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暑
人最后就像小河進入大海一樣,非常平靜。
談及衰老,人們會聯(lián)想到——老人扎堆兒坐在墻根,聊著天排遣寂寞,看看今天誰沒來,猜測他是不是沒了?!半y道我老了也會如此?”85后女孩周仰不敢想象。她決定尋找老去的真相……
周仰由外婆帶大,上大學之后,她和外婆見面次數(shù)日漸稀少。2009年,她考上了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學,暑假來到外婆家,被眼前的狀況震驚了——外婆每天都重復問周仰:你坐哪天的飛機?有沒有小伙伴跟你一起去?
外婆其實早已老去。從印染廠退休后,因腿腳不便,她很少出門。外婆以前做高級工藝美術師,曾將年輕時設計的花樣交給周仰,厚厚兩大本,每一頁都用硫酸紙小心保護。很多圖樣獲過全國大獎,產(chǎn)品遠銷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但她的晚年,局限在幾十平方米的家中。再后來,她記性越來越差,認不出子女,眼神茫然,吃飯時會忘記咀嚼,洗漱時也會反復洗臉。
最初,因“老年癡呆”這個糟糕的名稱,外婆拒絕就診。直到去世,她都沒確診是否為阿爾茨海默病。事實上,腦部的緩慢退化,是不可逆的過程,任何藥都無濟于事。家人不知如何處理病癥,相當長時間里,都陷在無力感中。隨著疾病發(fā)展,外婆身體協(xié)調(diào)力也在喪失。一晚,外婆從床上摔下,意識到家里缺乏專業(yè)護理設備,無法照料這么一個病人,周仰母親只好將她送進養(yǎng)老院。
至今,周仰還能憶起去養(yǎng)老院探望外婆時,內(nèi)心的空洞感。作為獨女,母親必然每日探訪外婆,周仰則隔天看望。她們把香蕉、蛋糕一口口喂給外婆,再用歡快語氣說些家常。大多時候,外婆并不回應。
每次探望,周仰都坐立不安。后來,她想到帶上相機這個法寶,不一定按下快門,至少能有理由吸引外婆注意,為雙方互動找個由頭。之后,母親也開始為外婆拍照。某種程度上,她們把攝影當成一種療法,一個讓她們逃離無力感的出口。有時,外婆夠清醒,還能給她們一個微笑。
2013年夏天,周仰離開上海,離開她牽掛的外婆,回到學校。然而之后的一個月,她多次被緊急電話召喚,兩次飛越歐亞大陸??吹教刈o病房中承受著痛苦的外婆,她內(nèi)心充滿了無力感。
外婆病情反復,搶救無效,最終離開了人世。而對周仰和母親來說,親人訣別的巨大悲痛,似乎在這三年當中,在每一天的悲傷浸泡當中,被稀釋了。外婆好像解脫了,她們也解脫了。
外婆走后很久,周仰開始整理六年來給外婆拍的照片。整理也是回憶的過程,她重新經(jīng)歷了一次和外婆的告別,那么漫長。
2018年3月,《漫長的告別》攝影集出版。書稿整理完畢那天,盤旋在周仰心中的疑問依舊難以釋懷:“難道我老了也是這個樣子嗎?”
當周仰將鏡頭對準更多老人,她發(fā)現(xiàn),老去還有不一樣的可能。
在英國讀書時,她就看到有些老年人的生活和傳統(tǒng)的不太一樣。他們穿著時髦,參加各種集會。英國有個“退休人士議會”,就是退休者組織起來,每年去一個叫布萊克浦的地方開會。大會開幕之前,來自各地的老年人團隊舉著旗幟,匯聚到大廳,表達各種訴求,討論推遲退休年齡好不好、養(yǎng)老院虐待老人該怎么辦等。
周仰在英國讀的是報道攝影專業(yè),準備畢業(yè)作品時,她自然想到用影像探討“衰老”這個話題。她把其中一組照片取名為《如何變老》。她期待的老年生活,像哲學家伯納德·羅素所寫的:“人最后就像小河進入大海一樣,非常平靜,沒有痛苦。”
在倫敦一幢老年公寓,她找到許多合適的拍攝對象。然而,若準備不充分,很容易就會撲空。因為,每位老人的生活內(nèi)容都排得滿滿當當,有的經(jīng)營玩具店,有的書架上貼滿了待做事項的便簽條。周仰必須提前約好訪談時間。
一位老太太90多歲了,曾是BBC(英國廣播公司)有名的演員。她不再出鏡演出,但還會做很多配音工作。她說:“只要BBC打電話說‘我們來接你了’,我就會立刻跳上車,因為我隨時準備去接受新的冒險?!?/p>
周仰準備了一系列問題,其中最關心的問題是他們是否害怕老去。86歲的瑪格麗特說:“恐懼不能改變變老的事實,不如把精力投入更有價值的事?!?/p>
一名76歲的老人選擇去讀大學。她說,年齡意味著智慧,歲月讓她意識到真正重要的東西,也讓她更能享受生活??粗磉吥贻p人為了文憑和工作而讀書,終日惶惶不安,她感嘆,他們忽視了教育的意義。
88歲仍在工作的精神科醫(yī)生告訴周仰,年齡讓她更容易獲得別人的信任,人們普遍對年輕人有質(zhì)疑,更愿意對老年人打開心扉……
以上都是周仰從未想到的狀況,原來老去可以是一件好事。
回國后,周仰進入上海外國語大學新聞學院,成為外聘攝影課程教師。沒課時,她就逛上海的日托中心、老年大學、公園、咖啡館和酒吧,訪談了更多老人。
上海是中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當?shù)乩先说纳鷳B(tài)也非常多樣。周仰關注老年生活的項目受到騰訊“谷雨”計劃的支持。2017年重陽節(jié),該內(nèi)容在“活著”欄目發(fā)布。
調(diào)研中,周仰發(fā)現(xiàn),很多人在退休后找到了真正的樂趣。比如80歲的邵津驊,年輕時是船舶工程師,如今不能造大輪船了,便改造船模。所有材料都是他自己做的,包括馬達。天氣晴好時,他會去公園小河里放船模。
85歲的顧如梅,大家閨秀,因一些變故,當了女工。她一直喜歡文藝,退休后就報了老年大學寫作班,然后寫了自傳出版,記錄了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據(jù)說現(xiàn)在每個星期,她還會在家里辦寫作沙龍。
肖星偉一輩子都在設計布料。退休后,他撿起了荒廢幾十年的油畫、國畫,剩下的時間要為自己而畫。
也有不少人退而不休。94歲的指揮家曹鵬說,退休后能更能投入音樂中了,而之前必須做些行政工作。他目前是上海城市交響樂團的指揮,也致力于“天使之音”沙龍,用音樂幫助自閉癥兒童。不久前,曹鵬帶領樂團在意大利演出,歸國時航班延誤,他們便在羅馬機場快閃演出,演奏的是《我的祖國》。這段視頻走紅網(wǎng)絡,曹老師成了紅人。曹鵬保持年輕的秘訣就是“和年輕人在一起,和家人在一起,和音樂在一起”。
77歲的配音演員曹雷,工作繁忙,周仰等了半年,才有機會去拍照。曹雷不理解很多人早早退休的愿望,她覺得時間得花在有意義的事上。
完成幾個拍攝項目后,周仰對老年人的狀態(tài)有了更多了解。她覺得,媒體對老年群體的描述走向了兩個極端,要么是“貧困”“留守”的苦情報道,要么是七八十歲還在跑馬拉松、做極限運動的特例。真正占大多數(shù)、日常的情況,卻鮮少呈現(xiàn)。
而她不打算給出結(jié)論,告訴大家年老時應該如何,而是給出各種可能性。她只希望和她一樣的年輕人看過之后,能減少一些對于老去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