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代后期的宦官專權

2018-09-10 06:39張國剛
月讀 2018年9期
關鍵詞:中尉宦官太子

張國剛

我們在讀《資治通鑒》這類史書時會發(fā)現(xiàn),唐代的宦官十分囂張。但是,他們好像又很容易被除掉,像吐突承璀、仇士良、王守澄、楊復恭,曾經(jīng)飛揚跋扈、不可一世,后來卻被輕易地除掉了—退休或者處死。此外,我們知道宦官內(nèi)部會有矛盾,這種矛盾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外朝的斗爭,那么,這種內(nèi)部矛盾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什么規(guī)律可循嗎?

一、從敬宗之死談起

敬宗皇帝昏聵而冥頑,有許多資料可以證明。在他即位之后,就有一些官員冒死諫諍其不上朝、不早朝的怠政行為。宰相牛僧孺主動要求離開朝廷,就是因為敬宗的昏庸不作為;李德裕也上書諫諍,但都是對牛彈琴。

在敬宗即位當年的四月份,就發(fā)生了一起暗殺皇帝的事件。謀殺者都是宮中不正派之人。為首的是卜者蘇玄明、供役于染坊的張韶。

蘇玄明對張韶說:“我給你算了一卦,你當升殿坐,與我共食?!边€說:“如今皇上晝夜擊球、打獵,多不在宮中,大事可圖也?!?/p>

張韶竟然信以為真。于是,他與蘇玄明暗中聯(lián)絡染工無賴百余人,準備起事。蘇玄明負責出主意,張韶等人大概因為是做工出身,人多且有勇力,所以被蘇玄明發(fā)動了起來。

這一天,他們把兵器藏在紫草里,裝到車上,從大明宮東面的銀臺門(北邊就是玄武門)進宮,準備夜間動手。入宮不久,有巡邏者發(fā)現(xiàn)拉紫草的車怎么這么沉重,便上前盤查。張韶一下子慌了,殺死了盤查的人,換上衣裝,倉促動身。他們舉著武器撲向禁庭。敬宗此時正在清思殿擊球,宦者們見狀,驚恐萬分,急忙關閉殿門,跑去告訴皇帝。叛亂分子斬關而入?;实劾仟N而逃,想逃往右神策軍營,有人提醒說右神策軍營太遠,途中恐怕會遇到強盜,不如到左神策軍營。于是皇帝急忙逃到了左神策軍營駐地。

平日里兩軍競技比賽,敬宗總是偏向右神策軍,因為右神策中尉梁守謙有寵于皇帝?,F(xiàn)在敬宗氣喘吁吁地跑到左神策軍營,左神策中尉馬存亮急忙出來迎駕,親自背起皇帝,跑入軍中,并遣大將康藝全率兵入宮討賊;馬存亮又以五百騎迎二太后(太皇太后郭氏、上母太后王氏)到了軍營。

皇宮這邊,張韶升清思殿,坐御榻,與蘇玄明同食,說道:“果然如你所言!”蘇玄明驚曰:“事止此邪!”張韶懼而走。恰好康藝全與右神策軍兵馬使尚國忠引兵至,合擊之,殺張韶、蘇玄明及其黨徒,死者狼藉。散匿在禁苑之中的其余黨徒,也在次日悉數(shù)被擒獲。

時宮門皆閉,皇帝宿于左神策軍,中外不知皇帝所在,人情恇駭。不久,皇帝還宮,宰相率百官到延英門祝賀,來者不過數(shù)十人。起事者所經(jīng)歷諸門,監(jiān)門宦者三十五人依法當死。敬宗下詔并以杖刑罰之,仍不改職任。同時,厚賞了兩軍立功的將士。

從以上的事件中我們可以基本判定,敬宗是一個很不稱職的皇帝。他有三大問題:第一是喜歡游玩,尤其是喜歡擊球、摔跤、掰手腕;二是無節(jié)制的賞賜;三是動輒就虐待身邊的侍從人員,包括宦官。

敬宗被殺的這天,犯了同樣的惡習:“上游戲無度,狎暱群小,善擊球,好手搏,禁軍及諸道爭獻力士,又以錢萬緡付內(nèi)園令召募力士,晝夜不離側(cè)。又好深夜自捕狐貍。性復褊急,力士或恃恩不遜,輒配流、籍沒?;鹿傩∵^,動遭捶撻,皆怨且懼?!边@是司馬光的慣用筆法,在某事發(fā)生之前,要集中談談事情的原委。這里談的原因是:第一,敬宗游戲無度,狎昵群小,身邊有一些不三不四的力士;第二,敬宗性格偏激,這些力士如對皇帝不順從、不恭敬,就會受到嚴重處罰,包括流配、籍沒為奴;第三,敬宗身邊的宦官若有小的過失,也會挨打,他們與力士一樣對敬宗又怨恨又恐懼。

寶歷二年(826)十二月初八,敬宗夜獵還宮,與宦官劉克明、田務澄、許文端及擊球軍將蘇佐明、王嘉憲、石從寬、閻惟直等二十八人飲酒?;噬暇谱眭铬福胧腋?,殿上燭火忽滅,蘇佐明等弒皇帝于室內(nèi)。

皇帝與身邊的服侍人員游玩、喝酒,最后竟被服侍之人殺掉。更重要的是,劉克明等矯稱上旨,命翰林學士路隋起草遺制,“以絳王悟權句當軍國事”。次日,宣遺制,絳王見宰相百官于紫宸殿外廊。可以想見,如果沒有事先的周密準備,一天多時間內(nèi),就換了一個天子,簡直是不可思議!

然而,政變最終夭折了,因為劉克明等低級宦官想要換掉當時內(nèi)侍中的掌權派—“四貴”(唐末,對兩樞密使、兩中尉的稱呼),這談何容易。“克明等恃功,將易置左右,自引支黨顓兵柄?!盿于是,樞密使王守澄、楊承和,中尉魏從簡、梁守謙議定,以禁衛(wèi)兵迎江王涵入宮,發(fā)左右神策、飛龍兵進討賊黨,盡斬之。劉克明赴井,出而斬之。絳王為亂兵所害。

顯然,劉克明等是敬宗為太子時的身邊宦官b。而樞密使王守澄等人則是體制內(nèi)先皇時期留下的宦官。當時,擔任樞密使和中尉,須有一定的資歷,太子身邊的小宦官一般不會有機會升任到如此高的職位。換掉皇帝,是利用其貼身近侍的位置,容易得手,也容易封鎖消息。但是,要換掉執(zhí)掌軍政大權的權閹,就不容易了。

敬宗之死告訴我們,太子的貼身宦官成為戕害皇帝的人;先帝時期的權閹成為決定皇帝人選的人。

二、兩股宦官勢力

關于東宮宦官與先帝時期權閹發(fā)生沖突的事件,我們還可以舉出如下例子。

順宗即位,他身邊的宦官是李忠言,王叔文等人正是通過李忠言而獲得皇帝旨意的。俱文珍等謀奪王叔文的權力,奏立太子,就是剝奪李忠言在皇帝身邊代言的權力。

“俱文珍,貞元末宦官,后從義父姓,曰劉貞亮?!樧诩次?,風疾不能視朝政,而宦官李忠言與牛美人侍病。美人受旨于帝,復宣之于忠言;忠言授之王叔文。叔文與朝士柳宗元、劉禹錫、韓曄等圖議,然后下中書,俾韋執(zhí)誼施行,故王之權振天下?!痹谶@個權力運作系統(tǒng)中,俱文珍等完全靠邊站了?!笆逦挠麏Z宦者兵權,每忠言宣命,內(nèi)臣無敢言者,唯貞亮(即俱文珍)建議與之爭?!崩钪已裕ū澈笫峭跏逦模┡c俱文珍的沖突,就是新老宦官的沖突。俱文珍“知其朋徒熾,慮隳朝政,乃與中官劉光琦、薛文珍、尚衍、解玉等謀,奏請立廣陵王為皇太子,勾當軍國大事”a。即通過擁立新太子來剝奪李忠言、王叔文一派的權力。

再看憲宗時期的例子。吐突承璀是憲宗在東宮時的宦官,元和時期權力最大?!巴峦怀需滓孕↑S門直東宮,性敏慧,有才干。憲宗即位,授內(nèi)常侍,知內(nèi)省事,左監(jiān)門將軍。俄授左軍中尉、功德使?!眀元和朝平定藩鎮(zhèn)的戰(zhàn)爭,憲宗最信任的軍事統(tǒng)帥就是吐突承璀。不管朝臣如何交章論奏,憲宗賦予其軍權之意不改;即使后來吐突承璀的部下發(fā)生了貪腐不軌之事,皇帝被迫將其貶到地方任職,依然恩顧不衰。李絳反對吐突承璀,元和八年(813),“欲召承璀還,乃罷絳相位。承璀還,復為神策中尉”。

憲宗在東宮時還有一個宦官是仇士良,“順宗時得侍東宮。憲宗嗣位,再遷內(nèi)給事,出監(jiān)平盧、鳳翔等軍”c。有一次出使時,仇士良與御史在驛站住宿問題上發(fā)生了沖突,憲宗堅定地偏袒仇士良。但是,對于擁立自己有功的宦官,憲宗則是“終身無所寵假”a。憲宗對于誰是自己人,誰不是自己人,分得很清楚。元和時期,正因為憲宗從東宮帶來的宦官掌控著朝廷大權,加上憲宗本人尚能掌控大局,才有了“元和中興”的事業(yè)。

然而,在立太子問題上,吐突承璀與憲宗意見不一致。吐突承璀要立澧王寬,憲宗堅持立遂王宥,即穆宗。穆宗即位,吐突承璀因此而被加罪誅殺。b而王守澄等人是支持立穆宗的,因而掌權。

三、事情發(fā)生了變化

穆宗因服用丹藥而駕崩,敬宗以太子身份繼位,卻被自己身邊的貼身宦官所殺。敬宗之后的皇位繼承之事在悄然發(fā)生變化,即太子東宮宦官被排除在外。為什么呢?因為文、武、宣、懿、僖諸帝的即位,都不是先帝的意志,而是從王宅迎立的王子。這些臨時找來的嗣君,身邊沒有可以利用的宦官勢力。文宗就是這樣被擁立的。

如果說文宗之立,尚屬事起倉促,并非宦官預謀,那么武宗、宣宗、懿宗、僖宗的登基,無一不是宦官刻意排除既定接班人的結果。

文宗的兩個兒子都不得天壽而終,繼嗣人選有皇弟安王溶,但宰相李玨等反對;開成四年(839)十月十八日,乃立敬宗少子陳王成美為太子。

轉(zhuǎn)年正月初二,又詔立潁王瀍為皇太弟,應軍國事權令句當。而且說太子成美年尚沖幼,未漸師資,可復封陳王。

這份詔書是宦官矯詔而發(fā),“時上疾甚,命知樞密劉弘逸、薛季稜引楊嗣復、李玨至禁中,欲奉太子監(jiān)國。中尉仇士良、魚弘志以太子之立,功不在己,乃言太子幼,且有疾,更議所立”。宰相李玨說:“太子位已定,豈得中變!”這樣的話,在德宗駕崩的時候也有人說過,當時就震懾住了宦官,故順宗得以順利繼位。可是,現(xiàn)在情況不同了,在帝位繼承這件事上,完全由宦官說了算。仇士良、魚弘志遂矯詔立瀍為皇太弟?!笆侨?,士良、弘志將兵詣十六宅,迎潁王至少陽院,百官謁見于思賢殿。瀍沈(同“沉”)毅有斷,喜慍不形于色。與安王溶皆素為上所厚,異于諸王。辛巳,上崩于太和殿。以楊嗣復攝冢宰。癸未,仇士良說太弟賜楊賢妃、安王溶、陳王成美死?!盿

由此可見,權閹最在乎的是太子(嗣君)是否為自己擁立。這種情況下即位的武宗,與文宗一樣,都沒有自己的宦官系統(tǒng)。因而,體制內(nèi)的宦官成功地控制住了挑戰(zhàn)者。

再看唐武宗的情況。武宗至少有五個兒子,都不曾被立為太子。在武宗病危時,“諸宦官密于禁中定策”。然后下詔稱:“皇子沖幼,須選賢德,光王怡可立為皇太叔,更名忱,應軍國政事令權句當?!?/p>

這里的“諸宦官密于禁中定策”,把什么都講清楚了。宣宗即位后,沒有自己寵信的宦官。

宣宗末年,他屬意的夔王滋不得立,因為左軍中尉王宗實不同意。王宗實擁立懿宗繼位。

值得提出的問題是,武宗、宣宗為什么不早立太子呢?很有可能是宦官故意阻撓其事。如果立了太子,就需要有東宮的配置,包括宦官的配置。這樣,太子即位之后,會再度威脅到現(xiàn)有宦官的權力體制。

懿宗在咸通十四年(873)駕崩,同樣未立太子。懿宗有八個兒子,僖宗排行第五,宦官舍長立幼,僖宗的擁立也是宦官們的

主意。

再看僖宗的情況。文德元年(888)三月初五,僖宗病危?;实芗醣#L而賢,群臣屬望。但是,十軍觀軍容使楊復恭對此不顧,而立懿宗第七子壽王杰為皇太弟,李杰(后改名李曄)繼位,是為昭宗。楊復恭因此執(zhí)掌大權。

四、宦官與昭宗之廢黜

昭宗之立,是宦官的主意,已如上述。其后,昭宗對楊復恭的專權跋扈頗為不滿,剝奪了其軍權,迫使其退休,這主要是利用了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等的外力作用。楊復恭憤然說,哪有門生天子廢黜定策國老的!a藩鎮(zhèn)的介入,說明這個時候宦官在中央權力體系中的位置發(fā)生了很大變化。

昭宗是一個很想有作為的皇帝,這一點要超過懿宗和僖宗。昭宗是立了太子的,但他卻被兩軍中尉廢黜,被迫禪位給太子?;鹿俚臋嗔Χ溉粡姾菲饋?,不再遵行此前的權力規(guī)則了。

這又是什么緣故呢?

昭宗本來就很憎恨宦官,宰相崔胤與樞密使宋道弼、景務修在內(nèi)廷議政之時有頗多沖突。光化三年(900)六月十一,在任命崔胤為宰相的同時,把宋、景二人派到地方作監(jiān)軍,兩天后又下詔將二人流放賜死。這是因為有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在背后支持崔胤?;鹿賹囿w制由于藩鎮(zhèn)勢力的介入而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崔胤的行動、特別是兩位樞密使的下場,引起了宦官們的恐懼。史稱:“上自華州還,忽忽不樂,多縱酒,喜怒不常,左右尤自危。于是左軍中尉劉季述,右軍中尉王仲先,樞密使王彥范、薛齊偓等陰相與謀曰:‘主上輕佻多變詐,難奉事;專聽任南司,吾輩終罹其禍。不若奉太子立之,尊主上為太上皇,引岐、華兵為援,控制諸藩,誰能害我哉!”

當宦官需要引外兵為援的時候,他們自身的權力基礎已經(jīng)發(fā)生了根本變化。

十一月初的一天,皇上在禁苑打獵,獵后置酒宴,喝酒到深夜,酩酊大醉而歸,手殺黃門、侍女數(shù)人。次日上午十點多(辰時、巳時),宮門還沒有打開。于是,左軍中尉劉季述找到中書省,對宰相崔胤說:“宮中必有變,我內(nèi)臣也,得以便宜從事,請入視之?!蹦寺式似崎T闖入宮中,了解到昭宗醉酒濫殺無辜之事,出來后對崔胤說:“主上所為如是,豈可理天下!廢昏立明,自古有之,為社稷大計,非不順也。”崔胤畏死,不敢違抗。初六,劉季述出面召集百官,陳兵殿庭,拿出一份以崔胤等領銜的連名狀,請?zhí)颖O(jiān)國,讓崔胤和百官簽名,崔胤及百官不得已皆署名其上。昭宗退位,皇太子登基。據(jù)說,把昭宗囚禁在少陽院(太子所居處)時,“季述以銀畫地數(shù)上曰:‘某時某事,汝不從我言,其罪一也。如此數(shù)十不止”a。這形象地展示了宦官對于不聽話的皇帝的極度不滿。很顯然,這次宦官的得手與鳳翔節(jié)度使的干預有關,而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則拒絕了劉季述的聯(lián)絡,他采納了李振的意見,在昭宗被廢時暫且作壁上觀。

昭宗退位大約有兩個月。在這期間,劉季述、王仲先等大搞恐怖活動,殺了很多皇帝的親信,本來也想殺宰相崔胤,但是,他們怕因此而招致崔胤背后的朱全忠的報復。于是,崔胤暗中聯(lián)絡神策軍將孫昭德(即李繼昭)設計殺死王仲先、劉季述,使昭宗

復辟。

劉季述、王仲先死后,崔胤、陸扆上言收回宦官兵權:“禍亂之興,皆由中官典兵。乞令胤主左軍,扆主右軍,則諸侯不敢侵陵,王室尊矣?!被噬溪q豫兩日未決。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聞之大怒,認為“崔胤奪軍權未得,已欲翦滅諸侯!”

皇上召李繼昭、李繼誨、李彥弼(“三使相”)謀之,他們都表示反對,說“臣等累世在軍中,未聞書生為軍主;若屬南司,必多所變更,不若歸之北司為便”。昭宗乃對宰相崔胤、陸扆說:“將士意不欲屬文臣,卿曹勿堅求?!盿于是以樞密使韓全誨(前任鳳翔監(jiān)軍使)、鳳翔監(jiān)軍使張彥弘為左、右中尉;以袁易簡、周敬容為樞密使。

劉季述等廢黜昭宗時,就曾聯(lián)絡宣武節(jié)度使朱全忠,而朱全忠則采取觀望態(tài)度;劉季述等被殺之后,崔胤等想由南衙統(tǒng)領禁軍,不僅遭到北軍將士的反對,也為鳳翔節(jié)度使李茂貞所忌憚。也就是說,藩鎮(zhèn)干預了朝廷禁軍的設置,不再只是宦官內(nèi)部的問題了。后來昭宗之死和哀帝之立,都是朱全忠主導的,已經(jīng)與宦官沒有關系了。崔胤引朱全忠誅殺宦官,也只是順勢而為罷了。

五、綜論

唐代宦官專權以掌握兵權、廢立皇帝,而區(qū)別于東漢和明代。這種情況從德宗時候開始制度化和常態(tài)化。德宗所親信的兩位宦官竇文場、霍仙鳴就是他在東宮的舊屬。

最初,新老皇帝更替之際,會發(fā)生宦官之間的沖突,即掌控著大權的兩中尉和后來的“四貴”,與新即位皇帝從東宮帶來的宦官發(fā)生沖突。順宗時期,這種情況已經(jīng)表露無遺。憲宗朝受到重用的宦官不是把他推上皇帝寶座的中尉們,而是他在東宮時的宦官吐突承璀、仇士良。

敬宗死后的皇位繼承,已經(jīng)展現(xiàn)出皇帝身邊宦官與“四貴”之間的沖突。因此,文宗、武宗、宣宗、懿宗、僖宗時代,六十多年間有五次皇位更替,沒有一次是按照先帝的意志安排的,宦官完全控制了皇位繼承人的選擇權。宦官會選擇沒有背景的王子繼位,從而杜絕了東宮宦官執(zhí)掌政權的可能性。

昭宗之后,唐朝進入了風雨飄搖的末世,最大的變化就是黃巢起義被鎮(zhèn)壓之后興起的藩鎮(zhèn)裹挾著朝廷的政治勢力,宰相和宦官都要依附藩鎮(zhèn)才能保全自己。盡管宦官利用藩鎮(zhèn)的勢力一度廢黜了唐昭宗,但是,這只是宦官勢力滅亡前的猖狂一跳罷了。掌權的宦官隨后被全部殲滅,而唐朝也就隨之滅亡了,昭宗的被弒和哀帝時代的政治,都是朱全忠操縱的。

猜你喜歡
中尉宦官太子
友誼是一種責任
漢字奇遇記
漢字奇遇記
《太子灣的春天》攝影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
公平交易是外交準則
三國鼎立之袁紹殺宦官(下)
北太子湖
這很值得
中尉的微笑
涞水县| 高要市| 出国| 阳城县| 油尖旺区| 民勤县| 吴堡县| 广汉市| 周宁县| 景东| 许昌县| 镇沅| 瑞安市| 曲松县| 台湾省| 天镇县| 大新县| 简阳市| 甘泉县| 鹤庆县| 那曲县| 博客| 靖远县| 中江县| 东至县| 高邑县| 贵定县| 揭阳市| 鹤岗市| 五台县| 合水县| 涪陵区| 新竹县| 武义县| 五家渠市| 东山县| 师宗县| 涟水县| 安阳市| 中方县| 宣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