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利
【摘 要】二十世紀初,時任日內瓦音樂學院教授的教育家、音樂家彌達爾克羅茲創(chuàng)造了“律動”教學法,這種教學方式靈活生動,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在世界范圍內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到今天,“律動”教學已成為一種十分重要的教學方法,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增強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力和熏陶學生的品性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注重“律動”教學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提高高中音樂教學的質量和效率,讓學生愛上音樂。
【關鍵詞】高中音樂;“律動”教學;有效應用
“律動”教學強調學生在課堂上既要充分利用聽覺感知音樂之美,又要調動自己的身體的肌肉和靈魂和音樂共舞,利用自己的肢體語言把音樂的旋律和情感表達出來,實現(xiàn)身體和音樂的共鳴。隨著新課程改革在高中的深入推行,這種教學方式在高中音樂教學中被越來越多的應用。而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有效應用律動教學,就成了值得關注的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對這一問題的探討,促進高中音樂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律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作用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學習任務繁重,學習壓力大,如果對一門課程沒有興趣,就很難投入到課堂中。因此,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不斷提高自己課堂的質量和趣味性,最大限度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音樂,無形中提高自己的音樂修養(yǎng)。律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的引入,能夠讓課堂從一開始就調動學生全部的注意力,活躍了課堂氣氛,讓音樂課堂變得生動靈活,充滿趣味。這種教學方法既能疏解學生在其他科目學習中受到的壓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提高的音樂領悟力
律動教學法的使用,給高中音樂課堂注入了全新的活力,賦予了音樂教學生命力,能夠讓課堂把音樂之美和其深厚的藝術內涵表現(xiàn)出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領悟力。這種教學方式感染力極強,能夠通過律動幫助學生更深刻的理解音樂的節(jié)奏和韻律,體會聲音的高低起伏,并通過律動對這些內容的表現(xiàn),引領學生在音樂領域登堂入室,更上一層樓。
(三)熏陶良好的個人品德
律動教學讓音樂之美更具生命力和震撼力,并通過這種強烈的感染力,把音樂之美傳染給學生,熏陶他們的品德,培育他們的情操。通過律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的引入,音樂課堂就擁有了培養(yǎng)、熏陶學生良好品德的作用,為高中教學的德育滲透貢獻力量,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yǎng)。
二、如何在高中音樂課堂中有效應用“律動”教學
(一)利用節(jié)奏律動,感受音樂之美
對學生節(jié)奏感的訓練和培養(yǎng)是高中音樂教學的重要內容,通過節(jié)奏律動的學習,提高學生的音感、樂感。在高中音樂教學中,如果能夠融入律動,學生就可以更直觀的感受到音樂,通過聆聽、歌唱、行動等一系列的課堂活動,讓學生的感官都動起來,不僅能夠提高學生注意力,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欣賞《高亢的西北腔》時,教師首先可以讓學生先自己欣賞,之后請同學根據(jù)賞析內容,通過自己的動作和肢體語言對樂曲中的某一小段展開律動表演,通過這一要求,學生在賞析樂曲的時候自然就會特別注重對音樂節(jié)奏的把控,并且注重對節(jié)奏的理解轉換,無形中提高了他們的音樂水平??傊?,通過節(jié)奏律動的教學方法在高中音樂課堂的使用,一方面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參與度,另一方增強了教學效果,讓高中音樂教學更加高效。
(二)通過體態(tài)律動,激發(fā)學習熱情
體態(tài)律動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肢體語言,去追尋和感知音樂的節(jié)奏韻律之美,通過這種學習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例如,在賞析《熱情鳴奏曲》時,教師先可以讓學生欣賞最后的經(jīng)典高潮片段,這段樂曲高昂激亢, 淋漓盡致的詮釋了貝多芬和命運斗爭的精神,同時,這種高昂的旋律也極易吸引學生注意力,幫助學生快速進入課堂狀態(tài)。結尾的這段旋律的關鍵在于跳躍的節(jié)奏和強勁的和弦,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指揮學生剁動雙腳,表現(xiàn)這一段旋律。同時,還可以指揮學生用手臂的上下交替代替強勁的步伐,表現(xiàn)出在和旋之后的那一段跳躍的旋律??梢钥闯?,在這樣的體態(tài)律動教學方式之下,學生通過規(guī)整有力的跺腳、井然有序的的步伐,全身心的投入到樂曲之中,讓靈魂和樂曲共舞,領略音樂的魅力。
(三)借助舞蹈律動,感知情感變換
音樂和舞蹈是相通的,通過音樂,賦予舞蹈以鮮活的生命,通過舞蹈,音樂有了更加直觀的表現(xiàn)方式,讓音樂變得靈動起來。高中生每天面對繁重的學習壓力,通過舞蹈的律動,也可以起到疏解壓力的效果。因此,在高中音樂的課堂上,如果教師善于帶動學生進行舞蹈的律動,那么學生就更能挖掘到音樂背后的情感變換,對音樂產(chǎn)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賞析拉丁美洲音樂時,教師就可以首先帶領學生跳一小段拉丁美洲的舞蹈,之后就可以播放樂曲,為了對比不同樂曲之間的區(qū)別,教師可以先帶領學生跳倫巴,之后是桑巴,讓學生感受兩種樂曲在舞蹈和音樂上有何區(qū)別,最終讓學生在舞蹈和樂曲的雙重熏陶之下,感受音樂之后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變換,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律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的有效應用,極大地提高了高中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激發(fā)了學生的積極性,為高中德育教育提供了途徑。在高中音樂的課堂上,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和提高教學質量,通過節(jié)奏律動、體態(tài)律動、舞蹈律動等方式,促進“律動”教學在高中音樂課堂中的有效應用,讓音樂課堂充滿魅力,為學生打開通往音樂道路的大門,讓學生愛上音樂。
【參考文獻】
[1]李萍.論律動在中學音樂教學課堂上的有效應用[J].高考,2017(36):264
[2]文潔.落實課標精神 提升律動教學質量[J].成才,2017(1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