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
曾幾何時,莫言獲諾貝爾文學獎,讓中國文壇為之振奮了一回,如今回頭看看,那也不過是除夕夜的一場饕餮盛宴,繁華落盡,日子照舊。一如滾滾紅塵中顛簸奔忙的我們,愛錢的掙錢,愛花的養(yǎng)花,愛草的種草,愛書的讀書,不愛書的依然不會因了誰獲了諾貝爾文學獎而愛上閱讀。而我,依舊熱愛讀書。
我愛讀書,因為我深知人生短短幾十年,沖動是暫時的,愛好才有久遠。讀書未必能夠提升物質生活,至于精神上的追求,那空泛得不能再空泛的東西,能否得到提升,只有讀書人自知。事實上,青春容易消逝,讀書卻可以恒久。
我愛讀當代作家寫的書。首先閱讀當代作家的書,內(nèi)心不再存在隱秘的虛榮心,我們對他們產(chǎn)生的欽佩之情是熱烈的;為了信任他們,我們總是不可避免地要拋棄原本持有的高貴偏見。我們還得尋找自己愛憎的理由,這會增進我們的敏銳性,這也是證明我們真正讀懂了經(jīng)典著作的最好辦法。
英國作家伍爾芙認為,讀書的黃金季節(jié)是在18歲至24歲之間,這期間讀書的數(shù)量之多、記憶之深刻以及用心程度之深,都是人生其他階段難以望其項背的。至于我,是何時踏入文字的叢林,終至欲罷不能,而今回首,恍然如夢。如果說,人是有思想的葦草,那么可以讓葦草常青的,必然是閱讀,是思考,是縱橫捭闔的才情,是沙里埋金的篇章。對于文字,我存敬畏之心,當然,更多的情愫是喜歡。我喜歡漢字的簡約、端莊、豐富、深邃、春風大雅、秋水文章,因為自盤古開天地,只有精神可以永存,文字可以不朽。
我愛讀書,年少時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列出閱讀的書目,至今都在追憶當時的心情,以及在那種心情下讀書的喜悅,回味起來都令我感到滿足。我們童年時讀的那些書,那些總是悄悄地從家長不允許我們接觸的書架上偷來讀的書,給人以一種非現(xiàn)實感,令人驚喜,像是猶在沉睡之際,偷看了晨曦灑向靜謐田園的景象,像是從簾帷窺見了奇怪朦朧的樹影。盡管我們還不太明白那些究竟是什么,卻從此終生不忘,因為兒童具有一種奇特的預知能力。
我愛讀書。葉芝說,多少人愛你青春歡暢的時辰,愛慕你的美麗、假意或者真心,只有一個人愛你那朝圣者的靈魂,愛你衰老了的臉上痛苦的皺紋。怎樣的女人方可擁有如此的魔力,她縱然沒有美麗的姿容,但一定有著可以匹敵杜拉斯的才華和內(nèi)涵——老了,依然儀態(tài)萬方;矮了,依然深邃如井。這就是隱藏于書中的智慧,我喜愛。
我愛讀書,讀書久了,就能夠識別哪些是真正的好書,它們究竟告訴了我們些什么;哪些書粗鄙不堪,一兩年之內(nèi)便會湮沒無聞。我們目睹許多書問世,并常常聽人說,現(xiàn)在人人都能寫作。這也許是真的,我們不懷疑,在這煙波浩渺的書海里,盡管良莠不齊,雅俗不分,要遇上某個有識之士加以發(fā)掘,其光彩便會一代代地輝耀下去。
我愛讀書。福樓拜曾說,閱讀是為了活著。這般境界,是一項抵達臻地的修為,是平常之人無法登臨的高度。但是,不論在哪個階段,讀書時都應該善于辨別良莠,學會有所選擇地讀書,多讀有益的書籍,努力發(fā)掘書中的思想。敏銳的眼光和深刻的思想,都應是我們最終從書中所掘出的金礦。開闔自如的大境界,唯有搭乘文字的階梯,方可攀爬上去。人過半生,我們多數(shù)都不過是一只原地打轉的陀螺。夢想固然美好,腳踏實地更為重要。俗世生活里的得不到和已失去,我們皆可以于文字里,一一描摹、定格、拾取、還原。寂寞深如海,最好的撫慰,是文字,能夠于靜謐無聲處,給靈魂以滋養(yǎng)。
我愛讀書,在書里我看到古人曾對人生不同的讀書階段進行了這樣的歸納:“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币馑际请S著年齡的增長和閱歷的增加,一個人在讀書時思考的深度不一樣,獲得的閱讀體驗也不一樣。
我愛讀書,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堅持不懈地在奔波忙碌之余,經(jīng)年累月的在夜晚和燈下,滴水穿石,聚沙成塔。是誰說過的,別走得太快,讓我們等等靈魂。可以讓人靜下來慢下來的,是書籍,是我們埋首于馨香紙頁間的閱讀,甘之如飴,不肯將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