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忠坤
杉木,常綠喬木,是我國南方最重要的速生用材樹種。杉木材質(zhì)優(yōu)良,用途廣泛,生長迅速,萌芽性強,病蟲害少,人工繁殖容易,適種于海拔800米以下的紅壤、山地黃壤、山地黃棕壤、黑色石灰土土壤。為進一步提升杉木種植的效益,筆者在調(diào)查分析的基礎(chǔ)上,總結(jié)了杉木撫育管護的一些要點,供廣大讀者參考借鑒。
一、修枝
修枝以不影響杉木生長,最大比例獲得優(yōu)質(zhì)木材為原則。在立地條件好、經(jīng)營強度高、造林密度大的林區(qū),修枝的開始時間可以提前,間隔期短;反之,則推遲,間隔期長。第1次修枝在林分郁閉、陰枝開始枯死時進行。開始時間5~6年。人工修枝的時間可在春秋兩季進行,一般是林木開始生長前的3月和林木停止生長后的11月。間隔期,視林分生長情況,一般1~2年。修枝3~4次。
修枝的工具要鋒利,緊貼樹干自下往上修割,用鋸子鋸掉大枝后,將鋸口用刀削平,再用修枝鋸修剪較大側(cè)枝時,從枝條基部的膨大部位下方,緊貼樹干由下向上修剪。杉木修枝要求切口平滑,不能撕裂樹皮,修后切面與樹干平,不留茬,切勿形成“凹”形或“凸”形切口。修枝季節(jié)應(yīng)在晚秋或早春。
二、施肥
施肥時,基肥要在表土回穴時施入,肥料與所回表土要混勻,使肥料均勻分布在15~20 厘米土層內(nèi)。追施通常采用溝施方法,在每株樹上坡開一條弧形溝,溝長40~60 厘米,寬10~20 厘米,深15~20 厘米,溝距樹干40~60 厘米。追肥后立即覆土。施肥前須撫育除凈雜草,林地內(nèi)的萌芽條要及時除盡,以免影響肥效。
三、撫育
杉木幼林撫育,重點是清除雜草危害。肥沃之地,如洼地、山腳也是要重點撫育的地方。第1~3年每年撫育2次,第4年1~2次是適宜的。有些地方雜草特別繁茂,第1年或第2年也可以3次,但是因為現(xiàn)在造林用的苗木質(zhì)量好,生長快,第4年可以撫育1次或只在有雜草競爭的地方進行撫育。局部整地采用局部撫育。對一些無礙幼林生長的雜草灌木可以保留覆蓋地面,以利地力維護。如果是進行2次撫育,第1次應(yīng)在春夏之交,旱季來臨之前;第2次應(yīng)在第2個生長高峰之前,即8月中旬前后。
四、病蟲害防治
杉木林的主要病害有黃化病(侵染性病害)、炭疽病、葉斑病、葉枯病等。黃化病、炭疽病可致杉木針葉枯萎,甚至整株死亡。防治黃化病、炭疽病時,需適地適樹,選好適合杉木生長的造林地,集約經(jīng)營,搞好幼林的撫育管理,在土壤板結(jié)的地方進行深挖撫育,以促進林木生長良好。葉斑病、葉枯?。ㄓ址Q杉針黃化?。┰谖覈寄井a(chǎn)區(qū)各地發(fā)生比較普遍,尤以海拔300 米以上的山區(qū)和半山區(qū)最常見。防治以營林措施為主,選擇土壤好、受風(fēng)小的地段栽植,提倡營造混交林,同時注意苗木檢疫,避免病菌擴散。
杉木林的主要蟲害有粗鞘雙條杉天牛、杉梢小卷蛾、葉螨、白蟻等。粗鞘雙條杉天牛是杉木主要害蟲。防治上要加強撫育管理,作好除萌防萌工作,對于過密的林木,須適時進行合理的間伐,使林分通風(fēng)透光,增強樹勢。發(fā)生蟲害以后,可及時清除被害木,采伐原木要及時剝皮,伐根要盡量降低并剝皮,或用 50%甲基氧化樂果乳劑或鋅硫磷400~800倍液注入蟲孔,然后用黃泥密封,將其殺死。在成蟲出現(xiàn)前,在林緣附近堆積一些病蟲木或被壓衰弱木、引誘成蟲前往產(chǎn)卵繁殖,然后在幼蟲未蛀入木質(zhì)部前剝?nèi)淦ぜ羞\出,予以燒毀。如果到了成蟲出現(xiàn)期,可用煙劑熏殺或以90%敵百蟲1公斤加水500~800 公斤噴樹干。杉梢小卷蛾是杉木另一種重要害蟲。其防治重點應(yīng)放在第一、二代(4、5月間)上,以壓低蟲口密度,控制和減輕蟲害。卵期防治,可用松毛蟲赤眼蜂。每公頃放150萬頭蜂,在室內(nèi)見有成蟲羽化后第三天開始放蜂,共放4次,每隔3~4天放1次,放蜂量依次為2萬、3萬、2萬。每公頃每次掛75~105個蜂包,蜂包可掛在樹干上部側(cè)枝上。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