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古爾加甫·杜曉蘭
摘要 利用尼勒克縣1981—2017年降水觀測資料,對當?shù)啬?、季降水量及降水日?shù)變化特征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1981—2017年尼勒克縣年降水量變化波動幅度較大,但總體呈增多趨勢,氣候傾向率為30.471 mm/10年;近37年降水日數(shù)趨于減少,氣候傾向率為-0.816 d/10年。尼勒克年降水量變化表現(xiàn)為西部增長大于東部,平原增長大于山區(qū)。
關(guān)鍵詞 尼勒克;降水;變化特征
中圖分類號:P42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305(2018)06-001-02
DOI: 10.19383/j.cnki.nyzhyj.2018.06.001
水是人類發(fā)展不可缺少的自然資源,降水量直接影響人類生產(chǎn)生活。降水過多會造成洪澇、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降水過少則會引發(fā)干旱,對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影響較大。尼勒克縣位于我國新疆西北部,天山西段,屬溫帶大陸性氣候,晝夜溫差大,年均氣溫為5.8℃,年平均降水量402.9 mm,隨著氣候趨于變暖,尼勒克降水也出現(xiàn)了較大變化。筆者選取尼勒克縣1981—2017年降水觀測資料,對當?shù)啬辍⒓窘邓考敖邓諗?shù)變化特征進行分析,以掌握當?shù)亟邓兓厔?,從而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
1 尼勒克縣降水概況
尼勒克縣境內(nèi)降水總體上東部比西部多,山區(qū)比平原多,且降雨比降雪多。冬季降雪時間長,山區(qū)降水多大雨或暴雨。通常降水量隨海拔升高而增加,尼勒克西部山區(qū)降水量呈海拔每升高100 m降水量約增加25 mm的規(guī)律,而東部降水量則為海拔每升高100 m降水量約增加45 mm。東部山區(qū)年降水量在700~1 000 mm,西部平原年降水量僅300 mm左右,為較干旱區(qū)域。
2 尼勒克降水量變化特征分析
2.1 年降水量變化
根據(jù)1981—2017年尼勒克縣氣象站降水資料統(tǒng)計得出,近37年尼勒克縣年平均降水量402.9 mm,其中年降水量最大值出現(xiàn)在2016年,為701.2 mm,最少值為228.0 mm,出現(xiàn)在1995年,兩年份年降水量相差473.2 mm,可見尼勒克縣年降水量變化波動幅度較大,總體上近37年尼勒克年降水量呈增多趨勢,氣候傾向率為30.471 mm/10年(圖1)。分析尼勒克縣近37年降水量距平,其中有21年年降水為負距平,其余16年為正距平,有15個負距平年份集中在20世紀80—90年代。
分析近37年尼勒克年降水量年代際變化可知,20世紀80年代平均降水量為375.3 mm,20世紀90年代略有下降,為373.8 mm,進入21世紀后,年降水量明顯增多,21世紀00年代為438.0 mm,較20世紀90年代增多了64.2 mm,2011—2017年平均降水量為433.7 mm,較前10年略有下降??梢?0世紀80—90年代為尼勒克相對少雨期,進入21世紀后,降水量趨于增多,為相對多雨期,且降水量增多明顯。
2.3 降水量季節(jié)變化特征
近37年尼勒克縣春、夏、秋、冬季平均降水量分別為117.6、154.3、84.3和55.9 mm;四季降水變化均較明顯,且每個季節(jié)變化幅度并不同,春、夏、秋、冬季降水量與年降水量變化趨勢一致,均呈增多趨勢,其中以春季增幅最大,達11.599 mm/10年,其次是冬季,氣候傾向率為6.264 mm/10年,夏季增幅最小,為3.592 mm/10年,秋季氣候傾向率為5.626 mm/10年??偟膩砜矗崂湛丝h季降水變化表現(xiàn)為春季增多明顯,其余各季降水量都呈略上升趨勢。
在西南氣流和地形影響下,尼勒克降水集中在作物生長季4—8月,降水量占全年總降水量的61.6%,為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提供了必需的水分條件。其中以5—7月降水最多,約占4—8月降水量的79.4%。尼勒克縣冬季降雪43 d左右,積雪時間長,約為115 d,高山區(qū)積雪終年不會融化。
2.3 年降水日數(shù)變化
近37年尼勒克縣年平均降水日數(shù)為103 d,其中年降水日數(shù)最多年份在2010年,為130 d,最少年份為73 d,出現(xiàn)在1991年,兩年份年降水日數(shù)相差57 d,說明尼勒克縣年降水日數(shù)也存在較大年際變化,總體上近37年尼勒克年降水日數(shù)呈減少趨勢,氣候傾向率為-0.816 d/10年(圖2)。尼勒克年降水量趨于增多,但降水日數(shù)減少,由此可推斷極端強降水事件可能增多。
3 結(jié)論和討論
分析尼勒克縣近37年降水量可以看出,尼勒克縣年降水量呈增加趨勢。其中20世紀80—90年代為尼勒克降水偏少期,年平均降水量為374.5 mm,20年中有3個年份降水量在500 mm及以上,降水量在400~499 mm的有3年,其余年份均在400 mm以下。而2001—2017年降水量高于這37年平均降水量,期間有12個年份高于平均值。這些數(shù)據(jù)表明尼勒克縣年降水量在增多,尤其是近年來降水量較大,全縣濕潤程度增大,大于20世紀。尼勒克縣氣候逐漸濕潤,這與全球氣候變暖大環(huán)境相一致,也與西北地區(qū)近年逐漸暖濕化現(xiàn)象相統(tǒng)一,近50年來全疆降水量呈明顯上升趨勢,升溫幅度也很大,全疆氣候朝暖濕化方向發(fā)展。
氣候變化存在多方面原因,其中人類活動和自然因素等都會導致大氣溫室效應,造成氣溫上升,改變大氣環(huán)流,對降水產(chǎn)生影響。此外,氣候形成還與局域地區(qū)地形地貌有關(guān)。尼勒克縣處于伊犁河谷地帶,地勢四周高山環(huán)繞,峽谷遍布,地勢東北高西南低,處在西風環(huán)流控制影響下。同時影響尼勒克縣氣候變化的另一個因素是處于極地上空強大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極渦,極渦面積、強度和中心位置變化都會造成對尼勒克氣候的影響。
尼勒克縣降水和西北及全國降水呈增加趨勢一致,但又有自己獨特的變化特點。近37年尼勒克各季降水呈逐漸增長趨勢, 但四季降水分配不均,夏季降水量最多,但增多趨勢最不明顯,春季降水量呈最明顯增加趨勢,為春季農(nóng)牧業(yè)備耕生產(chǎn)提供了極為有利的條件。
尼勒克縣降水量增多導致山洪暴發(fā)和山體滑坡等自然災害頻現(xiàn)。每年3—4月,氣溫開始回升,積雪融化,易形成山洪。尼勒克縣洪水來自融雪消冰為主要水源的春洪和夏季暴雨徑流形成的山洪。每年春洪、夏洪都會給全縣經(jīng)濟和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造成極大威脅。
參考文獻
[1] 黃秋霞,趙勇,何清.新疆伊犁河谷夏季降水日變化特征[J].冰川凍土,2015,37(2):369-375.
[2] 趙麗,楊青,韓雪云.1961—2009年伊犁地區(qū)降水指數(shù)的時空分布及變化特征分析[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14,28(10):82-89.
[3] 周志強.新疆尼勒克縣近50年氣溫變化特征分析[J].水利科技與經(jīng)濟,2010,16(8):928-929.
責任編輯:鄭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