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枝
(無錫市東北塘實驗小學 江蘇 無錫 214191)
《8的乘法口訣》是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的內(nèi)容,學校安排本課作為筆者的一節(jié)送教課,作為資歷尚淺的青年教師,筆者虛心請教了有經(jīng)驗的教師,同時借鑒了已有課件,進行修改。在正式上課前進行了磨課,在磨課中發(fā)現(xiàn)很多值得改進和深思的問題,并對PPT與教案進行了改動,此文以本課為例,對比改進前后的PPT設計和教法,重點呈現(xiàn)小學低年級數(shù)學課堂上PPT的運用。
在第三單元里,學生就已經(jīng)認識了乘法并學習了1~6的乘法口訣。教材在編寫時,采用了乘法和除法交替安排的方式,將7~9的乘法口訣安排在第六單元,旨在分散難點。在實際教學中,筆者擔心學生受到第五單元《厘米和米》的干擾,會對乘法口訣有一定的遺忘,于是安排了復習內(nèi)容。
【教學片段】(如圖1)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位新朋友,想認識他嗎?
生:想!
師:調(diào)皮的他藏起來了,需要你們做出這些題目才能看見他。
生開火車回答。
我安排這樣的復習是為了讓學生迅速回憶起乘法口訣在實際運算中的運用,但實際上學生對于1~7的乘法口訣在計算中的運用掌握得比較熟練,學生相對運用來說更容易遺忘的是乘法口訣的編寫方法和乘法的意義。本單元要求學生在已經(jīng)初步學會編寫乘法口訣的基礎上,完全獨立地編寫乘法口訣,在《7的乘法口訣》的教學中,教科書還在對學生加以引導(如圖2),不單有表格還提供了有序排列的“幾個幾”,以及相應的乘法算式,然而,在編寫8的乘法口訣時,教科書只給出了表格,不再出示“幾個幾”和相應乘法算式(如圖3)。由此可見,復習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比復習計算更有意義。于是我用PPT將4~6的乘法口訣的編寫過程展現(xiàn)在一張圖片上,并在每一個程序上用方框標注,這樣幫助學生將編寫的過程具體化。
【改進片段】(如圖4)
師: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1~7的乘法口訣,誰來背一背?
學生背誦。
師:背誦得真熟練!我們一起回憶一下我們是如何編制乘法口訣的。
師引導學生說出:填表格、想意義、列算式、編口訣,并板書。
師揭題:今天,我們就用相同的方法來研究8的乘法口訣。
通過復習編寫乘法口訣的過程,讓學生對編寫乘法口訣的流程有整體的掌握,那么,在編寫8的乘法口訣時就可以輕松地將學生引導向想意義、列乘法算式了。
為了吸引低年級學生的興趣,我在PPT中插入了小熊維尼的圖片,并創(chuàng)設了關于小熊維尼的情境。
【教學片段】(如圖5、6)
師:瞧,維尼在玩大正方體呢!仔細觀察,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呢?
生:8個。
師:沒錯,是8個。小熊又拿來一個大正方體,他到底想問我們什么呢?請一個小朋友來讀讀題目要求。
生讀題。
師:根據(jù)小熊提的問題,你會填下面的表格嗎?請完成在P76。
生自行填表。
師:誰來說一說擺兩個這樣的大正方體需要……?
生:16個。
師追問:你是怎樣算的呢?
生:二八十六。
師:哇,有的小朋友都已經(jīng)會用乘法口訣來計算了。也就是說,多一個大正方體就多了……?
生:多了8。
師:那還可以怎樣計算?
生:8加8等于16.
……(逐一問,填好表格)
圖5
師指表格中的8問:你能看著表格說一說一個8是多少?2個8、3個8……8個8是多少嗎?(指名說,齊說)
師:現(xiàn)在你會編寫8的乘法口訣嗎?
小熊維尼的情境設置確實吸引的小朋友的注意,在改進方案中得以保留。這一部分內(nèi)容是編寫8的乘法口訣的核心,但整體來看,我完全按照教科書的安排教授,并且處理得比較粗糙,沒有引導學生真正理解乘法口訣的含義。雖然學生編寫口訣要從扶到放,但“扶”的過程并沒有“扶穩(wěn)”。例如:對乘法中“幾個幾”的理解處理得很生硬。隨著乘法口訣條目的增多和數(shù)字的加大,學生背誦起來難度相應增加,為了幫助學生記憶,教師在本課需引導學生明白每一個乘積都比前一個積大8或每一個積都比后一個小8的道理,但是,這樣的PPT設計完全沒有體現(xiàn)出乘積之間的關系。
【改進片段】(如圖7~10)
師:瞧,小熊維尼在玩大正方體呢!仔細觀察,這個大正方體是由幾個小正方體組成的呢?
生:8個。
(直接出示題目和表格,教師讀題,暫時不填寫表格,出示第二個大正方體)
師:請小朋友告訴我現(xiàn)在有幾個小正方體組成呢?
生:16個。
師追問:你是怎樣想的?
(因為有PPT動態(tài)展示多來一個大正方體的提示)學生很快說出:8加8等于16。教師揭示:2個8相加。(如圖9用紅色箭頭標出+8)
動態(tài)出示第三個大正方體,提問有多少個小正方體?學生叩打,追問怎樣計算?
生1:8加8加8
生2:16加8
師:(對生2進行表揚,你還會用上前面算出的數(shù))請小朋友揭示16表示什么?8呢?
生解釋,師總結:原來實在16的基礎上多了8。(PPT出示加8的箭頭,形象地展示前一個數(shù)和后一個數(shù)的關系)
……
通過PPT動態(tài)展示和教學設計的結合,我將理解乘法意義的過程細化,并圖文并茂的讓學生有更深刻的理解,為下面編寫和記憶乘法口訣打下堅實的知識基礎。
在編寫完乘法口訣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尋找乘法口訣的第一個數(shù)、第二個數(shù)和最后一個數(shù)的排列規(guī)律,幫助學生在乘法口訣中進一步理解前一句與后一句的關系,進而方便記憶。
【教學片段】(如圖11)
師:同學們很聰明,這么快就把8的乘法口訣編制出來了,觀察乘法口訣,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有8條
生2:16比8大8
……
圖11
PPT中直接出示8的乘法口訣,問有什么規(guī)律,學生說的沒有順序,比較雜亂,表達不清,于是將PPT改進至圖12。
圖12
【改進片段】
師:仔細觀察,你有什么
發(fā)現(xiàn)?
生:第一個數(shù)在變大,第二個數(shù)不變,都是8,第三個數(shù)從上到下每次大8。
改進后的PPT將各部分的數(shù)表上顏色,是學生一看就能明白怎樣比較,說得也比較有序,鮮明的色彩,讓學生更容易理解。
由本節(jié)課改進前后教學片段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好的教學設計離不開巧妙地PPT設計,通過PPT的展示,低年級的學生更加容易被豐富的圖片吸引,更加容易理解直觀看見的知識,從而更加容易理解數(shù)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當然,PPT也是存在一些局限性的,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虛心向學,揚長避短,盡快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