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文學編輯,常與作者談稿,面對面隔桌而坐,桌上擺著稿件或者電腦屏幕上顯示著稿件。我對作者說稿件有點毛病。作者說什么毛病請老師明示。我隨手扯過一張白紙,龍飛鳳舞地寫一二三四五條。作者誠懇地接過紙單,頻頻點頭說我按這個去改后再請老師指正。這誠懇是表面上的,不知內(nèi)心里怎么想,因為多數(shù)寫作者是驕傲的。
這一幕似曾相識,沒錯,醫(yī)院里穿白大褂的醫(yī)生與病人就是這副做派:說病,開龍飛鳳舞的處方,拿藥吃。有時候我也產(chǎn)生幻覺,莫非文學編輯是沒穿白大褂的醫(yī)生,看的是文學的病。
文學編輯做久了,染上了對作品指手畫腳的毛病,從未發(fā)表的稿件說到已面世的作品以及名家作品,一路真刀實槍地批評下來,我便有了所謂的“野路子批評家”和“新銳批評家”的稱呼。我很喜歡這兩個稱呼,一個“野”一個“新”字,正好透露了咱們與正路子的偽學術(shù)批評和舊派老派的八股批評拉開了距離,“野”乃野性有力量,“新”乃銳氣敢亮劍。
但是,這里邊又有了新的矛盾和失望。對一部未曾刊發(fā)的作品,提出批評和修改意見后會有回應(yīng),促成作品修改,批評似乎是有效的,但對一部已出版的作品或名家新作,“剜爛蘋果”的批評文字寫出后,難以得到回應(yīng),作家不會因為批評得在理,而去反思自己的寫作,去修改作品。終究作品是作品,批評是批評,是兩張不相干的皮——如果說作家有回應(yīng),要么是對批評家冷嘲熱諷,要么是以熱情的笑臉回應(yīng)那些吹捧、表揚自己的評論,無論吹捧得多么肉麻和離譜都照單全收?!柏酄€蘋果”的批評除了對同時代的文學作出好壞判斷、價值判斷和表達某種文學態(tài)度之外,能在多大程度上對作家的寫作和讀者的閱讀選擇產(chǎn)生影響,我并不樂觀。
魯迅先生認為文藝批評有“剪除惡草”和“澆灌佳花”的功效,他說的文藝批評就是指他“發(fā)明”的那種“剜爛蘋果”式的批評而非其他,但就我們今天的批評境況來看,批評的功效大打折扣,是惡草難除、佳花難灌啊。因為今天的批評家面臨無法逃脫的雙重困境,照美國批評家喬治·斯坦納的說法,一是道德困境。批評邊緣化、圈子化、利益化,難以抵制經(jīng)濟、社會、政治的誘惑,不再純正和得到信任,信任感的喪失是批評最大的道德困境,讀者不信任,作者不信任,批評變成可有可無的煞有其事和一本正經(jīng)。當批評成為文學和作家的附庸,招之即來,揮之即去,那批評真正淪落為邊緣的工具,因此,對純文學的批評也成為相當邊緣的追求。二是知識困境。與那些恒久流傳的作品相比,有什么批評會永遠有效和流傳千古,如果批評家夠誠實,他的答案是沒有,而且他會明白,批評一部命運未卜的新作,批評多數(shù)是無效的,也沒有一個批評家敢說,某部作品成名并流傳是自己的批評的功勞,這樣的批評家要么是無知,要么是自大狂。真正的批評家永遠是時間,時間的風浪淘洗無數(shù)作品,能有幾部笑傲到最后?由此來說,批評能在多大程度上參與一個時代的精神構(gòu)建,如提供知識、觸摸真理、塑造心靈等仍值得懷疑。
當然,盡管困境包圍著批評家,并不意味著批評家坐以待斃,突出重圍,堡壘從內(nèi)部攻破——用批評拯救批評,我們選擇了魯迅先生倡導的“剜爛蘋果”式的批評來拯救我們失去道德優(yōu)勢和知識優(yōu)勢的批評。批評仍然有著謙卑但重要的作用,盡管與星辰一樣耀眼的作家相比,能名垂千古的批評家鳳毛麟角,或許批評家的重要價值并非留名青史,而在其當下價值——對同時代文學的判斷。每一個時代的文學都有自己面臨的問題:哪部書值得讀,哪部書值得重讀?在美學和藝術(shù)上是否有了新的動向和成果?多大程度上準確地描述和探討了當下人的生存境遇和精神困難?它在文學長河中的位置在哪里等等。從本源上來說,批評的目的是建立并維護一種健康的文學秩序,無論批評是面對喜歡與不喜歡、好與壞,亦或藝術(shù)價值高低,都是在為一種健康的文學秩序而努力。有時候批評是另一種人生哲學,它是批評者的生活感悟、生命體驗與作家作品敏感地碰撞之后,所生發(fā)出來的不僅僅是一種關(guān)于文學作品的判斷,更是一種關(guān)于人關(guān)于世界的認識的表達。
沒有批評,寫作也會陷入沉默。
無論批評困境是否如山一樣壓在批評家身上,讓人喘不過氣來,但一些大膽率真不失真知灼見、甚至具有藝術(shù)攻擊性的“剜爛蘋果”式的批評文字,還是不合時宜地出現(xiàn)在了今天的文壇上,這得力于有開放意識和擔當意識的批評平臺:《文學報·新批評》、《文學自由談》、《文藝報》等?!柏酄€蘋果”式的批評,是對文學批評生態(tài)的一種平衡。文學需要熱情洋溢的贊揚,也需要言之在理的批評,有一段時間,贊揚大于批評,批評生態(tài)不是太好,強調(diào)批評,是對文學批評生態(tài)的一種修復。倡導“剜爛蘋果”式的批評,是對真誠銳利批評之風的一種倡導,營造文學批評講真話、講道理的氛圍,提升文學批評的針對性、戰(zhàn)斗性和原則性。
當這種戰(zhàn)斗性的“剜爛蘋果”批評潮水似的在文學沙灘上涌動時,它遭致了有些作家和評論家的不滿和攻擊。稱這種批評“越過文學批評的底線,純意識形態(tài)的思維,‘文革’式的刻薄語言”,是“潑糞式詞語”,并說“那就是預設(shè)立場,其立意不是文學評論,就是想要把著名作家拉下馬”,“批評對象全是一線作家如莫言、賈平凹、遲子建等”,“這些批評是破壞性的”。
我是那場爭論的被參與者之一,我寫過批評遲子建、賈平凹的文章,被點名批評。我當時也寫過一文來回復爭論,在今天看來,我當時的想法無形中成了對“剜爛蘋果”批評的某種捍衛(wèi)。大致觀點是:一、我的批評文章只針對作品,不針對作家,只做文本分析,在分析的基礎(chǔ)上作出判斷。因為我知道,在批評中涉及作品之外的作家的生活、軼事、習慣等內(nèi)容,便會招來是非,甚至會惹來“人生攻擊”的猜忌,為了避免這些,我只談小說,不言其他。我忠實于自己在閱讀一部小說時的感覺,并真誠地把它們表達出來。我自信于自己的閱讀感覺。二、那些批評文章不是報紙策劃、組織的,更談不上什么“預設(shè)立場”,什么“就是想要把著名作家拉下馬”。事實很簡單:我讀了這些小說,覺得寫得不怎么樣,我就寫下了我的真實感覺,剛好報紙有這樣一塊難能可貴的允許批評的陣地,我就發(fā)過去,編輯覺得不錯,便發(fā)了出來。三、這類批評文字不是為了吸引眼球而作,真要吸引眼球也不靠這個。文壇上早已有靠裸奔、乞討、求包養(yǎng)等行為來吸引眼球的“大事”了,誰還靠辛辛苦苦寫點批評文章來吸引眼球?現(xiàn)在有一股怪調(diào),一見到批評,一見到批評所謂的名家,就說批評者是想出名,就說批評者是“博眼球的謾罵家”。我的理解是,出名這事兒,不是想要就能想得到的,是天意,是有注定的,想不來要不來的;至于是不是“謾罵家”,批評文章是證據(jù),明眼人一看便知。我不理解的是,有些人只能聽表揚、聽吹捧,半句批評都聽不得,一聽便跳起來,為什么會這樣?這一切是怎么造成的?四、如果“剜爛蘋果”有批評觀的話,我想用“五要五不要”來表達:要批評質(zhì)疑不要表揚吹捧;要明白曉暢不要晦澀空洞;要文采飛揚不要寡淡無味;要與作品交朋友不要與作家勾肩搭背;要刺激影響創(chuàng)作不要批評創(chuàng)作“兩張皮”。我非常同意作家周曉楓對批評的看法,她說:“針對作品,不看臉色和眼色,我覺得專業(yè)批評就是一葉障目、六親不認。好的評論家,應(yīng)該與寫作者同道,或者背道而馳……真正稱得上敵人或?qū)?,可以同樣贏得保持距離的尊重。他們擁有凜冽的獨立性?!?/p>
多年過去,“剜爛蘋果”批評爭論的火藥味散盡之后,依然留給我們一個意味深長的傷痕,批評在新時代的命運似乎有了新的轉(zhuǎn)機,批評成為常態(tài),講真話,講道理,好的文風,批評正試圖從道德和知識的困境中走出來。
有一天,我讀到了法國著名畫家愛德華·馬奈的故事,有一件事深深觸動了我。馬奈的偉大天才沒有被充分認識前,馬奈的畫作受到評論家的嘲諷、攻擊。他的名作《草地上的午餐》在“落選者沙龍”上展出時,當時的評論家把一些極具嘲諷的攻擊性的評論拋給了馬奈和他的作品——比爾格說:“我不想猜測為什么一個聰敏、杰出的畫家會選擇如此荒謬的構(gòu)圖。”佩羅蓋說:“馬奈先生的作品,具有被全世界一直拒絕的品質(zhì)。他所使用的嚴峻色調(diào),像銅鋸一樣映入眼簾?!泵鎸Τ爸S和批評,馬奈備受折磨,陷入沮喪和痛苦之中,畫作也因此減少。可是,若干年后,人們開始認識到馬奈的偉大,他成為印象派的先驅(qū),畫家中的畫家,而當時那些具有嘲諷和攻擊性的評論話語,反諷似的成為了馬奈畫作的偉大之處,批評家自己打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
馬奈批評者遭遇的逆轉(zhuǎn)命運和那記響亮耳光,以及他們那些攻擊性十足的批評話語,讓我甚為警醒:剜爛蘋果時,我的那些直白、具有一定攻擊性的藝術(shù)判斷,是否也如比爾格和佩羅蓋等人一樣,深深地傷害了作家,誤解了一部出色的作品。所以我需時時提醒自己,無論“野路子批評”還是“新銳批評”,在忠實于內(nèi)心、忠實于藝術(shù)之美時,除了洞見之外,批評還應(yīng)是善意、寬容、飽含愛意和詩意的。我對自己說,作為一個有修養(yǎng)的批評家,或許我該謹慎地使用嘲諷和攻擊性的話語。
有這樣幾位批評家是我心中理想的批評家的樣子:率性與才華集一身的金圣嘆,他的批評打上了強烈的個人烙??;學識廣博和視野開闊的錢鐘書,他的批評既是嬉笑怒罵又是百科全書式的批評;真正有思想和見識的喬治·斯坦納,他的批評既宏觀又細膩是用詩的語言在寫批評的批評家……我想成為他們,但難以企及,所以心向往之,這就是所謂的理想,永遠難以實現(xiàn)的那種東西。
魯迅先生說:“我又希望刻苦的批評家來做剜爛蘋果的工作,這正如‘拾荒’一樣,是很辛苦的,但也必要,而且大家有益的?!睙o論怎樣,如果從三國時期曹丕的《典論·論文》算起,文學批評這門古老的事業(yè)已經(jīng)存在將近一千八百年了,它還會繼續(xù)下去。我們的批評也將繼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