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銀亮
(宜興 214221)
紫砂陶坯料具有良好的可塑性,藝人也便于在紫砂陶上進行各種各樣的雕刻,形成紫砂陶特有的雕刻裝飾工藝,具有獨特的藝術品味。無論是工筆、白描、寫意等國畫技法,還是草、隸、真、篆諸體,鐘鼎、秦磚、漢瓦、甲骨、竹簡、寫經各種書法源流,都與紫砂陶和諧共處,共譜繁華。現(xiàn)以紫砂“六方井欄壺”為例(見圖1),談談作品的造型及陶刻韻味。
圖1 六方井欄壺
紫砂 “六方井欄壺”因壺似六方形的井欄而得名,方器制作難度大,線面結合巧妙,壺身略扁,更顯大氣端莊。壺鈕為橋形,與蓋面過渡自然。六方曲流使壺體十分大氣,嘴口平整,樸雅有趣,壺把方正有力,骨節(jié)分明,增加壺體的力量之美。六方寓意六六大順,使紫砂“六方井欄壺”的涵義多了幾分美好。而壺器的井欄造型則寓意學識有如人生必備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養(yǎng)性,頤養(yǎng)天年。從整體上看,紫砂“六方井欄壺”的寓意也是壺器值得珍藏的重要原因之一。
陶刻是紫砂壺的一門獨特的裝飾技藝,也是這款紫砂“六方井欄壺”的一大亮點,首先,制作這款紫砂“六方井欄壺”必須考慮的是如何有效地發(fā)揮紫砂材質的特性。各種陶瓷都是依附著民族傳統(tǒng)的表現(xiàn)形式,然后提煉出了自己獨具的風格,充分發(fā)揮莊重、古樸、典雅等特點的。紫砂“六方井欄壺”蓋面陶刻一圈如意紋,典雅而美觀;其次,壺器六面,四面陶刻漢字或圖畫,金石味濃。紫砂“六方井欄壺”裝飾中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突出“刀”刻的作用,它是在模仿古人在碑刻、石刻的基礎上,充分利用犀利的刻刀,將金石碑刻、文人書畫和紫砂壺的創(chuàng)作真正融為一體,求實創(chuàng)新。
用刻刀來創(chuàng)作紫砂壺,能夠表現(xiàn)出更多領域的各類題材。首先,在實際創(chuàng)作中,陶藝人需要根據(jù)不同的審美要求來進一步確定選用何種題材,然后充分發(fā)揮多種刀刻的手法來完成作品的刻繪,比如抑揚頓挫或陰刻、陽刻等等,其中的難度由此可見一斑。其次,在創(chuàng)作中,陶藝人需要把泥色、形式、風格、內容以及使用哪種刀刻手法通通都需要事先考慮清楚。紫砂“六方井欄壺”的陶刻裝飾在原有的傳統(tǒng)中國金石書法的基礎上開創(chuàng)新的精神風貌,但是又保持了紫砂材質原有的古樸特質。在創(chuàng)新手法上,紫砂“六方井欄壺”充分抓住了“泥色”和“刀味”。因此,我們繼承和發(fā)展前人紫砂陶刻技藝的時候,就必須充分利用紫砂豐富的泥色與陶刻的各種用刀技法相映襯,使其達到較高的藝術境界。同時,也要借鑒西方審美觀念來消化與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從而不斷地提高作品的內涵。如此一來,宜興風格多樣的作品創(chuàng)造指日可待。正如這款紫砂“六方井欄壺”,陶刻的成功之處在于抓住了傳統(tǒng)中國書法的氣韻,使金石文化在壺器上得以體現(xiàn)。此壺就是以各種刀法來表達多種藝術形象的,同時運用點、線、面的處理,深與淺的刀法,使作品虛實互輔、剛柔相向。
嚴格地說,陶瓷是一門“火”的藝術,紫砂陶刻也是在火苗中誕生出來的藝術品,運用色彩斑斕、風格多樣、形制各異的紫砂陶刻裝飾壺器,將會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限的情趣[2]。正如這款紫砂 “六方井欄壺”,壺器的陶刻由于有了傳統(tǒng)金石文化的滲入,使壺器的整體造型以及裝飾趨向藝術性,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