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日上午11時許,專門為青藏鐵路設計制造的高原列車載著600多位勞動模范代表、各族各界代表和普通旅客,緩緩駛出格爾木車站,標志著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建成通車。青藏鐵路被譽為“天路”,起點為青海省西寧市,途經格爾木市、昆侖山口、沱沱河沿,翻越唐古拉山口,進入西藏自治區(qū)安多、那曲、當雄、羊八井等地,最后到達圣城拉薩,全長1956公里,由10多萬筑路大軍歷時5年艱苦奮戰(zhàn)建成,是全球海拔最高、在凍土上路程最長的高原鐵路,是中國新世紀四大工程之一,2013年9月,青藏鐵路入選“全球百年工程”。
青藏鐵路的通車運營,推動西藏進入鐵路時代,密切了西藏與祖國內地的時空聯(lián)系,拉動了青藏帶的經濟發(fā)展。2016年9月12日,歷時七年,總投資12.98億元的青藏鐵路無縫鋼軌換鋪工程完成,全線1956公里青藏鐵路實現(xiàn)了“千里青藏一根軌”,列車的平順性和安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為香港服務了73年多的啟德機場于1998年7月5日午夜結束其歷史使命,正式關閉。歷時13小時、全球罕見的“一夜機場搬遷行動”當夜在緊張而有序的狀態(tài)中進行,確保了新機場7月6日晨6時正式啟用。
據(jù)了解,最后一班抵達啟德機場的航班,是5日晚11時39分抵港的港龍航空公司的NA841航班;最后一班從啟德機場起飛的是午夜12時03分飛往倫敦的國泰航空公司CX251航班。當晚駕駛最后一班離開啟德機場敖機的英國飛機師金一沙曼,曾是第一位駕駛國泰客機從香港到倫敦的機師,而完成這班“最后航機”任務后,他也正式退休,與啟德機場一起告別各自的飛行歷史。
當凌晨最后一架飛機離開啟德機場時,在場的主持儀式的官員隨即鼓掌致意。民航處長施高理作簡短致辭,他表示,有73年歷史的啟德機場,將永遠被港人銘記于心。午夜1時,啟德機場舉行跑道關燈儀式,正式關閉機場。
1900年7月12日(清光緒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住在莫高窟的道士王圓篆無意間在16號的洞窟中發(fā)現(xiàn)了從西晉到北宋的5萬多件經卷、文書、繪畫,大約是北宋中期為避亂而封藏于洞中的,這個洞就被稱為藏經洞。這次無意間的發(fā)現(xiàn),卻為敦煌文物帶來了一場浩劫。
藏經洞文物的發(fā)現(xiàn),并未引起清朝的重視,而所謂國外探險家卻利用王道士的愚昧和貪財,大肆掠奪。英國的斯坦因以考古為名,花了500兩銀子,用7天時間在洞內挑選了近萬件寫本、印本卷子,裝滿24大箱,其中有長1丈多的唐繡觀音和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金剛經》,另外還挑選了5箱精美繪畫藝術品,運回英國后收藏于倫敦大不列顛博物館。法國人伯希和也以50兩銀子一捆的代價,盜走5000多件珍品。美國人華爾納用特殊的化學溶劑,剝走了7個洞中的26方壁畫。1909年清朝才下令將藏經洞所余文物全部運往北京,僅剩8697件,存放于京師圖書館。
全球第一位“試管嬰兒”于1978年7月25日23時47分在英國曼徹斯特的奧爾德姆總醫(yī)院降生,這位重約2.6公斤、有著藍色眼睛和金色卷發(fā)的小女嬰,就是世界第一例通過“試管嬰兒”技術降生的路易絲·布朗。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路易絲的母親萊斯莉因輸卵管有病無法生育,醫(yī)治9年無效后,她和丈夫決定進行世界上首例“試管受精”。1977年,英國科學家愛德華茲和斯蒂普特從萊斯莉的體內提取出卵子,將其和她丈夫約翰的精液一起放入一個培養(yǎng)器內,使卵子受精,然后將受精卵重新移入萊斯莉的子宮中,9個多月后,路易絲誕生了。在她出生之前,“試管授精”技術的研究一度引發(fā)了巨大的倫理爭議。路易絲的順利出生,最終改變了大多數(shù)英國人對“試管嬰兒”的觀望和反對態(tài)度,當初由“試管嬰兒”所引發(fā)的爭議也煙消云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