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詞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個重要形式。“詩言志而詞娛情”,詞人多借詞來抒發(fā)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南唐末代帝王李煜在中國詞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李煜是一個懷有赤子之心的詞人,其前期帝王、后期囚徒的人生遭遇讓其詞更顯得沉郁悲愴、真摯深切。他的詞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其中,并使內(nèi)在的真情實感與外界實物實景具體地完美融合,創(chuàng)作出了鮮明的形象和美好的意象,從而使其詞擁有了長傳不衰的藝術(shù)魅力。本篇就李煜詞中的“流水”意象進(jìn)行了解讀,從而使讀者能夠更加了解李煜詞的藝術(shù)特色。
關(guān)鍵詞:李煜;流水;意象解析
南唐后主李煜,政治上毫無建樹,宋軍南侵時,李煜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作違命侯。后因一曲《虞美人》,被宋太祖賜牽機(jī)藥而死。可以說,李煜死在政治上,但是他卻在藝術(shù)上得到了永生。清朝詩人郭磨感慨道:“作個才人真絕代,可憐薄命做君王?!?/p>
李煜是江南人。江南多水。水靈動,水亦多情;水的靈動,更易激蕩詩情。所以,李煜的詞中,多愛使用“流水”這一意象。
如《相見歡》中的“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浣溪沙》中的“待月池臺空逝水”,《虞美人》中的“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烏夜啼》中的“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浪淘沙》中的“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采桑子》中的“欲寄鱗游,九曲寒波不溯流”等等。古人云:“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倍铎系摹傲魉保粌H彰顯了他作為“千古詞帝”的才氣與智慧,更多的是李煜對故國的無限眷念,對人生深沉的喟嘆,對往事惆悵的追憶,對亡國無限的愧疚。
“流水”是對故國的眷念。細(xì)究李煜這些多出現(xiàn)“流水”意象的詞,均作于自己被俘北上之后。汴京的風(fēng)云,帶著北方特有的澀冷與干燥。身在異鄉(xiāng)的亡國之君,午夜夢回,他未嘗不會觸景生情,懷念流水。那滾滾而逝的流水,未必是汴京城里的水,恐怕是江南小橋之下的流水,是芙蓉浦亭亭荷下脈脈的流水。其實,他懷念的,何止是江南的水,更是江南的風(fēng)景,江南的人,江南的生活,是他已然破滅的故國,是他作為萬人之上一代帝王的尊嚴(yán)。在《虞美人》這首絕命詞中,他就曾萬般悔痛地吟唱“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在《浪淘沙》中,他也曾凄楚哀傷地低誦“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是對已逝光陰的惋惜。李煜一生四十二載,為君在位十五年,后來還做了三年亡國奴。尤其是人在中年居然淪為階下囚,被押解北上,遠(yuǎn)離故土。古人最易在中年感慨時光易逝,李煜自己在《破陣子》中也感慨道:“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泵鎸ο驏|而逝永不回頭的流水,最易產(chǎn)生光陰易逝歲月易老的感慨,這樣的感慨是沒有歷史的隔膜,沒有地域文化的界限的。春秋時期,孔子不就面對流水,發(fā)出“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的感慨嗎?豪氣如李白,在流水面前,也易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fù)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朝如青絲暮成雪”的情愫嗎?被貶黃州,侶魚蝦而友麋鹿的蘇軾也會臨江產(chǎn)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的喟嘆;就連古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都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jìn)同一條河流?!惫识?,在《浣溪沙》中李煜悲嘆“待月池臺空逝水”,在《烏夜啼》中感慨“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
“流水”是對亡國的無限悔恨。滾滾東流水,一去不復(fù)回。人生無論是好是壞,經(jīng)過了,便再無回頭的機(jī)會。李商隱曾在《暮秋獨(dú)游曲江》中說道:“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辟即蟮膰?,在宋軍南侵時,竟然毫無還擊的氣力,堂堂一國之君也只能無奈降宋,進(jìn)而淪為俘虜。在汴京城,李煜受盡屈辱與磨難:自己被軟禁起來失去自由;連心愛之人也無力保護(hù),眼睜睜看著宋太祖在自己面前欺凌小周后,并且命令畫師將此等不堪場面畫下來,這對一個男人來說是何等的恥辱!無怪乎李煜在《浪淘沙》中悲嘆:“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蔽蚁?,如果有來生,李煜恐怕更情愿選擇出生在平凡的人家,不做那薄命的君王,便不用背負(fù)千古的亡國罵名!
流水悠悠,還是千年以前的那江水。作為帝王,李煜的是非功過,都已然湮沒在了歷史的浪潮之中,任憑后人評說。然而作為詞客,他終結(jié)了花間詞的綺麗哀靡,賦予了詞更為博大的意境和更為渾厚的內(nèi)蘊(yùn);他將伶人傳唱難登大雅之堂的詞帶到了文人士大夫的筆墨下書桌旁;他的詞句,讓磅礴的流水有了或纏綿或悲戚或追悔的豐富內(nèi)涵。對于中國詩詞甚至中國文學(xué)來說,他無可非議是重要的,偉大的,明亮的!
參考文獻(xiàn):
[1]劉澤江,王立新.淺析李煜詞的修辭藝術(shù)與意境[J].江漢大學(xué)學(xué)報,1998(02).
[2]史立群.試論李煜愁情詞的意象[J].中國科技投資,2013(17).
[3](南唐)李煜.李煜集[M].三晉出版社,2008.
[4]蔡菡.“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詞的接受現(xiàn)象淺析[J].名作欣賞,2006(08).
[5]胡英偉.李煜詞的特色及其在文學(xué)史上的影響[J].雞西大學(xué)學(xué)報,2004(06).
作者簡介:
樊寶玲,陜西省寶雞市,陜西省寶雞市寶雞中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