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原指佛教中的修行已經(jīng)達到很高的境界,但仍繼續(xù)修行。后多用來形容學問、事業(yè)雖然具有很好的成績,卻仍不滿足,爭取獲得更大的進步。
【出處】
《祖堂集·岑和尚》
【小故事】
宋朝時,長沙有位高僧叫景岑,號招賢大師,人們稱他“長沙和尚”,他經(jīng)常到各地去傳道講經(jīng)。
一天,招賢大師應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講經(jīng)。大師講得深入淺出,娓娓動聽,聽的人深受熏陶。招賢大師講經(jīng)完畢后,一名僧人站起來,向他提了幾個問題,大師耐心地回答起來。那僧人聽到不解處,又向大師提問,于是兩人一問一答,氣氛親切自然。他倆談論的是有關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內(nèi)容。為了說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兒,招賢大師當場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謂偈帖,就是佛教中記載唱詞的本子。但見大師指著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尺竿頭不動人,雖然得入未為真。百尺竿頭須進步,十方世界是全身?!币鉃椋喊僬傻闹窀筒⒉凰愀?,尚須更進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后人根據(jù)這個故事,引出“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這個成語。
【智慧點撥】
我們學習的時候,不能取得了一點成績就滿足,從而故步自封,要知道知識的海洋是沒有盡頭的,唯有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更接近真理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