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樹山
臺灣學者黃克武先生所編《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嚴復卷》卷首有黃著“代導言”一篇,名為《開啟民智、會通中西——嚴復與清末民初的歷史變局》,文中有言:
《天演論》出版之后,立刻轟動,成為人們喜愛閱讀甚至背誦的一個經典。例如魯迅(1881—1936)和好友許壽裳(1883—1948)就常一邊吃花生米,一邊比賽背誦《天演論》,魯迅還給嚴復起了個綽號叫“不佞”。
魯迅給嚴復起綽號“不佞”,這令我很不解。我讀魯迅的文章,曾見魯迅以此自稱,似乎是自謙之意,何以將此送人做綽號?
又讀梁啟超《亡友夏穗卿先生》,對“不佞”有明確的解釋:
我們有一天閑談,談到這“佞”字,古人自謙便稱“不佞”,《論語》又說“仁而不佞”,又說“非敢為佞也,疾固也”。不佞有什么可惜又有什么可謙呢?因記起某部書的訓詁:“佞,才也。”知道不佞即不才,仁而不佞即仁而無才,非敢為佞即不敢自命有才。
既然“不佞”乃自謙之稱,送人做綽號,似乎于理不通。
于是,尋此說之源頭,讀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有記如下:
嚴復譯《天演論》,自稱達旨……他又譯穆勒的《名學》、亞丹斯密的《原富》、斯賓塞的《群學肄言》、甄克思的《社會通詮》,較為進步??傊组_風氣,有篳路藍縷之功。魯迅時常稱道他的“一名之立,旬月踟躕,我罪我知,是存明哲”,給他一個輕松的綽號,叫作“不佞”。魯迅對人,多喜歡給予綽號,總是很有趣的。
看來,魯迅確實給嚴復起過“不佞”的綽號。但這個綽號實在談不上有趣,以個人自謙之稱送人做綽號,大約含有幽默和諧謔之意,朋友間私下閑談,或可有之,但言人“不才”,似非敬語。
許文其后又云:
后來,我們讀到章太炎先生的《〈社會通詮〉商兌》有云:“就實論之,嚴氏固略知小學,而于周秦、兩漢、唐宋儒先之文史,能得其句讀矣。然相其文質,于聲音節(jié)奏之間,猶未離于帖括。申夭之態(tài),回復之詞,載飛載鳴,情狀可見,蓋俯仰于桐城之道左,而未趨其庭廡者也……”
從此魯迅對于嚴氏,不再稱“不佞”,而改稱“載飛載鳴”了。
“商兌”猶今之“商榷”,太炎先生以上之言乃是對嚴復譯文文筆的批評。太炎先生對當世之文人學士多以白眼視之,嚴復自然也不在話下。他直言嚴復中國古文化的功底太差,“略知小學”,對“周秦、兩漢、唐宋儒先之文史”不過能斷句,勉強閱讀而已。相其文章之質,其聲音節(jié)奏,沒離應試八股的老套子。他的文章還在桐城古文的道邊徘徊,連庭院都沒進去,更談不上登堂入室了。所謂“載飛載鳴,情狀可見”,鳥一邊飛一邊不停地叫,猶言“嘩眾取寵,窮相畢現(xiàn)”也。太炎先生是魯迅和許壽裳的老師,大約對老師的話十分推許,魯迅從此不再稱嚴復為“不佞”,而改稱“載飛載鳴”了。
太炎先生之語,對嚴復毋乃太苛乎?
嚴復長太炎十五歲,因其早年受西方現(xiàn)代教育,又有留學英國的經歷,盡管上的是船政學堂,學的是艦艇駕駛,但在晚清末年,被稱為“西學第一人”,因翻譯赫胥黎的《天演論》而蜚聲海內。后來他又翻譯多部西方思想家的著作,把西方現(xiàn)代思想引進古老而封閉的中國。太炎先生對嚴復的態(tài)度始終是矛盾的,除了前引對嚴復的文筆予以輕蔑地苛評和嘲諷外,其在1911年發(fā)表于南洋《光華日報》一篇文章中,對嚴復更是不指名地詬罵——
少游學于歐洲,見其車馬宮室衣裳之好甚于漢土,遂至鄙夷宗邦,等視戎夏。粗通小學,能譯歐西先哲之書……其理雖至淺薄,務為華妙之辭以欺人,近且倡言功利,嘩世取寵,徒說者信之,號為博通中外之大儒。
此語口氣,頗近當代“愛國憤青”。所謂“鄙夷宗邦,等視戎夏”,猶言“數(shù)典忘祖的賣國賊”。太炎先生有極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結,自小接受所謂的“夷夏之辨”,不過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在當年“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的排滿革命中有過積極的意義。但如果因此而堅拒各民族間思想文化的溝通,反對中國融入現(xiàn)代世界,固閉自大,對名之為“夷”的西方國家,連“等視”也不許,我等后生小子,則不知其可也!
十年前,即1900年,太炎先生對嚴復充滿崇拜之情,他在當年三月十五日有一封寫給夏曾佑的信,有語云:
鄙人乞食海上,時作清談,苦無大匠為施繩削,又陵適至,乃出拙著二種示之(按,指《訄書》、《儒術真論》),必當有所糾正,亦庶幾嵇康之遇孫登也。近日樹一宗旨,以為交友之道,宜遠交近攻……又陵既至,宜信斯語不誣。
太炎先生彼時,尚視嚴復為“大匠”,是可以遠交的朋友,能夠對他的大著有所“繩削”和雅正,把自己比做晉時的嵇康,而嚴復則是亦師亦友的孫登。這對于睥睨天下、目無余子的章太炎來說,實在少有。三日后,即三月十八日,嚴復復信,對太炎先生大加贊賞,云:“前承賜讀《訄書》及《儒術真論》,尚未卒業(yè),昨復得古詩五章,陳義奧美……此詣獨非一輩時賢所及,即求之古人,晉、宋以下,可多得耶?”
以下則云,這次到上海來,見了很多學人文士,“則舍先生吾誰與歸乎?有是老仆之首俯至地也”,表達了對太炎先生的推重,許之為可與古代先賢比肩,甚至有類于五體投地的重言。這里或可有文人間的應酬和客氣,但也不能說沒有一點真誠。
太炎先生其后的一些思想言論,頗受嚴復所引進的優(yōu)勝劣汰的進化論的影響,這些思想資源在傳統(tǒng)的中國思想武庫里很難覓到。后來罕見嚴、章二氏的交往和學問切磋的資料,我們所讀到的則是太炎先生對嚴復的攻擊和譏諷了。客觀地說,這些攻擊和譏諷并不能使我們心服。
而無論魯迅背后稱嚴復什么,他對嚴復還是很推重和贊許的。1918年,魯迅發(fā)表于《新青年》上的《隨感錄·二十五》引嚴復的議論后云:“一面又佩服嚴又陵究竟是‘做過赫胥黎《天演論》的,的確與眾不同;是一個十九世紀末年中國感覺銳敏的人?!?/p>
至于嚴復的譯筆如何,魯迅和許壽裳(當年或不止此二人)皆能成誦,許引二人背誦《天演論》首段云:
赫胥黎獨處一室之中,在英倫之南,背山而面野。檻外諸境,歷歷如在幾下。乃懸想二千年前,當羅馬大將愷撒未到時,此間有何景致?計唯有天造草昧,人功未施,其籍征人境者,不過幾處荒墳,散見坡陀起伏間;而灌木叢林,蒙茸山麓,未經刪治如今日者,則無疑也。
嚴復或許不是直譯或硬譯,但如此文章,怕是今日在網絡上顧盼自雄的掘金寫手也少有人能做得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