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海霞
[摘 要] “互聯(lián)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變化,藍墨云班課、微課、MOOC、翻轉課堂等教學理念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選擇。以安徽工業(yè)經濟職業(yè)技術學院機械與汽車工程學院PRO/E課程為例,對信息化教學進行實踐與探索,介紹信息化教學的實施方法,通過綜合運用多種信息化技術手段來提升教學效果。
[關 鍵 詞] “互聯(lián)網+”;信息化教學;微課;藍墨云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24-0058-02
“互聯(lián)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使學習已經不再局限在課堂上,使得學習方式更加多樣化,更加主動化,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特別是對于一些軟件課程,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可以通過多種渠道來學習。因此,利用信息技術輔助和改進教學便成為一種必然結果。教師首先應幫助學生入門,然后提供多種渠道提供教學資料,學生擁有了這些渠道與方式就能找到自己想要學習的內容。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一、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
信息化教學的基本特征是以“互聯(lián)網+”信息化技術為支撐,構建新型的教學模式,使教學更適合現代學生學習需要。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化技術教學改革,使得教學內容更加富有時代性。信息化教學不僅僅是在傳統(tǒng)教學基礎上對教學媒體和手段的改變,而且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整體教學體系的一系列改革和變化。
信息化教學是以學生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支持和引導學生利用信息資源,創(chuàng)設信息化教學的環(huán)境,從而提升教學效果。教師必須合理科學地安排信息化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實現信息化教學的優(yōu)化。
二、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
“互聯(lián)網+”信息化時代的來臨,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變化,藍墨云班課、微課、MOOC、翻轉課堂等教學理念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選擇。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原本以老師教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的課堂教學模式,變成現在學生可以主動去學,通過老師提供的信息化資源解決問題。
PRO/E課程是高職機械相關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對機械類專業(yè)的學生來說是必修的一門三維軟件課程。由于PRO/E課程以操作為主,對學生的動手能力有要求,而有的學生上課知道,下課就忘。為此,在這個“互聯(lián)網+”信息化時代,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的優(yōu)勢,對教學進行改革以提升教學效果。
三、PRO/E課程信息化教學實踐研究
本文以PRO/E課程中“變截面掃描”命令為例,講述如何通過多種信息化教學模式來提升教學效果。
課前發(fā)布關于“變截面掃描”命令的相關微課、視頻及網絡課程平臺提供的課件,讓學生了解變截面掃描的概念、操作方法、注意要點和容易出現錯誤的地方。在上課過程中解決學生在學習時遇到的問題。對于“變截面掃描”命令,在輸入關系式時容易出現問題,主要是學生剛開始接觸關系式,對函數不了解。課后發(fā)起討論交流,發(fā)布網上拓展資源,完成課后作業(yè)。
信息化教學讓學生學習目標更加明確,在課堂知識沒有完全掌握的情況下可以有資料查詢,而且通過微課、精品課程網站等相關教學視頻和軟件就可以解決問題。在網上可以發(fā)起討論交流,解決了學生學習時間和空間的束縛,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也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一)微課視頻
微課視頻主要是教師通過視頻錄像專家或其他方式進行錄制,把錄制好的視頻上傳至精品課程網站,使學生課前、課后、上機操作時都可以在線或下載學習。PRO/E實訓環(huán)節(jié)一般由學生獨立完成,學生可以提前學習微視頻,也可在操作無法進行時通過微課深入思考。PRO/E實訓操作成功后可以制作成視頻,也可以文件的形式,方便老師評價、指導,對于優(yōu)秀的學生作品,也可作為教學資源保存。為了提高和激發(fā)學生對PRO/E實訓課程學習的興趣,鼓勵學生利用視頻錄像專家對自己容易忘的操作,自己錄制視頻。教師和學生共同錄制微課視頻,使得微課在教學過程中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高職學校的生源有普招、自主、“3+2”,很多學生的基礎比較差,動手能力不強,主動學習意向不夠好,老師在課堂上講的,學生記不住或者不容易理解,知識掌握不了,久而久之,欠缺的知識越來越多,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就越來越小,在PRO/E上機過程中如果沒有及時解決問題,會讓學生失去信心。“微課”作為一個載體,僅5~15分鐘,給實訓教學帶來了新的思考,可以利用微課的短、簡、精、傳播快、易控性等特點,學生在課堂上聽不懂的問題,在課外利用微課反復地揣摩。在上機時可以針對某個操作、某個小問題通過微課及時解決,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并能使學生產生學習成就感。
(二)藍墨云班課
課前可以通過藍墨云班課將教師團隊制作的關于“可變截面掃描”的微課視頻、課件、造型題目等教學資源提供給學生,滿足學生對課前預習資料的需求。軟件課有個特點,當學生入門、了解作圖思路后,就可以通過這些教學資料提前學習,在發(fā)放題庫和教學視頻時要注意由淺入深。通過這種“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讓學生更有效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當學生建模思路建立后,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可以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的嘗試。
利用藍墨云班課信息化教學實踐過程如下:
藍墨云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平臺,通過藍墨云發(fā)布教學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學習,大大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由于課程本身的原因,一般上理論課時不建議使用藍墨云,只限于課前、課后或上機課,上機課遇到不會的可以通過教學資料來解決問題。藍墨云可以進行分組,在學習PRO/E裝配體時,由于零件個數比較多,這時可以通過藍墨云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最終完成建模設計和裝配,以小組形式提交作業(yè)。
(三)精品課程網站的應用
我們學院制定了PRO/E教學大綱,明確教學內容。經過課程團隊人員的共同努力,建設了PRO/E精品課程網站。本網站中有大量的造型題庫、造型視頻、課件、課后作業(yè)、參考資料等相關教學資料。同時具有作業(yè)系統(tǒng)、師生交流系統(tǒng),該網站方便了師生教學,提高了教學質量。
PRO/E精品課程建設擁有良好的教師團隊,經過近三年的精品課程建設,教學資源已經比較完善,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平臺。通過該資源學生可以找到試題庫進行練習,也可以通過教學視頻自學,在精品課程的網站里有多位教師多年積累的優(yōu)質資源。
四、結語
“互聯(lián)網+”信息化教學是多種教學模式與信息技術融合的產物,它能營建一個便捷的、自由的、豐富的和延續(xù)性良好的使用環(huán)境。我校PRO/E課程通過“互聯(lián)網+”信息化教學模式的探索,學生可以做到課前課后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問題,在課堂的表現也比較好。信息化教學提高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全面提高了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袁華.數控專業(yè)信息化教學研究與實踐[J].高教學刊,2018(5):91-93.
[2]王云,張旭濤.基于認知規(guī)律的《建筑識圖》信息化教學設計[J].價值工程,2017,36(33):151-152.
[3]湯應.高職計算機專業(yè)信息化教學的應用方法及技巧[J].電子世界,2017(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