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
摘 要:《一個女人的史詩》是嚴歌苓一貫風格的一次轉(zhuǎn)折,她在個人敘事與歷史敘事中進行了新的嘗試,并通過分析文本敘事視角的內(nèi)在沖突,透視這種新嘗試背后的精神意義。同時這部新作也體現(xiàn)了她隱蔽的女性主義,以此來引導人們重點關(guān)注女性,且為廣大女性給予啟發(fā)。
關(guān)鍵詞:嚴歌苓;女性主義;《一個女人的史詩》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0-0-02
嚴歌苓是一位有名的旅美作家,其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當中塑造出了一大批個性鮮明的女性形象,她曾說道:“我只覺得女人比男人有寫頭,因為她們更無定數(shù),更直覺,更性情化”。而當記者訪問嚴歌苓對女性的具體看法時,她表明“事實上,波伏娃對我們有極大的誤導。女性極為陰柔,并處于防守的位置。因此,我作品當中的女權(quán)主義隱藏的較深,同時我也不喜歡美國這個國家當中的女權(quán)主義[1]?!彼?,她在自己的作品當中注重對弱勢群體的頑強予以闡述,同時也不會較為專注地去體現(xiàn)強者所具備的優(yōu)勢。她覺得,無論是女性還是男性,不用運用對方所處的對立面來對自己所具備的主體特征予以定義,只需結(jié)合實際生活自然的對身份特征予以呈現(xiàn)。從中可以看出她在女性寫作立場方面的堅持,即盡管從來沒有放棄對女性命運的追問和探索,但她從來不會將女性當成是“第二性”。其次,嚴歌苓還對女性的心靈和身體以及內(nèi)心世界當中的沖突和欲望予以了重新觀照與構(gòu)建,通過敞開的包容心對大世界的精神和生存處境予以了書寫,當然其中也包含了女性。同時,她還指出“女性所具備的以守為攻、陰柔以及接納等特點,并不能夠體現(xiàn)出她們較為被動,在我國太極運動當中,收斂與退讓均是一種進攻方式,所有向后的動作與手勢均是為了更好額向前,所以退并不代表被動。我們中華人民所了解的太極辯證法,指的是陰陽互存互動的關(guān)系,不存在第二性的說法。”所以,嚴歌苓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小說世界當中,蘊含在文本背后的闡述中心就主要集中在身份認同、價值沖突以及兩性之間既沖突又和諧等相關(guān)文化脈絡當中的性別關(guān)系上。
一、女性主義的彰顯
《一個女人的史詩》是著名女作家嚴歌苓創(chuàng)作的一部長篇小說,該小說從少女田蘇菲跟著同學參加革命拉開序幕,重點描寫了田蘇菲幾十年執(zhí)著的愛情觀念和人生。在田蘇菲與都漢、歐陽萸的關(guān)系中充分彰顯了她的性別意識和反抗精神。年紀輕輕就當上旅長的都漢,個性穩(wěn)重,成熟有魅力,且官運亨通。他喜歡上蘇菲時,蘇菲只是一個小小的文工團演員。在別人眼中,“小蘇菲被他看上是無比光榮的”。但是,都漢具有大男子主義,他并未將蘇菲視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認為自己具有豐富的社會閱歷和較高的社會地位,妄圖支配和操控蘇菲。他十分寵愛著蘇菲,但是無意之間還是表露出主人的姿態(tài)。他往往“將蘇菲視為他棋牌上的一顆棋子,向讓她往哪走就往哪走。”他從未考慮過蘇菲對他的愛。為了能夠真正得到蘇菲,他甚至安排鄒三農(nóng)去討好蘇菲的媽媽,獲得蘇菲媽媽的支持。但是蘇菲卻拒絕了他,堅決不依靠男人。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和幸福,蘇菲趁都漢不在的時候主動出擊,同歐陽萸暗結(jié)珠胎。她這一系列個人獨立的意識、追求女性尊嚴等均彰顯了女性主義。在她與歐陽萸關(guān)系中,她處于主動地位。歐陽萸見到溫柔賢惠、大方磊落的蘇菲甘愿將自己限定在被動地位,他只想著立刻出走。但是敢于“造旅長反”、把握自己命運、主動追求幸福的蘇菲并未給歐陽萸這個“除了光鮮亮麗外表,哪里都是窩囊廢”的美男子逃跑的機會。她用執(zhí)拗的秉性擺脫了世俗壓迫和政治強權(quán)的圍剿,這一種“女追男”的逆向情感模式恰好彰顯了女性主義,隱藏在男權(quán)主義下。
二、女性主義的局限
嚴歌苓嘗試著發(fā)出女性聲音,卻使得女性始終以男性為中心去圍繞。過于強調(diào)“雌性”,從而表現(xiàn)出了女性主義局限性[2]。在《一個女人的史詩》中,首先田蘇菲開始試圖著逃離都漢這個父親般的男人,但是故事的最后,這個男人卻成為了她家的救命恩人。三年嚴重自然災害期間,都漢給她寄來了最稀缺的食物;歐陽雪發(fā)生意外時,都漢將其送到軍隊,從而逃過了下鄉(xiāng)的命運;她家庭困難時,都漢及時伸出了援手,給她借了大筆的錢;在生命即將逝去時,他依然命令部隊去觀看蘇菲的表演。另外,他還是蘇菲自我欣賞的精神支柱。從側(cè)面分析,這些無疑是消除了田蘇菲女性權(quán)威。其次,女追男的情感后,婚姻生活中卻轉(zhuǎn)變成了男權(quán)評價模式,女性主體地位被逐漸客體化,進而遮蓋了女性情感上的主體地位。無論是他們倆的戀愛或是婚姻中,我們都能夠切身感受到蘇菲小心翼翼地呵護和經(jīng)營著愛情,十分無奈。歐陽萸從小生長在書香門第,蘇菲則是平民家庭,兩人之間門戶不對稱、文化差異使得蘇菲感到無比自卑。她對丈夫的崇拜和敬仰之情溢于言表,“愛他風度、才華、相貌,崇拜他學問淵博,欣賞他憤世嫉俗。”婚后,蘇菲不安全感十分強烈,這恰好是從屬于男性潛意識的表現(xiàn)。在難以忍受時,她妄想以尖酸刻薄的語言來刺激丈夫,但是每次都失敗。表面上,兩人處于平等地位,蘇菲扮演著主動角色,但是事實上在兩性關(guān)系中她處于從屬、被動的地位。同時,小說最后,也以女性主義終于找到了自己喜愛的男性的凝視為結(jié)局,但是卻沒有擺脫把女性置于男性話語權(quán)中的幸福衡量系統(tǒng)。
三、女性價值的追求與實現(xiàn)
《一個女人的史詩》備受追捧的原因在于該作品中全面地詮釋了女性自我價值追求的意義,重點描寫了女性追求自我價值的過程,彰顯了那個時代背景下女性的家庭、愛情及對生活的追求。作品以簡單的敘事方式和宏偉的氣勢表達出了一種精神、一種追求,塑造了女性敢于追求愛情和幸福的無所畏懼的偉大靈魂[3]。在《一個女人的史詩》里,作者嚴歌苓沿襲了她對女性、對女性情感問題的持續(xù)關(guān)注和思考,把一個平凡女性愛恨糾結(jié)的人生置于波瀾壯闊、縱橫捭闔的歷史滄桑下,以漫卷城樓的紅色(代表革命)為背景和基調(diào),寫女人與革命并行的至死無悔的執(zhí)愛,賦予其史詩的品格。其全女性的敘事視角帶來了對傳統(tǒng)史詩的顛覆。作品塑造了這樣一個在愛的征途中左突右沖、不斷掙扎斗爭的悲情英雄,作者也以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正視她筆下女性的情感世界。一個女人的情感史就是她的史詩,而國家的命運很多時候反而是在陪襯她的史詩。在紅色激情年代中,這位女性英雄對政治與男權(quán)話語的消解,也讓該作品有了史詩的情懷。嚴歌苓運用自己較為特別的女性視角,對男性群體控制下女性在價值方面的發(fā)展與追求予以了完美的解讀,同時對傳統(tǒng)的顛覆更為全面的描繪出女主角的成長歷程,與社會現(xiàn)象以及時代背景極其吻合?!兑粋€女人的史詩》當中的女主角在時代的變化下,成為了動蕩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體驗者,盡管女主角不會去關(guān)注政治發(fā)生的變革,可是在實際生活當中,感受著子女與丈夫的瑣事,能夠勇敢地面對與解決困難。該部作品就好比在宏偉的歷史背景當中講述其中的一個小故事,通過不同人物的故事發(fā)展,構(gòu)成了一篇成長的故事。這些不同的故事,讓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時代發(fā)展中的細節(jié),有效地滿足了人們在探索未知世界方面的好奇心,強化了人們對自我意識與價值的理解,體會到了時代進步的發(fā)展動力,也成就了一個時代的改革和進步。也正是這樣,嚴歌苓將女性的情感史提升到女人的“史詩”層面上。實質(zhì)上,嚴歌苓在這部小說里表達了屬于田蘇菲個人獨特的女性價值觀。
四、結(jié)語
在我們看來,嚴歌苓的文學作品最大的魅力不只是其獨有的藝術(shù)感染力,而是她以女性的角度去描寫故事,去賦予主人翁細膩的情感[4]。她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數(shù)都具有堅韌的性格,隱藏的女性主義感動了無數(shù)讀者,并引起了我們的深入思考:女性徹底“走出男權(quán)傳統(tǒng)的藩籬”,是一個漫長、艱辛的過程,但是我們必須堅韌、寬厚?!兑粋€女人的史詩》使得我們明白:在難以走出男權(quán)藩籬,我們還是應堅持自己的女性主義,只有這樣才能實現(xiàn)自我解放,從而自由幸福地生活。
參考文獻:
[1]俞冬梅.真假女性主義——論嚴歌苓作品中的女性書寫[J].世界華文文學論壇,2015(3):66-71.
[2]連雪晨.大時代中的小女人——淺析嚴歌苓《一個女人的史詩》中田蘇菲的形象[J].名作欣賞,2015(29):79-81.
[3]方向真.現(xiàn)代史詩:一種新的“調(diào)性”——論嚴歌苓《一個女人的史詩》[J].中州大學學報,2016,33(2):51-55.
[4]江麗麗.女性生存困境的思考——評嚴歌苓長篇小說《一個女人的史詩》[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4(0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