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宜學
【內容摘要】? 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設、致力于推動中外文化交流的教育機構。目前,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走出去和世界認識中國的重要窗口,有效推動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播,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推動了文化的和諧共處。但鑒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復雜性和自身運行機制的特殊性,孔子學院的發(fā)展還面臨著許多問題。因此,孔子學院應在更加合理、科學、有效的中外合作機制基礎上,塑造獨具特色的教育內容、運行機制和制度體系。
【關? 鍵? 詞】 孔子學院;運行機制;本土化;差異化
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全球已有146個國家(地區(qū))建立了525所孔子學院和1113個孔子課堂。①孔子學院是中外合作建立的非營利性教育機構,致力于適應世界各國(地區(qū))人民對漢語學習的需要,增進世界各國(地區(qū))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加強中國與世界各國(地區(qū))教育文化交流合作,發(fā)展中外友好關系,促進世界多元文化發(fā)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鬃訉W院已成為中國與世界優(yōu)秀文化之間雙向交流的“運輸線”,也是不同文化交匯、交融、共生、共榮的沃土。
與此同時,雖然孔子學院已經成為中國的一張“世界名片”,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但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持續(xù)性的問題仍未能有效解決。因此,著眼于未來發(fā)展,孔子學院應聚焦關鍵問題,找準著力點,進一步明確發(fā)展定位,完善合作機制,根據不同階段的發(fā)展需求合理投入資源,循序漸進實現發(fā)展目標。
一、明確區(qū)分孔子學院的兩個定位
孔子學院的身份屬性和社會屬性比較特殊:既是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名片,又是中外合作創(chuàng)辦的教育機構,承擔著漢語教學、文化交流、民間外交、信息互通等多重功能。為了保證孔子學院未來的健康發(fā)展,需要明確區(qū)分兩個定位。
(一)以教育促進中外合作與人民友誼的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的基本功能是漢語教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及中外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功能,則是漢語教學。語言是思維工具和交流工具,也是形成思想和表達思想的工具,語言教育本身也是文化教育。因此,孔子學院的未來發(fā)展應堅定圍繞這一工作重心,而且要進一步強化,文化活動則應服務于漢語教學。
(二)以真誠交流促進中外文化互學互鑒的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既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但是在一些國家看來,孔子學院只代表著中國的利益,而且?guī)в幸欢ǖ耐{性。這是文化交流的常態(tài),對此不必大驚小怪,但也不能消極回避,而是要以真誠之心做好孔子學院分內的事、對所在國有益的事。中國發(fā)展孔子學院是為了更好地向世界貢獻中國智慧,是為了中外文化和諧共存共興。能否向世界說清楚這個問題,事關孔子學院的未來發(fā)展。我們必須正視并科學解決這個重大現實問題,這既是中國走向世界的需求,也是世界對孔子學院的訴求。只有說清了這個問題,才能真正破解孔子學院“誰為、為誰”“何為、為何”“獨行、眾行”“短行、長行”“暫行、久行”等核心問題。
二、冷靜應對分歧 積極融入本土
孔子學院的發(fā)展之路并不平坦,但只要我們客觀正視問題,以道交友、以道得助,就可以把每次“危機”化解為孔子學院發(fā)展的一個新起點。
例如,近年來美國個別孔子學院因受到美國政府對華政策的影響而關閉,對此中國外交部曾回應稱,“美國所有孔子學院都是應美國大學的自愿申請,由孔子學院總部、中國大學與美各大學經友好協(xié)商訂立正式協(xié)議而設立的,孔子學院是根據美方自愿申請?zhí)峁┙處熃滩牡戎С趾蛶椭?,從來沒有強加于人,也不可能對大學的學術自由、誠信構成威脅”。①從國家漢辦官網上可以看到,在美國設立的孔子學院多達110所,是全球設立孔子學院最多的國家①,這從側面反映了當地民眾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需求,也順應了世界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時代大勢。因此,在客觀冷靜面對分歧的同時,對于類似事件不用做過多的負面解讀,也不應無限放大。要充分尊重各國國情和文化差異,持續(xù)推動孔子學院融入本土,實現特色發(fā)展,化解美國社會對漢語的客觀需求和個別政客誘導的主觀誤讀之間的矛盾,獲得美國民間對孔子學院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并舉一反三,全面提升全球孔子學院在當地的被接納度。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笨鬃訉W院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未來應始終堅持推進中外文化和諧相處,以中國智慧積極提出解決世界難題的中國方案,以所在國、所在地能理解的形式“裝中華文化之酒”,以本土土壤培育中華文化的種子,并利用在地優(yōu)勢,以真誠、坦誠和工作實效消除孔子學院成長過程中遭遇的各種風險,化解其自身發(fā)展中的矛盾,優(yōu)化文化融合的途徑,實現心心相通。在未來,孔子學院仍要堅定文化自信,時刻準備好在風口浪尖站準站穩(wěn),既有扁鵲之眸,又懂華佗之術,對癥下“中國智慧”之良藥。
三、建設孔子學院發(fā)展的長效機制
孔子學院的發(fā)展帶有鮮明的“供求關系色彩”,物理空間分布廣,外部環(huán)境復雜,面對的文化生態(tài)不一、輿情多變,因此動態(tài)變化是其常態(tài),這要求孔子學院在頂層設計、路徑設計、內容供給、質量保障、對話和運行機制等方面有長遠規(guī)劃,克服在制度引導、機制創(chuàng)新、功能發(fā)揮、投入與產出比例等方面的發(fā)展瓶頸。
孔子學院為所在國帶去了認識中國的機遇,也為當地的文化與經濟生活增添了活力。未來孔子學院應更加精準聚焦?jié)h語教育的體系化建構,充分了解所在國、所在地的文化生態(tài)和表現形態(tài),以提升受眾的文化融入度為導向,深深扎根于異域文化土壤,精準選擇教育內容,梳理融入路徑,創(chuàng)新傳播方法,做到精準傳播、精誠傳播、協(xié)作傳播,求同存異,有的放矢,保證辦學的質量和實效。在保證漢語教育和中華文化國際傳播質量的前提下,吸引更廣泛的社會力量參與,把孔子學院建設成為綜合性、開放性的中外文化交流平臺。
(一)推動孔子學院納入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
孔子學院在海外必須是差異化生存。一方面,孔子學院目前與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仍基本處于隔離狀態(tài),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孔子學院的成長環(huán)境和發(fā)展空間。另一方面,截至2016年底,已有近70個國家將漢語教學納入國民教育體系。①隨著中國與各國(地區(qū))對話交往的領域增加,高層次漢語人才面對著巨大的供需缺口。根據中國教育部發(fā)布的《孔子學院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要促進孔子學院(課堂)辦學與所在國的國民教育體系相結合。②
“身在羅馬,行羅馬人之行?!笨鬃訉W院既然已經走出去,就必須適應異域的土壤,要積極主動地與所在國溝通,對所在國的文化肌理和運行機制進行細致、客觀的了解、分析和理解,實現與所在國文化的接觸、適應、融合,爭取所在國政策、法律上的支持,營造孔子學院海外生存、成長與發(fā)展的良性環(huán)境;細致體察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采取差異性策略,在條件成熟的國家,推動孔子學院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在其他國家,則因地制宜,創(chuàng)辦漢語教學中心、漢語“國際社區(qū)”等。
孔子學院只有融入了所在國國民教育體系,才能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真正做到從“推”到“吸”、從囫圇吞棗到有機消化吸收,實現從輸血到造血的轉化。
(二)創(chuàng)建差異化的“國別模式”“地方模式”“本土模式”
文化只有越開放才越強大。優(yōu)秀文化都具有無限開放的可闡釋性、包容性,但文化分歧是文化傳播中的常態(tài)。應具體分析孔子學院在不同國家文化生態(tài)鏈中的實際處境,協(xié)調好與其他語言文化的共生關系,消解孔子學院在本土化和地方化過程中的各種主觀和客觀障礙,最終形成中外文化的互利共生狀態(tài)。
孔子學院的生存環(huán)境決定了其必須采取差異化的運行方式和傳播手段,做到有的放矢,既不能意氣風發(fā),豪情萬丈地追求大戰(zhàn)略、大格局,也不能僵化固守“以不變應萬變”的清高之態(tài),更不能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被動策略,而是在差異化中尋找孔子學院與所在國語言文化環(huán)境的結合點,形成基于國別文化特色的孔子學院“國別模式”“地方模式”“本土模式”。在這個過程中,還可以淡化中方的主導色彩,使孔子學院從中國主導變成與所在國共同主導,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削弱目前對孔子學院的負面輿情,營造更適合孔子學院生存生長發(fā)展的本土人文環(huán)境,推動孔子學院在所在國全面融入、和諧融合。
(三)主動與國內教育體系結合,為孔子學院儲備后備人才
孔子學院的發(fā)展使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了解到了一個客觀事實:我們以為中國已經走向世界,而在很多國家的人眼里,中國依然陌生。
2018年8月,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fā)展與改革委員會聯合發(fā)布了《關于高等學校加快“雙一流”建設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高校要“服務國家戰(zhàn)略需求培養(yǎng)急需緊缺人才”,其中就包括“超前培養(yǎng)和儲備哲學社會科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等相關人才”??鬃訉W院應以此為機遇,主動與我國現行教育體系結合,把所需人才的培養(yǎng)向前延伸,針對孔子學院的文化傳播需要專門設計教學內容。
總之,孔子學院的發(fā)展要堅持以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豐富內涵應對世界各國文化的復雜形態(tài),以傳播方法的多元應對各國文化結構的多元,以不斷創(chuàng)新的技術應對各國不斷增加的新需求,以真誠的態(tài)度贏得各國的尊重,以良善之心應對萬變之勢,以自省的心胸容納各色異見,以積極的行動應對消極的懷疑,這樣才能在促進不同文化之間和諧共存共享的基礎上,為推動中外文化友好交流合作做出貢獻。
(責任編輯:林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