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學生的道德發(fā)展大致分兩個階段,即10歲以下的學生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多半是根據(jù)別人設定的外在標準,稱為他律道德;10歲以上學生對道德行為的思維判斷,則多半能根據(jù)自己認可的內在標準,稱為自律道德。初中生正處于皮亞杰所說的兩個階段的過渡時期,老師有義務促進孩子們由他律向自律跨越,做自己的主人,真正成長起來。
一、“這樣做是我本人的責任”,樹立孩子的責任意識
在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時,首先應注重集體意識的培養(yǎng)。因為有了集體認同感,學生才會有為班級奉獻并承擔責任的意愿,才會想在集體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人人都具有責任感和奉獻精神的班級才會有凝聚力。
剛接管班級時,我們就有了一句口號:“班級興衰,我的責任!”召開主題班會———“我的班級我做主”時,同學們踴躍發(fā)言,從教室布置到座位編排,從班級管理到小組分配,不一而足,都把班級當作自己的第二個家,想為這個大家庭的發(fā)展添磚加瓦。為了更深入了解班級情況,不定期地由學生寫班級近況分析以及管理建議?!鞍嗉壟d衰,我的責任”逐漸由口號落實到了行動??吹降厣系睦鴷r,他們不會再視而不見;對寢室內務不再滿不在乎;開始十分重視常規(guī)檢評;獲得流動紅旗時歡呼雀躍;對于有損班級形象的做法“同仇敵愾”……此外,初中生從眾心理很強,需引導他們逐漸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我經常告誡學生:不敢對非正義說不的人,自己恐不免于合污;對假惡丑一味寬容的人,自己恐不免于被反噬。你是班級的一份子,你奮發(fā),班級也就奮發(fā)一分;你沉淪,班級也就沉淪一分。鼓勵學生們用自己最好的一面去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這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權利。引導人人都為班級的積極發(fā)展貢獻力量,讓每一顆小小的種子共同滋養(yǎng)美麗的世界。
我們班的管理模式是人人參與,相互監(jiān)督,共同治班。班級共設置了將近60個崗位,有詳細的崗位描述,每個崗位對應一定的“俸祿”(班級實行個人操行分積分,每個崗位對應一定的操行分)。同學們可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形進行申請。而每一個崗位都處于考核與監(jiān)督之中。比如班主任考核班委主要成員:中隊長、班長、副班長、學習委員、生活委員、宣傳委員等,班長考核值日班長,副班長考核小組長,學習委員考核課代表,課代表考核小組的各科小指導員,而班主任由3個紀檢委員進行監(jiān)督……每兩周總結一次,由考核人員在崗位操行分的范圍內根據(jù)上崗學生的表現(xiàn)打分并予以一定的評價。這種模式大受學生歡迎,能讓他們明白一定的權利對應著一定的義務,每個人都應該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在試運行兩周后,班級工作有條不紊,逐漸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氛圍。同學們也逐漸明白,擔一份責任,出一份力,這是生活在一個集體中的成員們所應有的態(tài)度。
二、“學習是我自己的事情”,引導孩子樹立目標
剛接手班級時,我們實行6人小組競爭制,加減分的形式貫穿到課堂、寢室、食堂、保潔等各個方面,每兩周總結一次,獎勵前三名的小組,后三名的小組則以抽簽的形式決定本組需為班級做的“貢獻”,或是保潔、或是策劃班會、或是表演節(jié)目。孩子們興致激昂,各個小組爭先恐后,組內團結互助,班級一派蓬勃景象,從常規(guī)評比到學習氛圍都大為改觀。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后,奇怪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喜歡用小組PK制的課堂明顯活躍,不太習慣用加減分形式的課堂明顯低落。舉手回答問題只是為了給小組加分!上課做筆記只是因為怕影響小組分被同組同學批評!為班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竟然有學生會問能不能加分!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顯然違背了我的初衷。小組競爭制只是一種外驅力。當務之急是要讓孩子們找到內驅力,而這個關鍵就是讓他們樹立自己的目標。
好的影視作品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利用課余時間我在班級播放了《恰同學少年》,受那一群意氣風發(fā)的少年們的感染,孩子們明白一個人應該有兼濟天下的胸襟,不要只局限于小小的自我;要為了實現(xiàn)心中的理想,不畏困苦,儲學蓄能。我還播放了印度影片《三個傻瓜》等,讓孩子們明白不能只為了分數(shù)而學習,應找到自己的學科興趣,從而追求卓越。
同時,我在班上尋找了自我目標十分清晰的同學,公開表揚,給孩子們樹立身邊的榜樣。接著,我會在幾個可利用的邊角料的時間里(如早自習開始前的十分鐘、課間操后十分鐘、午休前的十分鐘、晚自習開始前的大量時間)注意這些榜樣們的活動。這些孩子因為目標明確,一般很會利用這樣的時間,他們或是討論數(shù)學難題、或是閱讀經典散文、或是做剛布置的家庭作業(yè)、或是預習下一堂課的學習內容、或是小聲背誦當天的過關任務,這個時候我會表揚這些同學,給予肯定。慢慢地,這樣的現(xiàn)象發(fā)生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同學從喧鬧中安靜下來,開始在抽屜里找相關的學習資料,也加入到學習中來。但是,前提是不能強制所有的學生都必須這樣,只能給予引導,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這樣做是可行的,如此他們才不至于反感以致抵觸。
三、“我明白我錯在哪里了”,引導孩子自我教育
從我接手班級以來,我一直將孩子們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哪怕孩子犯錯了,我也會請他坐下來,讓他們心平氣和地講述過程并反思自己到底有沒有過錯、錯在哪里。教育者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孩子自己成長,所以在孩子遇到問題時,我們要做的是給他提供解決的方法,一味地責怪與抱怨除了能招來學生的逆反之外,沒有其他作用。
剛進入初二的九月份,我們班有幾個男生表現(xiàn)惡劣,辱罵師長、打架生事、欺負弱小,對班級影響極其惡劣。該批評的批評,該按班規(guī)處分的就處分,該被學校通報的就通報,但收效甚微。在沒有找到完美的解決方法之前,我只是每天記錄這幾個孩子的行為。通過兩周的觀察,我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集中在一個孩子身上。他上學期的表現(xiàn)不是很好,本想改變學習環(huán)境,并且跟班上其他學生表明了態(tài)度:一定會轉學。結果這事沒成,他再次回到班上,覺得很沒面子,感覺同學們都在嘲笑他、排斥他,就想著干點事情引起大家的注意。
找到了問題的原因后,我就開始各個談話。先從他的朋友開始。我把談話主題設定為:你覺得他有哪些優(yōu)點值得你如此深交?我們到底應該怎么幫助他?讓他們自己冷靜分析進而明白:真正的朋友不會一次又一次地幫著把對方推向“深淵”,而是要讓他積極上進,用正面的力量去贏得大家的尊重。最后他們決定:先自己做好榜樣,幫著他從學習起樹立信心,用良好的行為表現(xiàn)來贏得同學的肯定。接著,我找來那位學生,先把記錄的成長檔案給他看,包括他那幾個朋友的。“他們是你的朋友嗎?你看看他們因為你,這個學期以來可謂劣跡斑斑。真哥們會這樣做?”接著,我拉著他的手,表明我對他心中困惑以及痛苦的理解,說著說著,他竟然哭了。最后,他在反省日記中寫道:我明白了要維護自尊靠的不是拳頭和逞能,而是展現(xiàn)自己的閃光點。
(作者單位:湖南師大附中博才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