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蘭 譚曉平
內容摘要:基于語義、語用特征的角度,文章對“一言不合就XX”構式進行分析,對其詞義發(fā)展演變及流行原因進行探討。
關鍵詞:語法意義 語用意義 演變
“一言不合就XX”,2016年走紅于網絡,并成功入選《咬文嚼字》雜志2016年十大網絡流行語。一般用在毫無預料的發(fā)生了某件事,冷不丁就做出了某事的時候。該詞最早出自百度貼吧,一群人聊天時突然發(fā)圖,便有評論“一言不合就飆車”,隨后傳播開來。網友在“一言不合就××”后面接各種詞,有時用于自嘲,調侃,有時僅僅表達一件事。
⑴一言不合就關閉數據接口,菜鳥和順豐之爭驚呆了業(yè)內,也傷到了無辜的消費者和商家。(《新華社北京》2017.6.2)
⑵一言不合就刮風,下周氣溫一降再降。(《城市快報》2017.11.12)
⑶一言不合就開懟,唐國強調侃曹穎變“唐懟懟”。(《新浪娛樂》2017.11.4)
⑷孩子一言不合就動手,父母該怎么辦?(《廣州日報》2017.12.7)
一.“一言不合”的語義分析
查閱《辭?!罚耙谎圆缓稀弊畛醯囊馑紴椤耙痪湓捳f得不投和”,在文章中的運用,最早見于下文:
“抗辭請刃誅部曲,作色論兵犯二帥。一言不合龍額侯,擊劍拂衣從此棄?!保ㄌ啤だ铐牎秳e身鍠》)
“我們現在是要好的,萬一將來一言不合,翻轉面來,何苦為好成仇,弄到一場沒趣?”(清·張春帆《九尾龜》第三回)。
以上兩處都是最早對“一言不合”原本意義的引用,這個詞的本意在現今生活中同樣有使用,經統計,北大語料庫現代漢語搜素中共收錄“一言不合”結構的有31條,文章中有部分引用。如:
⑸那天恰好帶班的魏班長早出井了,他們一言不合打了起來。(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⑹他們一言不合就開始打架。
⑺這次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一言不合。
而該詞在網絡中流行并大量使用時其本意已逐漸弱化,人們更多的是為了表達一種語氣,有時是為了敘述一件事,對這種事件發(fā)生的突然性做一種回應,也有可能只是為了使句子表達的更加順暢幽默。如:
⑻一言不合就自拍。
⑼一言不合就唱歌。
⑽一言不合就飆車。
“一言不合”在句中可以做謂語、賓語和狀語,但從其使用的頻率來看,該詞在句中更多的是充當狀語成分。不難發(fā)現,該詞在做謂語和賓語時,往往是用于其表示原本意義的句子中,而做狀語時,則通常是在諸如網絡用語的句子當中。如:
⑾雅赫雅聽了這話,不問虛實,候霓喜來家,立意要尋非廝鬧,一言不合,便一把采過頭發(fā)來,揪得她兩眼反插上去。(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⑿這倒好,我為這事挨了罵,可誰知事件的真正原因是你們的一言不合啊。
⒀浙大有個旗桿哥,一言不合就“開掛?!保ā墩憬诰€》2017.12.28)
⒁碰上一個陶子行,就忙不迭地以為他可以照顧我一輩子,那個姓陶的,不看風使舵,白有他的理想,一言不合就拍拍屁股辭職,結果呢?(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二.“一言不合就XX”的語用分析
“一言不合就XX”表示事情發(fā)生的突然性。
“一言不合就XX”結構在句子中可以用于突然發(fā)生某事,事先沒有任何征兆,而句子前后并沒有太大的意義聯系。如:
⑾一言不合就下雨,深圳這天氣變化也太快了吧。
⑿單位一言不合就發(fā)獎金,真是高興!
以上兩個例子當中,“一言不合”和句子后面的成分沒有實際的聯系,“下雨”是天氣的變化,但和“一言不合”卻沒有關系;同樣的,“發(fā)獎金”本是一種獎勵,“一言不合”的結果本該是矛盾或者扣工資,可見前后也沒有語義聯系。但連用時卻體現了這件事發(fā)生的一種突然性。
“一言不合就XX”表示一種調侃語氣,緩解氣氛。
“一言不合就XX”作為人們聊天時的常用語句,在運用時通常能起到緩解緊張氣氛的作用,有時可能真的是因為人們某句話不和而引起的矛盾,但以“一言不合就XX”的形式表達出來,就帶有了一種調侃的語氣,而當矛盾當事人說出來時就添加了一些自嘲的意味。如:
⒀一言不合就飆車,果然是“老司機”!
⒁快別提了,我女朋友一言不合就要鬧分手,我的心臟啊。
以上兩個例子中,⒀例是一句網絡流行語,在網絡社交平臺被無數人引用,有很強的調侃意味;⒁例是說話者對自己的一種描述,使用的是一種自嘲的口吻,這種聊天語氣既避免了聽話者 的尷尬,也使談話氣氛變得輕松。
三.“一言不合就XX”流行原因探析
對該詞的演變及流行原因,總結有以下三點:
第一,從句法構成來看,“一言不合就XX”結構的句子往往是一種復句,這種復句和因果復句很相似,因此也可以將“一言不合就XX”結構的句子改成“因為一言不和,所以XX”、“之所以XX,是因為一言不和”等句式,但在實際運用中,由于整個句子的主語一致,所以這些表因果關系的關聯詞可以省略,所以它又是一種緊縮復句。這種復句與單句中的連謂句相像,在語言運用中較為方便,表達句義簡練明快,口語運用中較上口,相對于復雜冗長的句式,人們更愿意選擇這種簡單的句子。[1]135-141如:
⒂干戈抑或玉帛,通常只為一言不合所造成的偏差。(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語料庫。)
⒃一言不合就掄鐵锨,梁山漢子被誤認為小偷起爭執(zhí)。(《鳳凰資訊》2018.1.7)
以上兩個例子,都可以用上文所提到的關聯詞改寫成兩個因果復句,但這樣改寫之后句子就不如原來簡練,關聯詞顯得多余,表達也沒有原來順口。
第二,伴隨著網絡平臺的不斷擴大,相應的網絡語言應運而生,由于網絡環(huán)境相對寬松,民眾在網絡平臺交流時相對自由,表達也更為隨意?!耙谎圆缓暇蚗X”這種結構在表達上述幾種語用效果時,幾乎可以和所有這種類型的詞語相搭配,使用條件限制較少,所以更容易被引用。再加上網絡發(fā)展速度較快,網民需要不斷更新網絡用語,使之與網絡的發(fā)展相匹配,但網絡語言又不同于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聊天,可以用大量語句來表達,所以需要在最能節(jié)省時間和成本的情況下完成一種表達,達到簡潔明了的效果。美國語用學家Laurence Horn認為,人們交際時總是趨向于選擇既能滿足言者完整表達又能滿足聽者完全理解所需的最少的語符,即語言的經濟性原則。[2]“一言不合就XX”作為一種網絡語言,在這種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省去了語言中多余的成分,語言形式簡約,表達意義凝練,符合語言的經濟性原則。除此之外,“一言不合就××”的表達方式新穎,除了文字的表現形式,還有大量的表情包,夸張滑稽的圖片配上“一言不合就XX”的語言,不僅在人們聊天無話可說時為聊天的順暢提供了輔助工具,還滿足了民眾的娛樂心理。在這樣的推動下,“一言不合就XX”走紅就不難理解了。
第三,民眾的心理以及思維方式的轉變是該詞流行發(fā)展的重要原因。民眾思維方式的轉變受很多方面的影響,一定時期的經濟、文化都可能引起思維的改變,在社交軟件的大量普及下,網民逐漸受到網絡多種文化的影響,思維發(fā)生轉變。在語言系統中,每個要素的產生及變化都是思維的結果,而語言是思維的鏡像,是對思維這種主觀世界的反映。[3]275-276“一言不合”由最初的“一句話說得不投和”演變到如今的意義,是因為人們在使用時不再過度追求其概念義,有時即使該詞所表達的是一種本意,但在聽話人看來,這樣的表達也更容易接受。因為不管是說話人還是聽話人,在進行交流時他們更多的增加了個人主觀感情色彩,也愿意接受加入了自己主觀情感的句子意義。在以前,人們使用社交工具是為了交流信息方便,而現在,人們更愿意用它交流情感。不可否認的是,“一言不合”在脫離了它的原本意義之后被使用的更加廣泛,人們用“一言不合”的形式外殼給它賦予了更加豐富的內涵,這也使它的產量大大增加,運用更加廣泛。也由于它在實際表達中因一系列夸張、詼諧的語言和圖片帶來一種滑稽的娛樂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緊繃的狀態(tài),使人們更愿意用這種形式來表達。所以,“一言不合就××”流行的背后,是民眾內心對輕松自由的環(huán)境的渴望以及思維方式變化的體現。
四.結語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一言不合就XX”作為一種結構形式,可以在句子中充當謂語、賓語、狀語等成分,除了表達“一句話說得不投和”這種本意之外,還可在句中表達事情發(fā)生的突然性、調侃語氣等多種語用效果。而它作為一種網絡語言流行于大眾之中,除了語法內部的原因,也與互聯網的發(fā)展、民眾思維方式的改變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代漢語(增訂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魏曉斌.關于語言經濟原則的反思[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第 5期。
[3]邢福義.語言學概論(第二版)[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作者介紹:李紅蘭,三峽大學文學與傳媒學院;譚曉平,三峽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比較語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