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發(fā)到了每個人手中,有人歡喜有人愁。小齊同學依然穩(wěn)坐第一把交椅,她的試卷上基本沒什么錯誤,別人正在愁眉苦臉地訂正答案時,她則顯得十分悠閑愜意。而我,愣是做錯了一道8分的數學題,我想象著老媽定會嚴肅地說:“這哪里是‘失誤’,這是‘事故’??!”而進步了14名的同桌正看著成績單向我訴苦:“我老媽說了,如果考試退步了,假期一定得課外班伺候;如果止步不前,要報課外班查缺補漏;如果出現進步的苗頭,那更得乘勝追擊,趕緊報課外班呀!”我一下子被她逗樂了,合著你這是“成也課外班,敗也課外班”呀。
老班總是不滿意我們的成績,說我們不是不聰明,而是學習態(tài)度出了問題。她想出一個辦法,讓我們把各科老師的優(yōu)點、缺點和對老師的建議寫在紙條上,進行匿名評論。當然,也包括她。
“大家的紙條我都看了。”教室里響起老班洪亮的聲音,“大家的字都有所提高啊,你們的字寫得可真是漂亮!”
我們抿著嘴輕輕地笑,笑得意味深長。
“原來我的優(yōu)點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缺點卻多如牛毛,而且大家一致認為我偏袒成績好的學生。真是冤枉!我有嗎?”
“有——”響亮的回答竟然從四面八方冒出來。
她愣住了,沒想到大家毫不留情,她點名最老實的小李同學,問道:“你也是這么認為的嗎?”
老班見小李鄭重地點點頭,便問:“那你倒是說說看,我怎么偏袒了?”
小李的臉“騰”地一下紅了,但還是鼓起勇氣,結結巴巴地說:“嗯,就是這樣,如果有兩個學生同時沒帶作業(yè),你總是輕易地放過成績好的學生。而對成績差的學生呢,除了劈頭蓋臉的訓斥,還要加倍地罰抄作業(yè)。您這截然不同的兩種態(tài)度,我們看不慣。”
教室里鴉雀無聲,同學們都想看看老班會做何解釋。
“謝謝。”老班不愧是老班,她的嘴角揚起一絲微笑,“那我要怎樣做呢?總是考第一名的小齊同學如果忘帶作業(yè),我會認為她是真的忘帶了。而有的同學則是拿‘忘帶作業(yè)’當托詞,壓根兒就沒寫作業(yè)呀!難道我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繼續(xù)縱容投機取巧的學生嗎?”
“我能這樣做嗎?當然不能了!如果是這樣,你們何年何月才能趕上小齊同學???天地良心,我這么做,是真心為你們著想??!”
老班苦笑著,我們卻笑不出來了。我似乎理解了她的良苦用心,原來,“逆耳”的都是“忠言”啊。
“謝謝大家敞開心扉,每一張紙條我都會珍藏起來,以后我還會找機會和大家聊天,一起解決問題?!崩习嘈χf,“期末考試結束了,這個假期怎樣安排,我想大家早就心中有數了。希望大家合理安排時間,給自己制訂一套嚴格的學習計劃并落實。祝大家假期快樂!”
教室里響起熱烈的掌聲,我和同桌也相視一笑,說:“還是老班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