚姑娘作為第一代女藝人演唱大鼓轟動了京津曲壇。她出色的演唱被人們贊為“女寶全”,堪與鼓王分庭抗禮。

此時劉寶全正在“西燕樂”攢底演出,由于庚姑娘在“東燕樂”登臺轟動津沽,導致劉先生的演出上座欠佳,業(yè)務(wù)上吃緊。劉先生念在與鐘壽舊誼甚厚,恐相峙下去傷及友情,再說自己來津已年余,也當“養(yǎng)萬兒”(即養(yǎng)精蓄銳保持聲名),便向場方告假回京。誰知這一走竟使“西燕樂”業(yè)務(wù)大跌,園主張景山便設(shè)以“抬庚姑娘的萬兒”的主意,找侯二協(xié)商請庚姑娘趕場。侯二懼怕張景山,只好委曲求全,商定“西燕樂”散場推遲,“東燕樂”開演時間提前,讓庚姑娘唱雙場,為爭取時間給車夫增加車費。庚姑娘同意趕場,不料趕場觀眾也隨之,許多顧曲者聽完“東燕樂”,乘車又趕往南市接著聽。庚姑娘日趕兩場,均告爆滿,津沽各報均以“喜見曲壇一枝春”為題記載了此事,影響深遠。庚姑娘作為首位女藝人演唱大鼓起了積極的帶頭作用,不到兩年,女藝人輩出,曲壇繁盛起來。

后來庚姑娘紅遍京津,又赴上海、南京等地演出聲名大振,享譽曲壇。幾年后她與天津富商卞黻卿結(jié)婚,生育一兒一女。后來卞病故,年僅27歲的庚姑娘寡居,后返回北京娘家,教授弟妹鼓藝。可惜她正是大好年華就息影舞臺了。庚姑娘新聲獨步傾倒三津,不僅成為曲壇上一個突起的異峰,同時奠定了大鼓世家的基礎(chǔ)。庚姑娘晚年在鐘家小院栽花養(yǎng)魚,20世紀50年代,為挖掘傳統(tǒng)藝術(shù),還給北京市曲藝團的韓德福老師錄制時調(diào)小曲和老曲牌唱腔,供后人學習參考。

鐘壽長子鐘貞榮(1895―1965)是庚姑娘的大弟弟,小嵐云的父親。他自幼受父親影響,愛好鼓曲,曾拜當年的名弦?guī)熗貘櫪麨閹煂W彈三弦,青年時只身赴南京,在夫子廟的茶社“坐弦”。1931年,駱玉笙在南京改唱二黃大鼓,鐘貞榮是她的第一位弦?guī)?。鐘先生多才多藝,不僅熟悉北方鼓曲,還精通京戲,這就為駱玉笙演唱二黃大鼓起到了烘云托月的作用。他托腔保調(diào)嚴謹,駱玉笙這樣評價鐘貞榮:“彈得一手好弦……有很出色的手音和底功,能為演員托腔保調(diào),還精通京劇,我演唱的二黃大鼓比一般演員調(diào)門要高,他同樣能與我配合默契?!痹隈樣耋习輲燀n永祿之前的好長一段時間里,鐘貞榮和二弟鐘少亭、四弟鐘德海一起為她伴奏,可以說鐘貞榮是駱玉笙從二黃大鼓改唱京韻大鼓的領(lǐng)路人。在南京夫子廟的茶社凡是沒有自帶弦?guī)煹难輪T他都給伴奏,可見其藝術(shù)不凡。業(yè)內(nèi)人士都說他有長者之風,對其甚為敬重。

鐘德璽后改名少亭,是庚姑娘的二弟。自幼喜歡鼓曲,曾向白曉山學藝。青年時為其二妹伴奏,曾與一魔術(shù)演員結(jié)婚遠走南洋,回來后又為三妹操琴,經(jīng)常遠赴南京、上海、九江、濟南等地演出。與四弟德海一同拜鼓王劉寶全為師,為劉伴奏四胡與琵琶,再度深造。在40年代曾與大哥、四弟一同為侄女小嵐云伴奏,一家四口唱彈俱佳,成為當時曲壇佳話,造就了年輕的小嵐云,爭得“平韻鼓王”之冠。新中國成立后與四弟同入中央廣播說唱團,與白鳳巖、孫書筠合作多年。兄弟二人的藝術(shù)風范深深影響孫書筠,孫書筠曾說:“少亭二哥這把弦兒把我的唱都帶好聽了?!辩娚偻な且晃缓吞@可親的長者,得到了業(yè)界的尊重,他一輩子與世無爭,認真作藝,非常敬業(yè)。

庚姑娘的二妹鐘蘭亭(約1900―1929),人稱鐘姑娘,在鐘家排行第四,是名弦?guī)熡诘洛拥母咦?,與天津的老將林紅玉是師姐妹,她從藝后在一次堂會上得遇良小樓演唱《大西廂》聽完后覺得比自己唱得好,自愧不如,立志深造,延師白曉山,并與師兄白鳳巖相商,許以重酬,終得成就藝業(yè)大進??膳c大姐不分軒輊,難分高低。離京后久在上海、南京演出,年幼的駱玉笙在上海大世界游藝場就聽過鐘二姑娘的演唱,留下了深刻印象。世人稱鐘姑娘為“鐘家奇秀”,她24歲結(jié)婚嫁給南京李某后仍未輟演。后來因身體孱弱時演時歇。曾經(jīng)一度來天津獻藝,與黑姑娘、白姑娘交好,互相切磋,藝業(yè)顯增,可惜年僅29歲于上海病故。

鐘壽的三兒子鐘德慶又名貞鳴也是白曉山的門徒,他彈三弦手風絕好,較大哥、二哥功力更佳。出師后為二姐和妹妹伴奏,曾去上海、南京等地演出,還教導四弟學藝,要求嚴厲,是一位良才,可惜偶染肺病,回京調(diào)養(yǎng)醫(yī)治無效不幸夭亡。

庚姑娘的三妹名叫鐘靈英,藝名鐘三姑娘。自幼在北京家中得大姐傳授,12歲時拜師白曉山學唱京韻大鼓,師兄白鳳巖素悉天賦,不時傳授技藝。一年后就去上海與二姐同臺演出。后來二姐出嫁,為解母親在生計上的憂慮,她挺身而出,北上濟南在“大觀園”攢底,繼續(xù)歷演于上海、九江、南京等地。1935年來天津在勸業(yè)場“天會軒”“天外天”游藝場演唱,還在北馬路的“天晴”與“義順”茶樓趕場。1937年應(yīng)邀在南市“燕樂升平”演出,結(jié)識文人張鶴琴后結(jié)婚。張鶴琴是天津一位戲曲作家,解放后曾任天津市文史館員?;楹蠓驄D二人為曲藝事業(yè)志同道合地工作。1957年天津市舉辦首屆曲藝會演時,鐘三姑娘參加了老藝人專場演出,演唱傳統(tǒng)曲目《別母亂箭》,神采不減當年。1960年她在天津市河西區(qū)曲藝學員隊任教,張鶴琴協(xié)助備課編寫教材,為鼓曲藝術(shù)事業(yè)作了不少貢獻。鐘家三姐妹堪稱鼓壇女杰,為弟、妹及后輩傳授技藝作出了表率。

鐘家姐弟7人中最小的是鐘德海(1915―1991),又名貞亮,受家庭父兄和姐姐等人的影響與熏陶,自幼就聽會了許多唱段和弦子點兒,10歲時就隨三哥德慶學唱京韻大鼓,學習三弦和四胡的演奏。他學藝刻苦,要求自己練好練成長本事,13歲即為三姐靈英伴奏,17歲時在天津“勸業(yè)場”“小廣寒”等雜耍園子登臺演唱京韻大鼓。后因嗓子“倒倉”棄唱從弦。1933年18歲拜師劉寶全,一邊學唱一邊為鼓王四胡伴奏,直到1942年劉寶全逝世。這10年間在鼓曲演唱和伴奏技巧方面進步最快,收益頗豐,深諳劉派藝術(shù)真諦。他參與了鼓王劉寶全晚年所演唱的《戰(zhàn)岱州》《雙玉聽琴》《懷德別女》等曲目的排演,為日后他獨立創(chuàng)腔和鼓曲音樂革新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同時他廣學博覽,除了精于四胡演技,還在劉寶全指導下掌握了三弦、琵琶的演奏技巧,學會了馬頭調(diào)、單弦等曲種的演唱和伴奏方法,成為才華橫溢、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在此期間,他還曾為金萬昌伴奏過梅花大鼓。1932年他應(yīng)邀赴南京、江西等地,為剛改唱京韻大鼓的駱玉笙伴奏,并向她傳授了《古城會》《草船借箭》《寧武關(guān)》《刺湯勤》等多段劉派曲目,為后來“駱派”京韻大鼓的形成打下了一定基礎(chǔ)。

1942年鐘德海開始輔導侄女小嵐云,并為她伴奏,向侄女傳授《大西廂》《單刀會》《戰(zhàn)岱州》《游武廟》《懷德別女》等劉派代表曲目,并從表演上教身段,從而為小嵐云日后成為劉門驕子、女中翹楚奠定了基礎(chǔ),他還先后教授喬鳳樓、楊曼華、小映霞以及二侄女鐘舜華等劉派京韻大鼓的演唱技巧,為傳播劉派藝術(shù)和推動劉派藝術(shù)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

作為京韻大鼓的著名琴師,鐘德海的突出成就是在新中國成立后。1952年他從朝鮮戰(zhàn)場慰問回國以后,參加了孫書筠在天津組建的群聲曲藝社,為孫老師伴奏。次年一同參加了中央廣播說唱團擔任京韻大鼓的伴奏,輔助孫書筠排演了許多現(xiàn)代曲目。他積極參與了白鳳巖對京韻和梅花大鼓的音樂改革工作,由他主弦制曲的京韻大鼓《羅盛教》在1958年全國曲藝匯演中榮獲優(yōu)秀伴奏獎,他參加伴奏的大量京韻、梅花、馬頭調(diào)等鼓曲節(jié)目,現(xiàn)多成為中央廣播電臺珍貴資料。他的伴奏風格清新俏麗,重烘托、不擾唱,與演員和其他伴奏員配合默契。他藝德人品上乘,口碑極佳,還先后培養(yǎng)了一批青年專業(yè)和業(yè)余弦?guī)?,在曲藝教學方面成績顯著。

小嵐云(1923―1992)是鐘貞榮長女,鐘家第三代傳人中的非凡人物。她自幼受家庭熏陶,在鼓曲弦板聲中耳濡目染,七八歲時在姑母的指教下就能唱整段的《華容道》。她隨父母在京、津、滬、寧各地輾轉(zhuǎn)作藝,從小就酷愛鼓曲,熟稔曲壇名家深諳此中規(guī)律。她的生長環(huán)境可謂得天獨厚,很快就顯露了良好的資質(zhì)。10歲時父親讓她拜在師爺王鴻利門下,她離家正式接受全面訓練,平時由師爺?shù)呐降苁瘝乖拼鸀槭谡n。12歲始登臺演唱,隨即拜石嵐云為師,取藝名“小嵐云”。她天資聰明,悟性好有基礎(chǔ)又肯用功,4年后石嵐云帶她來到天津東北角的天晴茶樓演出。因石嵐云身體不適輟演,14歲的小嵐云代師登臺,引起了曲藝之鄉(xiāng)天津游藝界和曲迷的注意,有“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評論。1938年年底天津游藝界祁化民組建了天祥商場的大觀園雜耍場,不惜重金約小嵐云出演前中場,名聲大振,眾說“挑簾紅”,這年她15歲。

小嵐云有一條響遏行云的好嗓子,嗓音高亢宏亮,遒勁有力,寬厚剛健,高低舒展自如,歌唱起來氣勢充沛、韻味悠長。在大觀園演出不久,她與王鴻利的師徒合同期滿,父母從南京趕來天津與王老先生商談結(jié)束了師門的艱苦學徒生活?;氐奖本┘抑行乖朴筛赣H和叔叔修正略顯老氣的腔調(diào)和唱法,傳授給她劉寶全晚年所創(chuàng)制的新穎優(yōu)美的唱腔。因為她嗓音條件好,學劉更順利,她一唱即成,唱劉派頗有神似之處。當年宗劉的演員強手如林,而小嵐云幼承家學熏陶有年,在從師學藝間又受到嚴酷的訓練,無論在發(fā)聲、吐字、行腔、歸韻和鼓板技巧各方面都有扎實的基本功,20歲時就馳名京津,先后與劉寶全、白云鵬、駱玉笙、侯月秋、桑紅林等同臺獻藝毫不遜色。

1939年至1941年間她在天津演出,每天晚上演出之后都要到劉寶全來天津寓居的“中和?!甭灭^向劉先生學藝,請鼓王對她的演唱一一指點,得到了劉先生的真?zhèn)?。小嵐云生性好強,從小就懂得用心,這也是鐘家的優(yōu)良家風。每當師父或其他演員登場演唱,她必在側(cè)幕內(nèi)聽看,虛心學習別人的長處,然后私下用功,以長補短。得到鼓王的親自教誨,她的演技提高得更快,藝業(yè)精進。自從在“天晴”登臺后,小梨園、天祥市場等園子也紛紛來約,包銀由數(shù)十元增加到數(shù)百元,演出場次也漸移到后場,頗受天津觀眾的歡迎。

20世紀40年代初,應(yīng)北京“新羅天”之約,小嵐云到京唱大軸,由她父親彈琵琶、二叔彈三弦、四叔拉四胡,這強大的伴奏陣容輔正小嵐云純正劉派的演唱,如同眾星捧月,成為當時一處盛景。

1942年夏天,天津新中央戲院改演雜耍,到初秋小嵐云受邀接替白云鵬攢底,隨即她又應(yīng)南市燕樂戲院之聘挑大梁,包銀升到1200元。這期間她演唱的曲目除劉派曲目之外,還演唱了白派、少白派的《七星燈》《紅梅閣》《借東風》《探晴雯》《取四郡》《觀榜別女》《金定罵城》等曲目,對劉派藝術(shù)有了一些突破。

在演唱京韻大鼓的同時,她還努力學習京劇老生唱腔,請來京劇教師李紹莊說戲教唱。她學習了老生戲《四郎探母》《法門寺》《武家坡》等劇目。她反串正工須生扮相清俊、臺風瀟灑、做派自如、唱功規(guī)矩、韻味醇厚。這為她演唱京韻大鼓增加了豐富養(yǎng)分。當年有評論講“小嵐云若下海改唱京劇,成就當不讓冬皇孟小冬”。從藝不久的小嵐云以良好天賦與純熟技藝迅速征服了京津曲藝觀眾,聲譽扶搖直上,成為劉派京韻大鼓傳人中的佼佼者。

當年單弦謝派藝術(shù)的創(chuàng)始人、相聲名家謝芮芝祝愿她日后必將攀高鼓曲的峻嶺奇峰,為她賜名叫鐘俊峰。

40年代小嵐云老師在天津的大觀樓、天會軒、小梨園、大觀園、新中央、燕樂、丹桂、群英等戲院、茶樓登臺演唱,還曾進京演出,在天津電臺、華北廣播協(xié)會等處播唱,并熱心參加各類雜耍大會及募捐、籌資等社會義演活動。到40年代中后期已然后來者居上,名氣與藝術(shù)水平大增,被觀眾認為是與金嗓歌王駱玉笙“衡宇對峙一時瑜亮人物”。當時的報界評論中勉勵她“勿驕勿懈認真作藝,鼓界牛耳舍汝其誰!”1941年春天駱玉笙赴京演出,小嵐云代之在小梨園登臺,“于是身手大展,天時、地利、人和并而備之”,為當時略顯消沉的天津曲壇注入“興奮良劑”。評論界言“不但可與金嗓歌后比美,足可力追而越?!庇腥朔Q小嵐云為“平韻鼓王”。群英戲院在廣告上標明“特邀載譽返津露演藝壇杰才平韻鼓王”字樣。在很長時間里,在她名字兩側(cè)寫有“震撼藝壇”“平韻權(quán)威”等字樣。

1946年11月2日,她參加天津軍界義演,榮獲“響遏行云”的錦標,與小彩舞(駱玉笙)、小映霞并列獲獎。

1948年3月她與天津富家周某結(jié)婚,息影舞臺8年撫養(yǎng)子女。新中國成立后,鼓曲藝人深感社會地位極大提高,她熱愛自己的演唱事業(yè),并為之奮斗不息。這段時間她向白鳳巖學習,下了5年功夫?qū)W習新曲目《黃繼光》《桃花莊》等。白先生將教學資料相贈。1953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組建廣播曲藝團,陸續(xù)敦請退隱的曲藝名家重返舞臺。1956年夏天小嵐云二次出山,重操鼓板再展雄風,輕車熟路依然才情馳騁,闊別觀眾8年又增添了幾分成熟。后來廣播曲藝團與天津曲藝團合并,她與駱玉笙分別擔任主演,在每場演出中分別攢底?!拔幕蟾锩敝笏挠苗娍》宓拿?,標榜曲壇,直至晚年依然保持巨大的藝術(shù)魅力,表現(xiàn)出爐火純青的境界。1983年她已年屆花甲,演唱《戰(zhàn)長沙》《游武廟》《大西廂》和張劍平創(chuàng)作的新曲目《逼上梁山》等作品時還是出現(xiàn)了上揚的高腔和明亮的色彩,加大了音差變化,以有力的跺字句增唱,使旋律多變、節(jié)奏鮮明有力,極大加強了音樂性和歌唱性,改變了說唱各半的特征,讓人聽來慷慨激昂頓生激情。在濃郁的劉派風格中顯現(xiàn)了小嵐云獨特的氣質(zhì)和亮點,在劉派眾多傳人中獨樹一幟。

猜你喜歡
京韻大鼓姑娘天津
如果天津有“畫”說
秋姑娘的信
藝術(shù)管理視域下京韻大鼓的傳承發(fā)展探析
當代音樂(2020年5期)2020-05-18 09:09:50
京韻大鼓藝術(shù)鉤沉
當代音樂(2020年3期)2020-03-25 08:16:13
天津卷
學生天地(2019年30期)2019-08-25 08:53:22
《天津之眼》
談?wù)勄嚧蠊念愶L格創(chuàng)作的歌曲
泥姑娘
胖姑娘看過來
天津
汽車與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6
庆安县| 莆田市| 万荣县| 孟村| 西青区| 民和| 香格里拉县| 馆陶县| 双桥区| 呼玛县| 三门峡市| 正阳县| 托里县| 长海县| 台州市| 阳西县| 永昌县| 吴堡县| 永宁县| 玉屏| 麻江县| 思茅市| 闽侯县| 黄骅市| 石楼县| 高陵县| 若尔盖县| 临高县| 邓州市| 澜沧| 福建省| 册亨县| 朔州市| 广饶县| 富川| 依兰县| 江达县| 亚东县| 精河县| 乌苏市|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