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朋田宇
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的快速發(fā)展,聯(lián)合收割機的投入使用,大大地加快了麥收的進度,減輕了農民的勞動強度。
1.1 試運轉:新機或保養(yǎng)后的收割機,必須進行試運轉磨合。①發(fā)動機試運轉。根據檢修保養(yǎng)內容,決定冷、熱運轉磨合,檢查機油壓力表、機油溫度表、水溫表是否正常,有無漏油、滲水、異常響聲。②行走試運轉。可按1檔、2檔、3檔、倒檔順序,分別左、右轉彎,檢查轉向機構、制動器是否靈敏,離合器聯(lián)鎖機構是否可靠。
1.2 正確使用:按規(guī)范操作可減少故障提高效率①無載荷啟動發(fā)動機,低轉速結合離合器,板動操縱閥使聯(lián)合收割機減速,將收割臺降至正常割茬高度加大油門發(fā)動機達額定轉速時人區(qū)收割。②收割機運行50—100米后停車檢查作業(yè)質量,需要時進行必要的調整,直至作業(yè)質量達到要求后,投入正常工作。
1.3 技術保養(yǎng)。定期對聯(lián)合收割機各部分進行清潔、檢查、緊固、調整、潤滑、添加和更換易損零部件等作業(yè)。①聯(lián)合收割機的清潔,清除機器上的穎殼,碎莖稈及其他附著物,及時潤滑一切摩擦部位,外面的鏈條要清洗,用機油潤滑。②發(fā)動機技術狀態(tài)的檢查,包括油壓、油溫、水溫是否正常,發(fā)動機聲音燃油消耗是否正常等。③收割臺的檢查與調整,包括撥禾輪的轉速和高度,割刀行程和切割間隙,攪龍與底面間隙及攪龍轉速大小是否符合要求。
2.1 田間作業(yè)中的保養(yǎng)
各磨損部位按說明書規(guī)定要求進行潤滑,特別是切割器動刀與定刀處,應2~3 h添加1次潤滑油;在作業(yè)過程中出現異常,應立即關閉發(fā)動機,檢查出現異常的地方,堵塞的地方要及時清理,破損的地方及時更換,不能抱著能拖就拖的心理,繼續(xù)蠻干,以免引起其他好的零部件發(fā)生破損;在使用過程中,要經常檢查油、水是否符合要求,不足時應及時添加。
2.2 收割機作業(yè)前的保養(yǎng)
收割機發(fā)動之前,首先應按照說明書要求加滿油、水,檢查電瓶是否充足電,查看線路是否良好,再檢查皮帶及其鏈條的松緊程度,必要時按說明書要求進行調整;打開脫粒部分后蓋,檢查脫粒齒桿有沒有磨損過度,攪龍是否有異物堵塞,篩網是否破損,如發(fā)現問題,應及時進行清理、維修;底盤檢查時,首先用千斤頂支起車身,查看履帶的松緊程度,用手擺動驅動輪等輪子,看間隙是否過大,必要時按說明書進行調整、維修,各個潤滑部分要按說明書規(guī)定進行潤滑;應按說明書規(guī)定要求調整收割機各部位間隙,如動刀與定刀之間的間隙、脫粒間隙、輸送槽間隙、行車制動間隙、離合器與軸承間隙、攪龍葉片與割臺底板間隙,并按要求調整鏈條、皮帶的張緊度;檢查燃油、機油、液壓油、制動液、冷卻液的量是否足夠和發(fā)動機油底殼、高壓油泵及液壓用油的質和量;檢查油壓表、水溫表、電氣系統(tǒng)工作是否正常。
2.3 田間作業(yè)后的保養(yǎng)
2.3.1 清掃表面的堆積物。割臺、過橋、糧倉、發(fā)動機外部等部位的雜草、秸稈、塵土、油物要清理干凈。卸下篩箱內的上篩、下篩及尾篩,清掃清篩室底殼及篩箱內的雜草及塵土,并用自來水沖洗干凈,晾干后開進機庫。
2.3.2 將發(fā)動機水箱放水開關打開,放凈水,向氣缸內注入適量清潔機油,并轉動飛輪數圈。檢查部件是否有松動、損壞現象。有松動的要緊固,有損壞的要更換維修使用后的維修保養(yǎng)。
2.3.3 向各傳動軸承加注黃油,對摩擦部位,如撥禾輪、攪龍伸縮桿套、張緊螺桿等,要涂上機油或黃油,防止銹蝕,對生銹的外露件和油漆已磨掉的地方要除銹后重新涂油漆。
3.1 把所有的傳動帶拆下,擦洗干凈,涂上滑石粉,掛上標明規(guī)格與傳動部位的標簽,掛在庫內墻上保存;把所有滾子鏈拆下,用柴油或煤油清洗干凈,瀝干后放入廢機油中浸煮30 min左右(或在廢機油中浸泡48 h),取出后瀝凈機油,再放入加溫熔化了的黃油中蘸一下,然后用牛皮紙或耐油薄膜包好,存放于干燥通風處。
3.2 收割機閑置時應盡快將塵土、秸稈、籽糠等雜物清除干凈,再用壓力水對整機進行沖洗(皮帶、電器等須在清洗前拆下另置),并晾干。對于裸露的金屬機件(如切割部分的機件)表面可涂上一層廢機油并粘貼報紙加以保護,脫漆部分最好補涂同樣顏色的油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