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巴伯 果果
年逾七旬的名記者琳·巴伯本應停止吸煙,檢點自己的行為,因為兒孫繞膝,她應該做出表率。但琳·巴伯可不這么認為。她說她要給予她的孫輩們“令他們畢生難忘的教育”。
我不認為我小時候曾過過母親節(jié),至少我們巴伯家從沒慶祝過。我的父母親不是那種喜歡表達情感的人,他們也不主張搞這種節(jié)日慶祝。而由此產(chǎn)生的“駭人”影響一直持續(xù)到我自己有孩子。
當我的女兒們從早教園回到家,興致勃勃地捧著在我看來只能用難看形容的心型卡片送給我,說她們?yōu)榇嘶艘恢艿臅r間時,我卻嗤之以鼻道:難道他們沒給你們找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去做嗎?他們就不能教教你們乘法運算或別的什么東西?然后女兒們就會哭著跑去找爸爸,而我只好補救地說:“對不起,對不起,媽媽只是在開玩笑……”然后那些把孩子弄哭的討厭卡片就被放到壁爐臺上,一放就是幾個星期,接受塵灰的洗禮。
然而更糟糕的是,我的婆婆是個極其熱衷于過母親節(jié)的人,每次過節(jié)不是涕淚橫流就是大發(fā)雷霆(當我們完全忘了過節(jié)這回事的時候)。于是我的任務不只是催促孩子們做卡片,還要碎碎念我的丈夫,讓他親自制作些東西,同時怒不可遏地提醒他:“買些鮮花放在車庫的下坡道上可不能算數(shù)??!”我張羅這些倒不算什么,后來有一年,我的婆婆送給我的女兒們一人一件亮片閃閃的白色尼龍T恤,上面寫著“我愛我的祖母”。而我試遍了她們平時喜歡的所有東西,都沒能哄她們穿上T恤,最終給了她們每人5英鎊,她們才勉強答應只穿一天。我當時就發(fā)誓,以后我可不給人當祖母。
好吧,現(xiàn)在我也成了別人的祖母——我想說的是,只要你有孩子,并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總有一天也會抱上孫子的——現(xiàn)在來看也不是什么壞事。事實上,有了第三代才算真正成為育兒大業(yè)的成功者,因為到了這個階段,你要做的只有哄哄抱抱、逗逗笑笑,換尿布和喂奶那些都是孩子爸媽的事兒。
我女兒羅西的兒子邁克斯今年8歲,羅科6歲;女兒西奧的兒子恩佐今年3歲,女兒艾菲5歲。每隔一周的周末我會去布萊頓看望他們,偶爾也讓他們來倫敦和我一起住,當然,后者常給我?guī)頍o法避免的巨大憂慮。他們雖然不常弄壞我的東西,但總會在地毯上留下黏黏的奇怪印跡;如果他們弄傷了自己,我也免不了要聽女兒們的一頓怪罪。
2017年,我第一次把他們叫來同我在倫敦過圣誕,并為布置了一棵圣誕樹而沾沾自喜,認為應該為我頒發(fā)一枚“好祖母”勛章。然而,西奧近乎哀號地沖我喊道:“媽媽!你掛在樹上的小玻璃玩意兒會被恩佐吃掉的!”會嗎?真的?我真的有一個威武到會把圣誕樹玻璃裝飾放進嘴里的孫子?也難怪,他才3歲。當然你也可以認為,他的基因中天生有常識判斷能力。而因此的好處是,女兒們不放心把孩子交給我看管,因為她們覺得我會把孩子們弄到大街上去玩。而我覺得這樣倒挺好:我想時常見到我的孫子孫女,但又不必對他們負責任,至少不用照看他們一整天。
孩子們抱起來都挺重的,而我的脊椎不好。我喜歡讀書給他們聽,給他們洗澡比較吃力,而喂飯會讓人頭疼,因為我得假裝看上去十分關(guān)心他們是不是把青菜都吃掉了。小孩子什么時候喜歡過吃青菜?最要命的是,他們在的時候,我不能喝酒或抽煙。我還得每次在他們到來前,打掃整個房子,去塵螨什么的,而光做這件事就得花上我一個星期的時間。但是我看到的一些新研究成果又讓我釋懷:孩子從小在微生物及菌群密布的環(huán)境中成長有益于他們的健康。
我初為人母的時候可沒有這么多講究和規(guī)矩:整個孕期我都沒有停止吸煙和飲酒——事實上,在產(chǎn)房里我還抽過煙。我們也沒在車上裝過兒童安全座椅,我們給孩子們喂糖水,用糖哄她們上床睡覺。有一次參加早教園的圣誕派對,一個媽媽說,不能給孩子們準備花生,因為一些孩子吃了可能會過敏。我還記得我當時驚詫道,“對花生過敏?那還有什么不能吃啊?”我不屑地哈哈大笑。還有什么?當然有,現(xiàn)在所有孩子都有一張禁食黑名單,上榜的有冰淇淋、汽水、麩質(zhì)食物、堅果、巧克力。顯而易見,現(xiàn)在的孩子靠空氣就能活了。
雖然我對女兒們要求我不準吸煙十分惱火,卻也十分感動。我為她們是如此認真負責的好媽媽而感到驕傲,比當初的我強多了。她們帶孩子去公園時,從不會忘了帶遮陽帽、防曬霜、絨線帽、雨衣、手套和靴子等一應裝備,以應對下午時分說變就變的天氣。她們會研究雜志上不同嬰兒車的安全性能,會給所有想的到的家具用品裝上童鎖,甚至把我的手提包視為一級危險品,因為里面裝著打火機和指甲刀。
我期待我的孫子孫女們快快長大,到十來歲時,他們都盼著來找我一起抽抽煙,喝喝酒,胡作非為一番。我對做個壞祖母樂此不疲。但我已經(jīng)開始想念這些小家伙兒了——我對他們的氣味欲罷不能。曾幾何時,我的兩個女兒幾乎每年給我這個祖母生下一個新寶寶,但如今她們都堅決表示不會再生,我只能等著將來做曾祖母了。我覺得我等不了那么久——今年我已經(jīng)72歲——但我可以看著他們慢慢長大,然后等他們的青春期一過就催他們:趕緊生小孩。
當下,我們都傾向于認為,60歲生孩子絕對是壯舉,令人欽佩,而16歲懷孕生子一定是不負責任,要受到大加撻伐。對此我毫無異議。年輕的母親們精力充沛,有足夠的機敏和韌性承擔起養(yǎng)育子女的重任。16歲或許年輕了些,但是20出頭就沒問題了吧?我生第一個孩子的時候已經(jīng)30歲了,是“高齡初產(chǎn)婦”,而我自己也覺得更早一些生想必更好。當我聽到30多歲或者更大一些的女性們討論,是否“做好準備”才做媽媽,我想對她們說的是:謝天謝地,沒有誰真正“做好了準備”才去生小孩,只管去生就好啦。先懷孕,然后祈禱自己孕期和生產(chǎn)順利。還有,最好以我們古老而傳統(tǒng)的方式去做這件事:通過與一個男人發(fā)生關(guān)系而非用試管或玻璃吸管等玩意兒去受孕。如果你還沒找到那個“對的人”,那么就和那個“半對的人”或一個好朋友來完成這件事,如果你的好朋友恰巧是你的gay蜜就更好了。但是一定要把這件事做了。
當然,我知道部分女性不情愿或沒有能力生小孩,對此我也不想說什么。但讓我無法理解的是,一些高唱“反童”論調(diào)的媒體專家總在高歌她們那“無孩兒”的多彩人生,炫耀人們有多羨慕她們那未被打擾的輝煌事業(yè)、異國假期及齊整的豪華衣櫥。但我看來,她們只是自欺欺人,是《欲望都市》看多了。不知道她們有沒有認真考慮過,等她們到了古稀之年,對鞋子包包的癡迷以及飛機上偶遇的某個男人是否會給她們發(fā)短信這種事,真的還重要嗎?
我確定并堅信女性的生育能力是女性獨有的、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和能力可以抵消和彌補任何給女性人為設置的職業(yè)或升遷障礙?;蛟S我們的職業(yè)生涯沒有那么光鮮奪目,那又如何呢?當上一國的總理或成為上榜英國富時100指數(shù)(指在英國其股票具有代表性的100家大公司)公司的總裁,真的就比當媽媽更有成就感嗎?雖然有一些女性能做到事業(yè)家庭雙豐收,說起這個我首先想到的是薩切爾夫人。但問題的關(guān)鍵是,大部分人,無論男女,既當不了總理,也當不上任何公司的總裁。所以,不如在生兒育女上比以往多投入一些自豪感和志趣吧。至少我們的未來有著落了——即使我們自己沒當上總理,也可以希冀我們的孫輩將來當上總理嘛。
我之前曾經(jīng)說過,在問我的女兒我是不是個好媽媽這個問題上,我犯了個大錯誤。很明顯這個問題她們多年來早就想答一答了,“你是個糟糕的媽媽!”她們歡呼雀躍道,“因為你不會做飯,不會縫補,我們的手工你連碰都不想碰,你常常忘記給我們約牙醫(yī),還讓我們?nèi)ド蠈W,還雇那些怪異的留學生給我們當家教(事實上,她們想要怪異的那種,我表示反對),最糟糕的是,你總?cè)ド习唷!?img alt=""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8/08/14/qkimageshwwzhwwz201808hwwz20180811-2-l.jpg"/>
說我去上班這一點就有失公允了。請相信我,羅西出生后,我5年沒有去工作,我的時間大多是在親子園中的沙池里度過的。我的兩個女兒現(xiàn)在也都在工作,但并沒有為此感到絲毫的自責。只因我犯了個錯誤,這個錯誤現(xiàn)在逐漸顯現(xiàn)出來,那就是我被她們看出來,我有多愛去工作?;蛟S職業(yè)母親下班回到家應該表現(xiàn)得很疲累,而我回來時,總是興高采烈地侃侃而談,比如今天見到了誰和誰,聽到了哪些八卦,或者去了什么紅酒品鑒會,又攢了大疊的發(fā)票準備報銷……我的表現(xiàn),使上班看起來是一件很有趣的事,而非不得已而犧牲與孩子們的親子時光,我認為,她們將此視為一種不忠。
可是那又能怎樣呢?難道對女兒們說:生活所迫才是去上班的殘酷真相,你們最好過上無需上班的生活,待在家里做紙杯蛋糕就很好?至少我的女兒們現(xiàn)在同我一樣,把擁有一番事業(yè)視為某種期許,陪伴她們度過那些乏味的全A學生時代。我并不覺得做全職媽媽是正確的選擇。如果她們待在家里不工作,把全部時間投入在孩子身上,當孩子們長大離巢時,她們會抑郁的。不管怎么說,我的女兒們都成長為了負責任的好媽媽,這就說明,我曾經(jīng)對她們的教育也是有可取之處的。所以,來吧,去慶祝母親節(jié)吧!但要事先說明的是,好媽媽一定是個快樂的媽媽,她不會為了孩子犧牲掉自己的一切。要記住,成為母親——然后做祖母——以后的路還長著呢!
[譯自英國《星期日泰晤士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