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衛(wèi)衛(wèi)
著名的社會活動家、文學家李仲南先生高壽達107歲,是“南社”成員中的長壽第一人。李老100歲時,曾站在南京的講臺上作了長達一個多小時的長壽報告,中途沒有喝過一口水,臺下的聽眾無不為老人健康的體魄、敏捷的思維而驚嘆不已。
1900年,李仲南出生于江蘇揚州,從少年時代起就養(yǎng)成了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對于健康,李仲南是這樣說的:“人的健康,應該是生理和心理兩條線的平衡。氣出來的病,是由于心理不平衡;吃出來的病,是由于營養(yǎng)不平衡;累出來的病,是由于生理不平衡。所以,生活起居都要講究個適當,做好自我調(diào)節(jié),使自己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都保持平衡。一個人活在世上,總難免有很多的煩惱,關(guān)鍵是要學會自我欣賞、自我解脫,坦然面對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
李仲南把自己的長壽秘訣歸納為“起得早、睡得好、七成飽、多跑跑、常笑笑、莫煩惱”。幾十年來,他一直堅持“二動”和“三不”的生活原則?!岸印笔沁m當勞動、輕松運動,“三不”是不抽煙、不喝酒、不賭博。
李仲南的生活相當有規(guī)律。每天早晨5時,他就起床打掃院落,他說:“掃地時既要彎腰,又要動腿和動手,對于老年人來說,可以算作一種輕松運動。掃完后看到干干凈凈的地面,心情也格外舒暢。”中午,是李老看書讀報、與來客交談的時間,他把這看作是一種腦運動。晚飯后,他一般看《新聞聯(lián)播》《焦點訪談》等節(jié)目,因此,對于國內(nèi)外發(fā)生的大事,他基本上都知道。到了晚上10點鐘,他會準時睡覺,而且只要上床幾分鐘,心無掛慮的他就睡著了,從來不用吃安眠藥。這也可以佐證,豁達坦蕩的心態(tài)是最好的催眠劑。
古代養(yǎng)生家有“吃得好,不如睡得好”的說法。人的一天是動靜各半,睡眠勝于滋補品,如果夜夜不得安眠,病情馬上就會出現(xiàn),李老有著良好的睡眠習慣,故而能夠每天獲得高質(zhì)量的睡眠,這對于健康長壽是至關(guān)重要的。
李老的一日三餐吃得很清淡,以蔬菜為主,不挑食。早晨是稀飯加饅頭,中午是面條和干飯,喜歡吃煮干絲、香菇和蛋湯,很少吃豬肉、甲魚和黃鱔之類的食品。對于晚飯,李老喜歡吃容易消化的食物,主要是面條、餛飩之類。另外,李老主張少食多餐,這也是他的長壽經(jīng)驗。上午10點、下午3點和晚上9點,李老還要讓水果、芋頭、芝麻糊等副餐來“輪流執(zhí)政”。由于老年人的代謝機能降低、體力活動較少,所以他堅持以每餐七分飽為最佳。
李老滴酒不沾。對于抽煙,他認為,香煙對人體有害無益,還危及他人健康,何必去做既費錢,又傷身害人的事情呢?
想得開、放得下、超然淡然,是李仲南保持心態(tài)平衡的良方。他常常對別人說:“人生哪有事事稱心呢?來自社會的、家庭的煩惱事情多著呢。心一煩,會使血氣不順,疾病就會找上門。有了煩惱,要用積極的態(tài)度去解決,能解決多少就多少,解決不了也不要生氣。不管你是什么人,難免有不善的人想要來氣你,讓你不快樂,我的態(tài)度是:你不讓我快樂,我偏要快樂!因為當對方看到你依然笑口常開,對他一點都不在乎,而且他的行為對你根本不構(gòu)成傷害,反而會不好過起來,你也就徹底戰(zhàn)勝了他。”
李仲南正因為“沒心沒肺”,凡事不往心里去,從來不生悶氣,也不記過去那些恩恩怨怨,所以能吃又能睡。在他的一生中,從來沒有郁郁寡歡,或為了小事情氣炸了肺、不思飲食的時候,這樣會讓健康離自己越來越遠。李仲南在遇到煩惱的時候,就自我排解,哼上幾段梅蘭芳的唱腔,再多想想開心的事,哈哈一樂,心情就自然好轉(zhuǎn)了。
李老還告訴人們:“影響健康最危險的因素,是急躁易怒。上了年紀的人,切忌發(fā)怒,因為生氣是百病之源?!痹谏钪?,他主張要不斷地培養(yǎng)自己的寬容心和克制力,感覺到要發(fā)怒時,就想一想這是傷人不利己的,那就來個反其道而行之,以笑代怒,就能夠健康長壽。
生命在于運動,動則通,通則氣順血暢。李仲南認為,老年人如果飽食終日又少動,久而久之就會得病。而且,人的衰老始于雙足,防衰老首先要防足部的衰老,所以他經(jīng)常到處走動。另外,李老喜歡做“腦運動”,一生出書不輟,百歲時還出版了《隨學制齋吟集》。中醫(yī)認為,腦強必多壽。要保持生命的活力,首先要使自己的思維處于健康清醒的狀態(tài),不要讓頭腦“生銹”。大腦的運動就是思維和記憶,正因為勤于用腦,李仲南到一百多歲時,依然思維敏捷、耳聰目明,從而得享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