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他從袖口里拿出300兩銀子。他從胸口里掏出4000字情書。他從靴子里拿出5萬兩銀票。
以上就是我們常在影視劇中看見的場面,主角跟小叮當一樣隨手就從袖子里掏出一把碎銀子——“小二,來3斤羊肉,一壺好酒”,可古人的袖子真的能裝碎銀子嗎?
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要先看一下當時的衣服是怎么回事。眾所周知,漢族人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到清朝入關前都是穿著漢服的。經(jīng)過幾千年的發(fā)展,漢服也憑實力證明了什么叫作大氣端莊、風流靈巧。但這么美麗的衣服究竟有沒有口袋呢?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
漢服的大氣有很大一部分是袖子的功勞,所以漢服的袖子又有“大袖”“廣袖”等別號?!俺侵泻么笮?,四方全匹帛”雖有些夸張,但足以說明袖子的寬大?,F(xiàn)在成語里的“拂袖”“揮袖”“奮袖”等說法,也是因為漢服的袖子太大了,所以日常生活中有些動作往往見不到手,只能看見袖子在搖擺。
其實漢服的袖子里是有口袋的,只不過,這口袋不在手腕處,而是在手肘的后面。
由于頭發(fā)長、有禮貌等原因,日常的穿戴整理是古人很注重的生活環(huán)節(jié)。例如戴冠、正冠、插釵等行為,小臂都是要向上抬起的。如果口袋是在袖口處,手臂抬起的時候,就會使東西掉出,手腕顯露,這在當時是件很不雅的事情。但如果口袋在大臂處就沒那么多顧慮了。因為口袋盛裝的只是些細小輕便的物品,再加上袖子寬大,拿東西這一動作還是可以輕易實現(xiàn)的。
東晉醫(yī)學家葛洪就曾寫過一本醫(yī)書《肘后備急方》,書名中的“肘后”一詞,就是說這本書可以放在肘后的口袋中隨身攜帶。我們常用來比喻官員作風清廉的“兩袖清風”,其實原意就是說這個官員袖子里沒有裝錢。
除了袖子里能放一些小物件,漢服的胸前也是可以放東西的。古人著裝一般都會把上衣掖在中褲或下裳里。這樣,腰帶與交領接合處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口袋。只要這個東西不大、不滑、不細、不硬就可以放在里邊了。由于是交領右衽,所以拿取物品很是容易。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懷揣”就是指這個地方。
此外,除了衣服里面可以放置物品,漢服的腰帶也是可以掛東西的,諸如錢袋、香囊、印章乃至刀劍等生活必需品。這些無法塞到衣服里面的小物件,掛在腰間是男性最方便也是最普遍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