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原指分不清豆子和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后比喻脫離實踐,缺乏實踐經(jīng)驗。
【出處】
《左傳·成公十八年》
【小故事】
公元573年,晉國的欒書、中行偃派程滑殺死了晉厲公,葬在翼地的東門外邊。隨后,士魴等人將年僅14歲的周子奉為國君。當時,晉國的一些貴族為了自己參與朝政,很愿意侍奉這位14歲的小國君,總是夸周子如何能干,如何聰明。周子有個哥哥,本應立為國君,但這些貴族們卻說周子的哥哥是個白癡,連什么是豆子,什么是麥子都分不清,不能立為國君??芍茏訁s對大夫們說:“你們不能為了奉承我而貶低我的哥哥,我不喜歡這樣,希望你們能夠真誠一些,我也希望你們能夠發(fā)自內(nèi)心地輔佐我,這樣我們的國家才會更加強大!”貴族們聽了,回答說:“這正是下臣們的愿望,豈敢不唯命是聽!”
后人根據(jù)這段故事,引出“不辨菽麥”這個成語。
【智慧點撥】
要想進步,一靠學習,二靠實踐。實踐,要靠認識來指導;認識,要靠實踐去檢驗,實踐和認識是密切相關的。絕不能做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書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