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
“打草驚蛇”一語在今天被廣泛使用,“行動計劃泄露,驚動了對方”這個意義人們都不陌生。作為一個禪籍俗成語,它的意義具有多重性。其產(chǎn)生和發(fā)展演變過程值得我們研究。本文將從出處、意義之源與意義的發(fā)展演變過程及其原因等方面進行探索。
1 溯源
研究成語的發(fā)展演變,首先要追溯源頭。充分利用大型工具書和語料庫查詢是成語溯源必不可少的步驟。《佛光大辭典》《俗語佛源》《禪宗大詞典》均未收錄“打草驚蛇”,《現(xiàn)代漢語詞典》沒有提到出處,其他綜合性工具書或佛教工具書所列出處如下:
1.1 語出《南唐近事》
《辭源》《漢語大詞典》《中國成語大辭典》以及王閏吉《祖堂集語言問題研究》認為“打草驚蛇”出自宋鄭文寶所撰筆記小說《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
1.2 語出《祖堂集》
《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漢語成語源流大辭典》以及《佛教成語》將其源頭追溯至五代時期的《祖堂集》。《祖堂集·七·雪峰和尚》有:“雪峰招摑。龍云:‘養(yǎng)子代老。慈云:‘打草驚蛇?!?/p>
在中國基本古籍庫、國家語委語料庫和CBETA(中華電子佛典)中并未發(fā)現(xiàn)更早的記錄,由此確定“打草驚蛇”最早出自《祖堂集》。
2 意義之源考察
《現(xiàn)代漢語詞典》這樣解釋“打草驚蛇”:“比喻采取機密行動時,不慎驚動了對方”。但它并非成語最初的意義?!蹲嫣眉て摺ぱ┓搴蜕小罚骸把┓逭袚?。龍云:‘養(yǎng)子代老。慈云:‘打草驚蛇。”雪峰和尚扇了自己一個巴掌,為了使學人能夠開悟。僧人將此解釋為“打草驚蛇”。由此,最初的“打草驚蛇”是一個“禪宗自創(chuàng)、用來直接體現(xiàn)禪宗教義的成語”。
《辭源》等工具書認為“打草驚蛇”最初“喻懲彼戒此”。這樣的解釋看似沒有問題,卻經(jīng)不起推敲。禪宗主張“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禪師往往會避開語言,借助某些行為動作來啟悟?qū)W人。禪師的對話問答,也常常采用比喻的手段迂回、隱秘地暗示禪意?!按虿蒹@蛇”最初就是比喻“禪師運用某種方法使學人開悟”,考證如下:
2.1 禪宗語境下“打草驚蛇”的意義。宋《景德傳燈錄·卷第三十》有“電卷之機輪,風馳之問答。打草驚蛇之句,探竿影草之功?!薄疤礁陀安荨敝浮皫熂姨綔y學人,以試其器量”。前一句是禪宗通過問答啟悟?qū)W人的場景描寫,“打草驚蛇”和“探竿影草”都屬于這種情形。宋元《萬松老人評唱天童覺和尚拈古請教錄·卷第一》有“修公打草驚蛇,貴要回光返照。忽然自肯直下承當,本自圓成,不勞修證?!薄盎毓夥嫡铡币鉃椤笆〔熳约旱膬?nèi)心,以求證悟佛理”。后一句是說,人們可以直接領(lǐng)悟佛理。因為佛性本就圓滿自成,無需借助修行便可直接證悟。明《焭絕老人天奇直注天童覺和尚頌古·卷第二》:“天童打草驚蛇。不可開眼作夢,直須領(lǐng)旨,切莫辜負?!币鳖I(lǐng)旨義,不可執(zhí)著于虛幻之境?!蹲习刈鹫呷ぞ淼谑摺罚骸按虿蒹@蛇,蛇忽換骨?!薄按虿蒹@蛇”能夠使之得道受果,達到新的境界。清《楞嚴經(jīng)貫攝·卷第一》直接解釋:“所謂打草驚蛇,意謂:我今如此重重開示,可謂明了?!庇纱?,禪宗語境下的“打草驚蛇”意義基本一致:“通過某種方式手段點化他人,使之開悟,直領(lǐng)旨意,證悟佛理?!?/p>
2.2 《祖堂集》“打草驚蛇”意義再探?!蹲嫣眉分?,為使玄砂開悟,雪峰和尚扇了自己一個嘴巴。報慈和尚喻此為“打草驚蛇”。有學者從“摑”的動作出發(fā),把“雪峰招摑”解釋為“恨自己未能讓弟子悟道”,將“打草驚蛇”說成是“概括玄砂受驚后的惶恐和難堪”,進而得出結(jié)論:成語最初的意義是“喻懲彼戒此”。他了解雪峰和尚的目的是啟悟玄砂,卻過度闡釋了“摑”這個行為動作,使成語意義發(fā)生偏差。解讀禪籍俗成語,必須跳出語言和動作的桎梏,結(jié)合具體情形以及整個禪宗語境去考慮。
2.3 成語內(nèi)部形式的印證。劉叔新先生認為,詞的內(nèi)部形式,是詞義自身的表現(xiàn)形式,亦即詞義最初形成時反映對象特點所采取的形式。從內(nèi)部形式上劃分,“打草驚蛇”屬于“方式/途徑類”。(其內(nèi)部形式是意象符號以示現(xiàn)或比喻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心理活動外顯于行為方式、運動途經(jīng)方面的特征。這類成語所表達的語義內(nèi)容,大都是關(guān)于人的意圖、謀略和智慧的。)據(jù)此,“打草驚蛇”在最初形成時,是通過“打草”這個行為方式來表現(xiàn)“驚蛇”的意圖的。其他語料證明如下:《山西柏山楷禪師語錄·卷第五》:“僧問:‘大顛擯首座意旨如何?師曰:‘不圖打草,只要驚蛇?!倍U師認為,大顛和尚放棄首座之職不是其意圖所在,他真正想要的是能夠點化學人?!度f如禪師語錄·卷第七》:“問:‘世尊初生為甚指天指地?師云:‘打草要驚蛇。”學人問釋迦摩尼指天指地的緣由,萬如禪師說他是要通過這種方式啟悟眾人?!按虿荨钡哪康氖恰绑@蛇”(點化學人),它本身只是為實現(xiàn)目的采用的方式手段?!耙焙汀爸灰蓖癸@了禪師行為的目的性與主動性,側(cè)面否定了“原比喻本為懲處甲,卻驚動了乙”這樣的解釋。
綜上,“打草驚蛇”在禪宗語境下被創(chuàng)造使用,是作為一個比喻義來講的。它最初的意義應是“比喻運用某種方式手段,使僧人能夠領(lǐng)悟旨意,證悟佛理”。
3 意義的發(fā)展演變及其原因
“打草驚蛇”在《祖堂集》中比喻雪峰和尚扇自己巴掌以啟悟?qū)W人,這是它的意義之源。此后,“打草驚蛇”在禪宗語境下表達特定的思想:“點化他人使其開悟,直領(lǐng)旨意,證悟佛理”。禪宗典籍中的“打草驚蛇”基本保留原義,脫離了禪宗語境的“打草驚蛇”意義則發(fā)生了變化。
目前已知的最早例證為宋代鄭寶的筆記小說《南唐近事》:“王魯為當涂宰,頗以資產(chǎn)為務(wù),會部民連狀訴主簿貪賄于縣尹,魯乃判曰:‘汝雖打草,吾已蛇驚?!蓖豸斬澪凼苜V,看到舉報手下貪賄的狀子感覺是在說自己,害怕地寫下“打草蛇驚”。稍后的《晦庵集·卷第二十九》有:“但恐見黃商伯狼狽后,打草蛇驚,亦不敢放手做事耳?!憋@然,這兩處用佛教義解釋不通。“打草驚蛇”的意義已改變?yōu)椤皯椭渭追揭跃嬉曳交蚣追绞艿酱煺鄱鹨曳轿肥孜肺病薄?/p>
元《水滸傳》第二十九回:“空自去‘打草驚蛇,倒吃他做了手腳,卻是不好?!钡诹嘶兀骸袄罟溃骸悴灰园l(fā),且教女兒穩(wěn)住他,休得打草驚蛇,吃他走了。待我去報與做公的,先來拿了,卻去首告?!辈浑y看出,“打草驚蛇”又產(chǎn)生了新義:“比喻采取機密行動時,不慎驚動了對方?!泵鳌缎咽篮阊浴返谑恚骸按耸欠峭】傻墓串?。且休要打草驚蛇,吃他走了?!鼻濉豆賵霈F(xiàn)形記》第十七回:“偏偏又碰著這位胡統(tǒng)領(lǐng)好大喜功,定要打草驚蛇,下鄉(xiāng)搜捕。土匪沒有辦到一個,百姓倒大受其累。”都是說行動計劃泄露,驚動了對方使之做手腳或逃跑。
新的意義被普遍使用,“喻懲彼戒此”的舊義也并未消亡。明《大唐秦王詞話》:“將士先把那四家沒人認的,一刀一個,把頭都砍下城來。這分明是打草驚蛇,城上軍吆喝道:‘順天者存,逆天者亡,投降者領(lǐng)回家小……”李密手下有不肯歸順者,將士便將他們家小的頭顱砍下,做出警告?!肚f渠遺書》卷四:“吏道貪殘,貓與鼠同臥。忽聞有所劾治,打草驚蛇,自此亦當嚴憚矣?!睂ω澒傥劾魧彶橹巫?,使其他官吏有所忌憚。清《海公大紅袍全傳》:“又令人榜知縣之罪于通衢,以為打草驚蛇之計……前途地方官聞知此信,各各心懷畏懼,惟恐賄賂不足,竭盡民脂以填貪壑。”差官張志伯無物可貪,便布告誣陷薛知縣侵吞國庫,以警戒其他地方官員。這幾處的“打草驚蛇”都是“喻懲彼戒此”之意。
此外,“打草驚蛇”還有“使人受到驚嚇”之意。明《盛明雜劇初集·卷十八》:“猛回頭、那答樹影云遮,一弄里打草驚蛇,驀地的魂收不迭!”《西游記》第六十七回:“行者見了笑道:‘妖怪走了,你還撲甚的了?八戒道:‘老豬在此打草驚蛇哩!”但這個意義并不常見。
綜上,禪宗語境下的“打草驚蛇”意為“點化他人使其開悟,直領(lǐng)旨意,證悟佛理”。世俗語境下,“打草驚蛇”于宋代有了“懲彼戒此”之意,元代又用來比喻“采取機密行動時,不慎驚動了對方”。兩種意義并存。前者到近代逐漸消亡,后者一直被廣泛使用并保留至今。此外,還有個別幾例作“使人受到驚嚇”之意。
“打草驚蛇”的意義不斷發(fā)展演變,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1)語境的變化導致語義的變化?!按虿蒹@蛇”本為禪宗所創(chuàng),表現(xiàn)特定的禪宗思想。當成語脫離禪宗語境,為世俗文獻所用時,原有的禪義不再適用,“喻懲彼戒此”“比喻行動計劃泄露,驚動了對方”的世俗義就自然產(chǎn)生了。
(2)“望文生義”。成語通常都有字面義和引申義,人們看到陌生的成語時很容易按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按虿蒹@蛇”的禪義難以捉摸,在理解使用時更易產(chǎn)生偏差。
(3)“焦點”影響語義。“焦點”是語句中包含信息量最多的成分,對語義起著重要的作用。將“驚”作為焦點,很容易理解成“使人受到驚嚇”;偏重“打”和“驚”,成語就自然地包含“懲戒”“警醒”的意思;若是都考慮進去,就有了“碰到草叢,驚動了蛇”的畫面,進而引申出“行動計劃泄露,驚動對方”的意思。
(4)語言的凝練產(chǎn)生了解釋空間以及語義豐富性的影響。
4 結(jié)語
研究“打草驚蛇”意義的發(fā)展演變,得出以下結(jié)論:
4.1 現(xiàn)有工具書對禪籍俗成語的解釋不夠合理準確。工具書編纂者應更加審慎地對待禪籍成語的釋義問題。結(jié)合禪宗文化背景仔細考慮,做到成語釋義與禪宗文獻相對稱。
4.2 成語具有一定的穩(wěn)固性,但它的意義與形式都會隨著人們的使用不斷發(fā)生變化,開展成語發(fā)展演變史的研究十分重要。
4.3 禪俗籍成語具有多義性。研究成語禪宗義和世俗義之間的相互轉(zhuǎn)化,對于掌握成語意義的發(fā)展演變過程、探究成語發(fā)展演變規(guī)律意義巨大。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