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秀霞
【摘 要】英語閱讀在小學生英語學習中占據(jù)及其重要的地位,閱讀能力是小學生語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手段,激發(fā)小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培養(yǎng)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進行到底。本文結合筆者的教學實際,探討了如何開展有效英語閱讀教學。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現(xiàn)狀;對策
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閱讀教學意義重大,閱讀能力也被公認為最重要的語言能力之一。新課程改革之后,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要求是:學生能讀懂一些簡單的英語故事或小短文,養(yǎng)成正確的閱讀習慣。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第一,小學英語閱讀課堂教學中,有的教師沒有正確理解教學目標,以致在課堂中過度強調(diào)對英語語言知識的講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并未把教學的關鍵點放到理解整篇文章上,以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
第二,部分教師不注重對文本重點的講授,導致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文本內(nèi)涵。在教學中有的教師會融入一些有趣的內(nèi)容,但在趣味之后有的教師并未深入細節(jié)進行講解,導致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只是單純的停留在表層[1]。
第三,部分教師不重視英語文化的拓展。對小學生而言,英語是其第二語言,在表達方式與習慣方面都和漢語存在較大差異,因為部分教師不重視文化背景的講解,導致學生不能夠準確理解文本的真正含義。
第四,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僅僅強調(diào)知識講授的過程,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對學生進行閱讀方法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學生缺乏科學的指導,在閱讀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錯誤。
二、小學英語有效閱讀教學對策
(一)明確教學目標,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在設定閱讀教學目標時,要保證目標明確,要深刻領會課標中關于課程目標表述的內(nèi)涵,要研讀教材,確定教學重難點,要做到目標適度,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來設定。如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下冊Unit 3 Read and write部分,教學目標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語篇理解Wu Yifan一家一天中所發(fā)生的糟糕的事和美好的事,并能最終寫出介紹自己過去一天的小語段。筆者在教學此課時,設計了以下任務型活動:
1) Task 1: Read quickly and find out the answer: How was the familys Friday?
2)Task 2: Listen, number the pictures and find out the sentences what describes the pictures.
3)Task 3: Pair work:(同桌合作,找出答案What happened to Wu Yifans family?)
4)Task 4:精讀語篇Part 1 :Listen to your teacher and tick or cross.
5)Task 5:精讀語篇Part 2 :Pair work(同桌合作,尋找關鍵信息,回答問題。)
6)Task 6:Practice reading:
① Read after the teacher;
② Students read freely;
③ Role reading;
④ Retell the text with a mind map.
通過上述六個任務型活動,每個活動均設有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能層層深入地引導學生在理解語篇的基礎上、又深刻理解文中各細節(jié)之處,為下一步的輸出環(huán)節(jié)——寫出介紹自己過去一天的小語段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更從中培養(yǎng)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二)抓住教學重難點,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
教師要認識到,課堂環(huán)節(jié)的設計要依據(jù)學習的主體,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抓住教學重難點,提升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如在人教版PEP小學英語教材六年級上冊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 Read and write這部分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進行小組游戲:Where is it? 把學生分成三組,第一組地點A,第二組方位介詞或短語,第三組地點B,讓學生根據(jù)自己小組所分的任務寫一個相應的內(nèi)容,準備好以后,教師每說出一個句子,如:The hospital is behind the school.學生需要做出相應的動作,呈現(xiàn)相應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彼此的位置關系,輕松掌握本部分的重難點知識。
(三)融入文化背景,準確理解文本
只有讓學生了解所學語言國家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乃至生活細節(jié),就越能正確理解和準確使用這一語言,從而正確理解閱讀文章。文化背景知識能促進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如教學人教版PEP六年級上冊Unit 2 Ways to go to school的“Story time”時,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對中英兩國汽車司機坐向來了解和比較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教學時教師可以在講臺地板上畫出模仿街道的交通線,請幾名學生上臺,根據(jù)課本中的內(nèi)容分別扮演不同國家的司機,向他們發(fā)出交通指令,讓學生身臨其境了解中英汽車司機坐向和行駛差異。
(四)以學生為主體,滲透閱讀策略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課堂的主體,而教師在課堂中應當起到協(xié)調(diào)、引導以及促進的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應做到:第一,引導學生復習鞏固相關知識,總結學習經(jīng)驗;第二,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第三,結合問題讓學生從原文中劃出重點詞句,理解文章主要思想;第四,通過圖片配對、句子填空、表格補充等練習方式進一步深化對文章的理解;第五,通過小組合作、情景重現(xiàn)、拓展課外閱讀等活動,讓學生在充滿樂趣與挑戰(zhàn)的氛圍下進一步深入閱讀。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中,教師應堅持有計劃、合理地選擇各種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在調(diào)動小學生閱讀積極性的基礎上,科學指導其開展閱讀,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能力,將英語有效閱讀教學進行到底。
參考文獻:
[1]陳麗芬.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常見問題[J].校園英語,2014(16):127-128.
[2]王欣.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3(7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