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單
陳淮貴
小車飛馳,車外不斷變幻的世界看起來新奇而刺激。
“你還怕嗎?”黑瘦的宋富瞥了眼坐在后座一直抱著行李箱的女人。
“不……不怕。”瘦小的女人激動地說,粗糙的雙手緊摟著箱中一大疊一大疊的百元大鈔,似要將身體融入大鈔里去。
“我們發(fā)財了,我們終于發(fā)財了!”宋富忍不住哈哈大笑,“再也不用過那畏畏縮縮的寒酸日子了,再也不會低人一等,幸福的日子開始了!你不要怕,一切都有計劃,身份證、駕駛證、車子車牌,全是新買的,我們不是我們,我們現(xiàn)在是這新的身份證上的人,明白了嗎?”
“明白了?!迸瞬徽J識似地看著懷中不計其數(shù)的巨款,好象還不相信眼前的事實。
“沒想到來錢這么容易,開個P2P網(wǎng)貸平臺,3個月,500萬!哈哈,500萬!這群傻瓜,真是傻子多了騙子不夠用呢!什么城里人研究生大學生,還不照樣被我們農村小學生耍得團團轉!想想他們那種雞飛狗跳痛哭流涕的可憐樣,真是開心!”宋富得意地嘲笑起來,帶著報復的快意,女人也開心地笑了起來。
“今天我們就到五星級賓館好好享受一下,放心,沒人認識我們!”
傍晚,他們搬著大小行李住進了途經(jīng)城市的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五星級豪華大酒店。
一進房間,宋富就止不住一聲歡叫將女人抱到潔白的床上連滾了幾滾,撫著女人過早出現(xiàn)皺紋的臉龐,宋富一陣激動:
“老婆,這么多年跟著我工地做工,飯店打雜,受苦受氣,從今天開始,我們再也不做工了,我們要享受,我們有的是錢……”
女人感動地緊緊抱住他,淚水無聲地溢出眼眶,流下臉頰,滲入床單。
“我總感到有點不踏實……”女人遲疑地說。
“有什么不踏實?我們到邊遠的云南貴州去,誰認識我們?你看,我們用買來的身份證住店都沒事!”宋富堅定地說,精干的平頭發(fā)型似乎在顯示著他的信心,“開弓沒有回頭箭,不要想來想去了,對了,看一下全民追債網(wǎng)上有沒有我們的債單?!?/p>
宋富迅速拿來手機,打開全民追債網(wǎng),只見自己的名字赫然掛在債單的最上面,顯然,是新掛上去的。
“這個多管閑事的追債網(wǎng)!”宋富忍不住咒罵起來。
“掛上去了嗎?”女人擔心地問。
“掛上去了!”宋富指著網(wǎng)頁,“你看,平臺名稱:銀石貸,法人代表:宋富,待收金額:531.32萬元……”
“這么快!”女人猛地坐起,驚嘆道。
“是啊,”宋富冷笑道,“現(xiàn)在投資人也有經(jīng)驗了,一看稍不對勁就馬上建維權群,報警,統(tǒng)一在全民追債網(wǎng)掛債單。”
“會有人接單嗎?”女人呼吸急促起來。
“當然有了,債務追回金額的20%作為追債人報酬,怎么會沒人接,網(wǎng)上一點就接去了,而且,都是些熟悉的人接單,熟悉的人知道到哪里追怎么追。村里程建東連信平臺的債務,就是被平臺里那個‘連信運營接去的,公司的運營總監(jiān)催公司老板的債,嘿嘿,這老板也很難跑掉了。”宋富解釋說。
宋富又慶幸道:“幸好我們跑得快,再熟悉的人也不會知道我們已經(jīng)跑到兩個省外了,哈哈,還是早點睡吧,明天早點趕路!”
勞累了一天,宋富很快呼呼大睡。不知過了多久,宋富忽地感覺到手腳難以活動,掙扎間醒了過來,卻見手腳被毛巾綁得嚴嚴實實,沒兩個小時弄不開,女人正穿上新買的黑絲襪,準備出去。
“你,你干什么!”宋富又驚又怒。
“我不想和你過那種擔驚受怕見不得人的日子?!迸艘荒樒届o,用陌生的聲音說道,“我接下了你的債單。”
“什么?”宋富大叫一聲,幾乎難以相信,“你接了我的債單?”
“是的,”女人睜大著眼睛,“20%就是100萬!我一輩子都賺不到這么多。這對你也有好處,我追回債務你就可以堂堂正正回去,不用再隱姓埋名了呀?!?/p>
“你……你……你……我們可以一起回去把錢還給他們……”宋富哀求道。
“不!”女人堅定地說,“我不想再過那種畏畏縮縮低人一等的寒酸日子,我要過幸福的日子!”
宋富一邊掙扎,一邊眼睜睜地看著女人激動不已地將幾個行李箱搬了出去。
父親的莊稼情
王世虎
東方的魚肚白剛露出地平線的時候,父親就已經(jīng)在去往莊稼地的路上了。
美美地喝上一大瓢水,把鋤頭往肩上一扛,毛巾往腰間一搭,父親便意氣風發(fā)地出發(fā)了。崎嶇的山路上,父親邁著輕盈的步伐,嘴里哼著歡快的小曲兒,仿佛去奔赴一場盛大的宴會似的。每每惹得母親擔心不已,總會在他出門前叮囑道:你小心點,慢些走!父親若無其事地把手一揚:這路我早熟透了,哪兒高哪兒低一清二楚,閉著眼睛都能走個來回,怕啥!
父親對莊稼地是有著深厚感情的。作為一個地道的農民,父親一輩子都和莊稼打著交道,面朝黃土背朝天。父親說,這莊稼地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你得好好善待她,你把她服侍好了,她才會心甘情愿地結出果實來!父親說這話的時候眉毛一挑一挑的,就像在講授一個深刻的人生哲理。
父親每天都是村子里第一個去莊稼地的。父親說,莊稼人嘛,趕早不趕晚!
有時,父親出發(fā)的時候,天空還“星光閃爍”著。父親便興奮地說,你看老天爺都在眷顧咱農民呢,點亮這么多“星星之火”來照亮咱前進的道路。父親立刻來了勁似的抬頭挺胸,像威嚴的將軍閱兵一樣“檢閱”著路旁的莊稼,哪兒片的長勢好,郁郁蔥蔥的,哪兒片出問題了,需要治理。
走進莊稼地的時候,父親便會放慢步伐、變得小心翼翼了,生怕不小心踩了路旁的青苗。如果看到倒下的小苗,他就緩緩蹲下身,輕輕把它扶起來,用小木棍支好。在父親眼里,這是在拯救一個生命,一個蓬勃生長的生命!
到了莊稼地,把毛巾往脖子上一搭,在掌心吐一口唾沫,雙手一搓,父親便掄起鋤頭開始干活了。絢麗的朝霞下,銀白色的鋤頭不斷地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yōu)美的弧線,與父親剛毅的身影相映生輝。
等到太陽公公露出笑臉的時候,父親的身前已經(jīng)掘出一大片地了。這時,整個莊稼地里點綴滿了干活的鄉(xiāng)親們。父親這才舍得歇息一會兒,用毛巾把臉上的汗水一抹,從口袋中掏出自碾的煙葉,用紙一卷,悠閑地抽了起來。廣闊的莊稼地上,響起了此起彼伏的鋤地聲。父親陶醉地說,嘖嘖,多么動聽的音樂?。?/p>
把地鋤好后,就該播種了。播種的活不累,父親便會叫上母親。但干不到半個時辰,父親就會支使母親休息一會兒,而他自己,是從不歇息的??粗萑醯母赣H佝僂著身軀勞作的樣子,母親的心中便會泛起幸福的痛來。乘父親直起身子喘氣的機會,母親忙上前遞上水杯,幫他擦拭額頭的汗水。春天,就這樣溫情地蘇醒了!
待種子發(fā)芽后,父親往莊稼地里跑得更勤了。父親說,這嫩芽就像剛出生的嬰兒,得悉心呵護呢。天氣冷了,父親就給它們罩上一層塑料膜“取暖”;天氣躁了,父親就給它們澆灌清甜的泉水“潤喉”。青苗就這樣茁壯成長了,父親卻看得更緊了,有沒有蟲子來侵犯?有沒有病情在蔓延?父親就像一位農業(yè)專家一樣,仔細觀察著它們的一舉一動,隨時準備“救死扶傷”。
門前的楊樹葉子開始飄落的時候,莊稼地里也是一片豐收的喜悅了。那時,整個村子的人都忙碌起來了,金燦燦的玉米掛起來,紅彤彤的高梁抖起來,大家笑著,樂著,浩浩蕩蕩地奔波于莊稼地和家之間。而我那一向豁達的父親,也會忍不住吼上一嗓子:“我們的家鄉(xiāng),在希望的田野上……”父親那粗曠的聲音,猶如戰(zhàn)斗前的沖鋒號,振奮人心。有好事者便起哄:“好!再來一首!'
年復一年,四季輪回,父親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在了他深切眷戀的土地上,我們也在父親的悉心呵護下長大了!
大學畢業(yè)后,我留在了城市工作,接著買房、娶妻、生子,也曾數(shù)次想把年邁的父親接到城里來住,但都被他拒絕了。父親說,我離不開莊稼,離不開泥土的味道,更離不開與鄉(xiāng)親們一起在莊稼地耕作的快樂??!我心疼父親的身體,說你不來也行,但別下地干活了,我每個月給你寄生活費。父親忙滿口答應。
但每次回老家,我總能看見父親在莊稼地里忙碌的身影。我寄給他的錢,他分文沒動。父親笑著說,我身子骨還硬朗,能養(yǎng)活自己呢,這些錢留著你們急需時用。見我有些生氣,父親頓了頓,滿臉惆悵的感慨道:“兒啊,現(xiàn)在村子里的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這大片的莊稼地荒廢著,我看著心疼?。 甭犕旮赣H的話,我還能說什么呢?
莊稼地啊莊稼地,你就是父親的一切??!在您身上,不僅承載著父親勤勞、樸實、樂觀、堅強、以最從容的態(tài)度來面對最強大的困難等優(yōu)良品質,更傳承著中國勞動人民不怕困難、不畏艱辛、不忘初心的民族氣節(jié)和精神。那么,在以后的歲月里,就請你也和我一樣共同為父親祈福吧,繼續(xù)和他一如既往地相親相愛吧!
漸行漸遠的炊煙
徐瑞
離開故鄉(xiāng)多年,每每想到故鄉(xiāng),總能想起故鄉(xiāng)屋頂那升騰的炊煙。故鄉(xiāng)的炊煙是一根長長的絲線,一頭系著家鄉(xiāng),一頭系在游子心間,它陪伴我度過了漫漫歲月,成為了我終身難以忘卻的記憶。
炊煙是故鄉(xiāng)的一道風景。鄉(xiāng)村最恬靜最溫情的時候,便是炊煙飄起的時刻。炊煙和著村落、綠樹、小河,和著在樹林田野間穿梭的鳥兒、忙碌的人群,像薄霧像輕紗,把山村籠罩。長長的牛哞挽留著夕陽,聲聲狗叫驅趕著暮色,肥豬哼吟出滿心歡喜,老母雞咕咕地叮嚀著小雞……鄉(xiāng)村正是有了這般靈動,才魅力無限。
晨曦初露,鄉(xiāng)村最動人的就是那一抹閃著淺藍色光芒的炊煙。清晨的炊煙斷斷續(xù)續(xù)、起起落落,釣起一輪紅日。隨著鳥兒們清脆晚耳的叫聲,它從各家各戶的煙囪里升騰起來,如紗,似霧,又像流瀉的溪水,繞成一個圈兒,圍成一個環(huán)兒,給村落戴上一個漂亮的花環(huán)。睡意朦朧的村里不時地傳來幾聲牛哞犬吠,像是從曠遠的鄉(xiāng)野里飄來的童謠,悠遠空口,水汽淋漓。
炎炎午間,炊煙急速升起,薄薄的、淡淡的、輕飄飄的,瞬息便消逝了。正是農忙時節(jié),炊煙會隨著主人的步履遷移到河堤田畦、梁頭溝底,夾雜著燒玉米燒紅薯的香味,飄散在陌上埂頭。農人的午餐隨意就簡,炊煙也會轉瞬即逝,仿佛丹青妙手書寫出的美輪美奐。
夕陽湮紅山村,炊煙徐徐離開鄉(xiāng)村人家,從高矮不一的房頂裊裊升起,盤旋著向更遠處飄去。在晚霞的照射下,炊煙里的鄉(xiāng)村升騰著一種樸實一種單純,越發(fā)顯得古樸恬靜、美麗迷人。煙縷渲染著黃昏的景色,田間的人們在炊煙的呼喚下回家了。頭插野花的女娃輕唱著心歌飄進村口,在鋪滿霞光的河邊洗手凈臉;路過的男孩瞬時被絆住了腳步,呆呆注視著夕陽下的美麗倩影;牛羊馱著夕陽,哞哞、咩咩地叫著,晃悠著尾巴爭先恐后地涌在回家的路上;覓食的鳥雀,急切地撲騰著翅膀歸巢……
炊煙托來一彎明月,徐緩、抒情,像曇花,像月輝,像賢良淑女一般端莊靜美,又如曼妙仙女一般含情,婀娜多姿地在長風中起舞,最后融入天邊,成了一朵云、一座山、一片?!?/p>
“暖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裊娜的煙霧宛如一串串飄蕩在鄉(xiāng)村的音符,默默詩化著遠離喧囂的鄉(xiāng)村,讓人感受到安詳和溫馨。那疊印于鄉(xiāng)村上空的一根根靈動的飄帶,伴隨著日升日落的節(jié)拍起起伏伏,記載著鄉(xiāng)村一天的幸福。鄉(xiāng)村的炊煙好比一首美妙動聽的歌,無風的日子,藍天白云,炊煙似一個個濃墨重彩的驚嘆號;有風的日子,青山綠樹,炊煙似一個個舞女揮起的長袖。古樸的土墻木屋和著縷縷炊煙,展現(xiàn)出鄉(xiāng)村寧靜安閑的生活節(jié)奏,舒展的炊煙是人間溫暖而幸福的點綴。只要炊煙冉冉升起,就會給寥廓的天空送去溫暖,升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希望,升起一代又一代人的幸福。
炊煙是村莊的呼吸。一方曠野,有了炊煙就有了人家,有了人家就有了鄉(xiāng)村。鄉(xiāng)村炊煙散發(fā)著淡淡的柴草味,或直或彎,隨風飄散。炊煙的蓬勃和興旺,也彰顯著滄桑人間的幸福和繁忙。
炊煙是鄉(xiāng)村的味道,是飯菜的清香,是親切的目光,是溫暖的田園。每一個灶口下都有一雙被火苗映紅的雙眸,所有的日子都在火中溫熱地沸騰。熬冬為夏,蒸春為秋;釀苦為酒,潤澀為甘。再艱難的日子,只要有一把火燒起來,就會讓人氣定神閑,就會讓人把坎坷走成坦途。鄉(xiāng)村的炊煙是長長的纖繩,即便游子跑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不會迷失家的方向。
幾度山花開,幾度潮水平,鄉(xiāng)村的炊煙依然在夢中。在鄉(xiāng)村生活過的人們,有誰不懷念鄉(xiāng)村上空那裊裊升起的炊煙呢?可如今,鄉(xiāng)村逐步邁進了文明時代,炊煙和牛羊正在漸行漸遠。
炊煙,是童年的味道,嗅一下就會滿口生香;炊煙,是故鄉(xiāng)的味道,走遍天涯海角亦會魂牽夢繞;炊煙,是親人的味道,絲絲縷縷在游子的心頭纏繞。
炊煙,是鄉(xiāng)村的靈魂。
家鄉(xiāng)——通河
高振霞
讓我怦然心動的
不止松江的水
讓我依依不舍的
不止鏵山的美
春風伴著暖陽吹
達子香花兒醉
讓我感到歡暢的
是傍晚的牧歸
分別不論有多久
都會想念你的美
遙望金黃的稻穗
笑彎你我的眉
在那座美麗的小城里
街道多么整齊
通河風景秀麗我歡喜
和我在通河的晨曦觀江水
直到橋下的太陽長高了才把家歸
盼望我再與你相會
吟誦長廊詩詞陶醉
岔林河漂流野趣美
二甲溝流連不忍回
通河
兒時生長夢的地方
認識你的時候
就刻下了你的名字
如今
看到你
我已無言
我今生注定與你
血脈相連……
盤炕
孫培用
在鄉(xiāng)村,有一鋪熱烘烘的敞亮的土炕是最基本的保證。
“三十畝地一頭牛,孩子老婆熱炕頭”,這是當年很多鄉(xiāng)人心中美好生活。土炕,是與鄉(xiāng)村人朝夕相處,密不可分的物件。
盤一鋪好燒的土炕不是件容易事。
盤炕是一門手藝。盤炕是一道費時、費力的活兒,且需要一定的本事和竅門兒。最起碼的要求是土炕要平,結實、好燒、易熱,不倒煙兒。
睡過兩三年的舊炕,炕洞里會堆滿草木灰,土坯會掛滿黑琉璃渣、煙灰,需要拆換新炕,俗稱“打炕”。父親先在地上鋪一層沙土,為的是使直立的土坯能放平整。然后是土坯的擺放,一塊接一塊,炕洞四周和中間都要豎有土坯,以支撐炕面,并通煙火。擺好的土坯更像一座迷宮。入口通鍋灶,出口與隱藏在墻壁里的煙囪相接。問題是“迷宮”要設計得好,鍋灶里的煙火氣盡可能的在“迷宮”里盤旋停留,而不能直直的就沖煙囪去,一則可以盡可能地鎖住熱氣,還有就是防止火災的意思,萬一煙火里有火星,很容易“迷煙”,“迷宮”擺得好,余火就會熄滅在彎彎曲曲的通道里。炕面用土坯橫鋪,上抹一層草泥。盤好的新炕,要在大火的熏烤之下去濕。待炕干透后,上面鋪一層家鄉(xiāng)盛產的蘆葦,蘆葦?shù)纳厦驿佊锌幌?幌彩侨斚幍摹?/p>
一盤好炕,還要體現(xiàn)在煙道要好,如果煙道吸力太大,就是過煙太快,鍋灶里的火就直接沖到炕底里去了,炕是暖和了,但鍋里的飯就做的慢了,費柴禾。相反,如果吸力不夠,做飯時就會倒煙兒,做飯的人就遭罪了。還有就是一鋪炕最熱的地方一定是腳的地方而不是頭的地方,這個設計可能是老祖宗總結了幾千年的養(yǎng)生原理。
人們飲食起居、待人接物多在炕頭。靠近鍋臺的一方炕面,俗稱為炕頭。燒火做飯時,炕頭最先熱起來??活^一般是長輩、小孩或客人坐的地方。農家的炕頭,就是現(xiàn)在城里的大床、沙發(fā)、躺椅都比不上。有客來,主人最實惠的一句話就是:脫鞋,上炕。街坊鄰居來串門,親戚朋友來造訪,也讓到炕頭上即席而坐,主人在炕沿一方相陪。吃飯時,老人和孩子坐在炕頭,兒媳晚輩坐在炕沿,準備隨時加菜添飯。平時,火炕利用做飯燒火余熱燒熱,冬天則必須另外燒炕加熱。燒炕多在入夜時分,往炕洞里填足碎草,點著后,立即堵上小門,讓里面漚煙,不能起火,以免很快燒完碎草,或者高溫烙糊炕席。
白天,家人坐在炕席上吃飯、聊天、哄孩子、做針線活等。夜晚睡覺時,夏天直接在炕席睡,涼快,其它季節(jié)則在席上鋪褥子。睡覺時多朝一頭,橫排頭都朝外,豎排頭都朝炕頭。孩子較多的家庭,也有兩頭睡打通腿的,這樣既省空間又暖和。
纏綿的愛情,甜蜜的親情,溫暖的感情,鄉(xiāng)村人都在這一鋪炕上敘述。一代人出生了,一代人老了。
故土(節(jié)選)
徐安然
我知道我老了
年青時無暇做夢
現(xiàn)在每天睡短夢長
每天都徜徉
在一個又一個
夢鄉(xiāng) 夢回
兒時玩泥巴的
快樂時光
看片片落葉堆積
卻沒有一片記錄
當年稚聲的歌唱
唯有陌生的狗兒
審視我的行囊
和落滿風塵的
臉龐
偶有誰家的女孩
高聲拎起
一個熟稔的名字
竟撞起我胸中
磅礴的轟響
我知道
時空已經(jīng)亂碼了
童年的那段時與空
已經(jīng)
無法在老年對接上
童年 只能走在
舊時的街巷
即使我是個游子歸來
也再找不回
丟失的時光
即使我是一條魚兒
也再游不回
童年的池塘
荷花香濃歸故鄉(xiāng)
張蒙蒙
“小暑大暑,有米懶煮?!闭f的是天氣炎熱,連一日三餐都懶得弄。禁不住想起“鄉(xiāng)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情景,似乎涼意習習。
故鄉(xiāng)在寶應,人稱荷藕之鄉(xiāng)??克运巧仙n賦予先民的福氣。故鄉(xiāng)人依靠荷這美的精靈養(yǎng)活一家老小,又趁綠色食品風靡之際發(fā)家致富。荷在故鄉(xiāng),不是一株兩株,是成百上千、成千上萬畝。借助科技的力量,寶應荷花可以五彩繽紛了。紅色的、白色的、黃色的荷花點綴其間,鮮艷奪目。已開的,如鳥凌空,一瓣瓣傾情舒展,色澤深深淺淺,柔情蜜意漸次呈現(xiàn)。未開的花苞,如筆出手,靜靜擎立,嫣紅如染。有風自湖田上吹來,盛夏的風,原本灼熱逐人,經(jīng)過層層荷葉輪翻,撲到臉上竟有星星水汽、絲絲涼意,帶著淡淡荷香。
“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這個時節(jié),荷花開得最盛。伏天回故鄉(xiāng),觀荷吃蓮蓬,人生美事。
車上的人終于按捺不住,紛紛下車,與荷親近。找來荷主人,請他撐船帶我們到藕花深處。船能容四五人,主人三篙兩劃就撐到我們面前,一邊側到岸上,一邊歪到水邊,先刮干了艙里的水,再讓我們上,一看就是細心樸實的人。我們分坐船頭船艙,船尾留給撐篙人。主人輕輕點篙,船推開水面,在荷藕、菱角、蘆葦、蒲草中悠悠行進。人在葉間游,不時有一朵荷花殷勤地閃到面前,專職攝影師咔嚓按下了快門。主人熱情地推介:右手邊有個大蓮蓬!孩子的手迅疾追了過去,蓮蓬梗上有刺,折不下來呵,急得要用牙咬。主人笑得丟下篙,指點最巧的法子:從蒂處稍用力一拽,蓮蓬就落了。試試,果然管用,左一個右一個,船艙里蓮蓬眨眼工夫堆成山。主人又介紹,嫩而露出的蓮蓬吃起來煞甜。摘下他篙梢碰下的那只,掏出蓮子剝掉“外衣”,牙齒一碰,果真,甜到心里。
一人摘個大荷葉頂在頭上遮陽,主人撐著船在荷葉間,在看似沒有道的地方開出道,左進右出,忽前忽后,神態(tài)自若。我們忙著剝蓮蓬。低頭看水,可見鯽魚游走;抬頭賞荷,陣陣香風使人醉;聽聽竹篙拖水響,聽聽頭頂鳥嗚唱,真想拽住時光的腳呵,讓船永不靠岸。
問主人,有飯吃嗎?主人實誠?!拔覀冎婚L藕,不開飯店?!别嚹c轆轆的,幾乎懇求了:“隨粥便飯,你們吃什么,我們就吃什么?!敝魅苏f:“這沒問題。龍蝦螃蟹多的是?!彪S手從藕田里拎出一個“張”龍蝦的籪,赤紅的龍蝦個個肥美,探上一枝花香藕,船到岸邊,又割了一把韭菜。我們拿荷葉包蓮蓬,跟在主人后面到岸邊的涼棚中等飯吃。一會兒工夫,韭菜炒鴨蛋、糖漬藕片、燒龍蝦、面糊螃蟹……全是家里養(yǎng)的、塘里長的,還等什么呢,開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