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惠夫
摘 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深入了解學生,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處理好師生間的問題,在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以便在交往中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人際關系是民主與平等的新型關系,發(fā)揚教育教學民主,是提高教育教學質(zhì)量的需要,也是縮小師生間的心理距離構(gòu)建良好師生關系的需要。才能保證有效的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
關鍵詞:師生關系;了解學生;交流;溝通;后進生
新時代教育教學過程,不是單純的傳道、授業(yè)、解惑的過程,更應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的過程,良好的師生關系是保證高效課堂的前提,如何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師生關系?我就個人經(jīng)歷淺談如下:
一、深入了解學生,真正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目前大多數(shù)學生都是子女,從小就受到父母的寵愛,有的從小就養(yǎng)成了一些不良習慣。如衛(wèi)生習慣差,不懂得做家務等,被人們稱為“抱大的一代”,他們上課不認真聽講,易受外界環(huán)境影響,個性差異較大。因而我們應及時采取行之有效的辦法去引導他們,對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用自己的行動感化他們,作他們的良好師益友。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在教育中必須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活動。他有一句名言:“不理解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便沒有教育文明?!庇终f:“要公正處事,就必須細致入微地了解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這便是我為什么把未來的教育看作是對每個孩子更深刻了解的緣故!必須首先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活動。單憑某些專門的手段是學不到這種本領的。只有依靠教育者高度的情感和道德修養(yǎng)才能做到這一點?!睂@一點我是深有體會,記得我班上曾經(jīng)有一個學生,他經(jīng)常違犯校紀班規(guī),班干部和別的同學常來給我告狀,我知道這樣的學生不能和他硬碰硬,我沒有馬上給嚴厲的批評,而是首先和他拉家常,了解他的家庭和生活學習情況、發(fā)現(xiàn)他的家庭條件很好,就是不喜歡學習,我耐心開導并鼓勵他努力學習、約束自己。他口頭答應著,我知道他不會馬上轉(zhuǎn)變的,但有一點很明顯,他對我沒有抵觸情緒,有時在校園見了還主動和我打招呼,我感到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我有信心讓他轉(zhuǎn)變。接下來的一件事讓他徹底走上了學習的正軌,記得一個晚自習前,我剛到教室門前,就看到校長在批評他,校長看到我來了,就瞪了我一眼說:“叫家長。”然后扭頭就走了,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原來他在晚讀的時候在教室和同學因為一件小事打架了,正好讓校長給發(fā)現(xiàn)了。我當時沒有批評他,而是讓他明白了這一行為的不良后果。第二天我收到了他的一份檢討信,其中里面有這樣一句話:“班主任,以前我的老師不是打就是罵,你是我見過的最好的老師,請你放心我一定做你的好學生?!睆拇怂娴姆e極上進,還配合我參與班級管理。因而,我認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最為基本的原則應該是教師爭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二、處理好師生間的問題
我們一直因受“棍棒出孝子”和“嚴師出高徒”等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在“應試教育”的沉重壓力下,師生對立的現(xiàn)象屢見不鮮,沖突時有發(fā)生,主要體現(xiàn)在:一方面,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觀念在個別教師中仍然存在,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使他們放不下架子,不能平等對待學生,不能正確處理師生關系,導致師生關系緊張。因此要正確對待學生的意見,去研究學生的心理和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然后根據(jù)不同的個性去因材施教,去處理一些問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老師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不管是在思想工作還是教學工作中,只要多了解學生的要求,我們的辦法才會更多,處理問題會更慎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是學生對老師的尊敬之言,是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既然做“父親”,就要關心愛護學生,對學生負責。教師切勿將此言理解為可以用“家長”的身份來干涉學生、指使學生。師生間一旦形成了一種良好關系,教學工作、思想工作就會比較順利。
三、在積極交往中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有了正確的師生觀,對學生有了較深的了解,提高了教師的素質(zhì),自然就使構(gòu)建良好師生關系有了基礎,在這些過程中也會自然地使師生的關系得到改善。一個教師如果能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把自己的愛遍灑每一個心靈,在學習上給他們以幫助,生活上給予溫暖,就會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賴,學生就會主動地接近自己的老師。這樣,師生間情感對流、相互交融,師生的心理就能相通,就能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重視后進生的轉(zhuǎn)化
教書育人是細活,需要的是耐心,尤其是對特殊學生的轉(zhuǎn)變過程中,如果學生的進步不明顯,老師不要對這類學生失去信心,而要對該學生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幫助教育,發(fā)現(xiàn)他們一有進步就褒揚,不斷鼓勵他們進步。這樣才能讓他們找到戰(zhàn)勝困難的信心,平時夸一句“你真行好樣的我為你而驕傲”,這對于老師是舉手之勞,但對于那些一直受冷落的后進生,也許是一次心靈的震撼。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對教師說過一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這句話告訴我們,不能放棄那些后進生,他們也有成才的可能。
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途徑,各種途徑又可交替或綜合使用。還有很多途徑有待于我們繼續(xù)去探索,我們共同為構(gòu)建良好師生關系,構(gòu)建和諧的教育環(huán)境,構(gòu)建和諧的社會盡一名人民教師應盡的責職。
參考文獻
[1]徐勁松 《構(gòu)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合肥工業(yè)大學 社會科學版 2009.04
[2]李正田 《樹立現(xiàn)代學生觀念 構(gòu)建和諧師生關系》[J]新課程研究 基礎教育 2008.09
[3]盧娜 《如何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考試周刊 2010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