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力
世界上只有兩個國家的公民絕大多數(shù)是漢族人:中國與新加坡。這使得中國人對新加坡有天生的親近感,甚至將之看作“自己人”。這是一種錯誤認知,新加坡華族的身份認同與中國人迥然不同。新加坡華族的身份與認同可從“政治身份與認同”“文化身份與認同”“情感認同”三方面分析?!吧矸荨笔强陀^的,而“認同”則是主觀的。新加坡常住人口(居民)約550萬,其中新加坡公民約340萬,永久居民約50萬,外籍人士約160萬。新加坡公民中華族約占75%,馬來族約13%、印度裔約9%,歐亞混血人約3%。這種構(gòu)成在一個世紀前就已經(jīng)基本形成。一般認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族群構(gòu)成與公民的相似。外籍人士的族群構(gòu)成不詳。本文的分析對象主要是新加坡公民。
政治身份與認同 在民族國家體系內(nèi),公民的政治身份與政治認同以國籍為主要標識。雙重國籍意味著雙重的政治身份與政治認同。新加坡不承認雙重國籍,移民須先注銷原國籍才能獲得新加坡國籍。因此,華族公民的政治身份是新加坡人,政治認同是新加坡這個國家,兩方面均跟中國沒有關(guān)系。華族永久居民的絕大部分均有資格申請入籍新加坡,有資格購買二手組屋與二手執(zhí)行公寓。他們的政治身份是中國人,政治認同理論上是中國,但他們長期生活在新加坡,在利益與情感的雙重驅(qū)動下對中國的政治認同呈弱化趨勢。
文化身份與認同 新加坡官方與媒體通常用“華族”指稱來自中國的新老移民及其后代,包括海峽華人與尚未入籍的永久定居者。1965年建國前來到新加坡的華族一般來自福建、廣東、海南等中國省份,其中福建占一半以上。1990年以后中國移民的來源地則擴大到中國的大多數(shù)省份(與新加坡“吸引高質(zhì)量中國人”的移民政策有關(guān)),這些新移民強化了新加坡原有公民的“我們感”,進而把自己稱作“真正新加坡人”(true blue Singaporean),而用“中國人”乃至“阿中”(Ah Tiong)稱呼新來的中國移民與中國訪客。
海峽華人以外的華族文化身份上多屬于中國文化或中華文明。主觀上,他們也為中華文明與身為華族而自豪。但華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存在明顯的代際差別:第一代移民強烈認同中華文化,過節(jié)、穿著、飲食、藝術(shù)等,都偏好“中國的”,連旅游都喜歡到中國;第二代起則明顯弱化,他們認為雖然自己的先人來自中國,但中華文化有好有壞,即使是好的東西也多多少少過時了。第二代移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主要體現(xiàn)為:在一些場合用中文交流、過某些傳統(tǒng)節(jié)日等。海峽華人對中華文化的認同則更弱。
華族文化身份與認同的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新加坡國內(nèi)族群的區(qū)隔方面:認為自己不屬于馬來族、印度裔、歐亞裔;祖上是福建某地人、廣東某地人;自己屬于某個宗親會等。中國人的民族國家意識只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幾千年身處宗法社會的歷史,使得中國人習慣于構(gòu)建宗族與地域小圈子,即使到了海外依然如此。
情感認同 把“情感認同”單列的原因是,它不屬于上述兩種認同,卻可能對上述兩種認同產(chǎn)生強烈的影響。總體上,新加坡華族在情感上不認同中國,原因主要有:英國海峽殖民地當局歷史上推行奴化教育,這在“真正新加坡人”身上體現(xiàn)的最為明顯;立國后的新加坡政府為建構(gòu)民族國家而強調(diào)新加坡是一個多元種族多元文化社會,大力淡化華族的“中國色彩”;身處兩個穆斯林占居民主體大國(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包圍的地理環(huán)境,使得新加坡政府為避免鄰國的猜疑而刻意與中國保持距離;英文主導的教育方式,精英普遍接受西方教育而對中華文化日益生疏;冷戰(zhàn)時期中新兩國意識形態(tài)的差異,中國與東南亞左派華人華僑的政治關(guān)系;部分新加坡人認為,冷戰(zhàn)后特別是新世紀以來中國對東南亞國家有“霸凌行為”;新加坡人普遍覺得中國缺少有吸引力的價值觀;新加坡華族的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主要在東南亞;身處發(fā)達國家所帶來的優(yōu)越感。
總之,新加坡公民的政治身份與中國沒有關(guān)系,文化身份與中國的關(guān)系微弱,而在政治、文化、情感等幾個方面,新加坡人對“中國”“中國文化”的認同度也都不高。雖然不能說新加坡已經(jīng)“全盤西化”,但新加坡的“脫中國化”確實比較徹底。所以,當我問一位新加坡資深學者“中國應(yīng)該如何看待新加坡”時,他的回應(yīng)簡單明了:“看作一般國家就好了。”準確把脈新加坡華族的身份與認同,是準確把握中新關(guān)系的必要條件之一。
(感謝李明江、張宏洲、曾愛玲、王景榮、陳潔瑩、黎良福、鄧秀岷等人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