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夫
索尼初代黑卡。RX100發(fā)布時,沒人能想到短短幾年后,這個系列能夠發(fā)展到如今的高度。不久前,索尼為我們帶來了黑卡。系列的第六代產(chǎn)品RX100 Ⅵ,除了在畫質和性能上取得提升,新產(chǎn)品更是將變焦鏡頭的焦距范圍擴展到了等效24~200毫米。RX100 Ⅵ發(fā)布后,我們第一時間拿到了樣機并展開了試用。
外形設計上,RX100 Ⅵ和之前的同系列產(chǎn)品相比沒有太大變化,雖然鏡頭焦距范圍變大,但和前代相比RX100 Ⅵ前面板面積保持不變,厚度也僅增加1.8毫米,在使用中完全不會察覺。
鏡頭方面,RX100 Ⅵ采用了一只蔡司Vario-Sonnar T*24-200mm F2.8-F4.5變焦鏡頭,雖然鏡頭的變焦倍率達到了8.3倍,但在長焦端時鏡頭的伸出長度并不算特別夸張,不會為使用帶來不便。不過或許是出于簡潔的考慮,RX100 Ⅵ在鏡頭前端僅保留了Zeiss品牌名及焦距、光圈信息,而去掉了Vario-Sonnar字樣。
取景器方面,RX100 Ⅵ采用和前代一樣的236萬像素OLED電子取景器,不同的是新機型的取景器采用一觸彈出式設計,僅需扳動按鈕取景器即可完全彈出,無需第二步操作。收回取景器時也只需將其直接按下即可,在便捷性上取得了一定提升。
和取景器類似,RX100 Ⅵ搭載的LCD背屏也得到了升級,這一次它可實現(xiàn)向上180度、向下90度翻轉,同時支持觸控,拓展了操控性能。
畫質受損一直是大變焦鏡頭易遭遇的痛點,考慮到黑卡。RX100 Ⅵ的體積限制,這只變焦倍率達到8.3倍等效24~200毫米鏡頭會有怎樣的表現(xiàn)?
從圖03、04可以看出,在同場景對比下24毫米焦距和200毫米焦距的景別差別還是非常巨大的,而在實際拍攝后,我們認為RX100 Ⅵ所搭載鏡頭的畫質表現(xiàn)完全能夠滿足攝影師的拍攝需求。
成像銳度方面,從圖05可以看出,即使在長焦端使用f/4.5最大光圈拍攝,RX100 Ⅵ所采用的蔡司鏡頭依然擁有銳利的成像表現(xiàn),結合其搭載的2010萬有效像素1英寸Exmor RS CMOS傳感器,即使是拍攝移動中的天鵝,合焦位置依然纖毫畢現(xiàn)。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RX100 Ⅵ在等效約110毫米焦距時依然保持了f/4的最大光圈,因而使用RX100Ⅵ時在110毫米焦距能夠獲得最佳的虛化效果。
在微距拍攝方面,RX100Ⅵ采用的鏡頭在廣角及長焦端分別擁有8厘米和100厘米的最近拍攝距離,在全焦段范圍內都能獲得不錯的微距效果。
作為一臺便攜機,弱光下的手持高感拍攝是很常見的應用場景,針對RX100 Ⅵ的高感畫質我們進行了專門的測試。
根據(jù)實拍結果,我們認為RX100 Ⅵ在ISO 800以下時畫面純凈,成像細節(jié)出色;ISO 1600時出現(xiàn)明顯噪點,ISO 3200時出現(xiàn)涂抹造成的細節(jié)損失現(xiàn)象。整體而言,我們認為RX100 Ⅵ在ISO 3200及以下時控噪能力不錯,可以放心使用。
當然,RX100 Ⅵ繼承了索尼相機的自動多幀降噪功能,開啟這一功能后即可輕松獲得更好的弱光拍攝效果,圖08使用ISO 4000多幀降噪拍攝,畫面噪點控制良好,細節(jié)出色。
在防抖方面,由于更長的等效焦距對相機的防抖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RX100Ⅵ的防抖性能也被提升至4擋(長焦端時官方數(shù)據(jù)),圖09是我們的實測效果。從結果看,在等效焦距200毫米時,手持RX100 Ⅵ使用1/50、1/25和1/13秒拍攝都能以較高的出片率得到畫面穩(wěn)定清晰的照片,快門速度將至1/8秒時畫面抖動的情況明顯增加。
顯然,RX100 Ⅵ在長焦端時達到了官方宣稱的4擋防抖效果。
六年六款產(chǎn)品,索尼RX100系列完全可以看作是索尼相機“黑科技”的迭代更新代表,每一代黑卡相機都凝聚著索尼最新的相機科技,這次的RX100 Ⅵ也是如此。
等效24~200毫米大變焦鏡頭、約2010萬像素1英寸CMOS傳感器、擁有更快處理速度的B19NZ X影像處理器和前端LSI、繼承自旗艦微單TMA9的對焦算法、24張每秒的連拍速度和4K HDR機內錄制功能,一切這些專業(yè)功能都結合在一臺不過巴掌大小的相機中,這在兩年前都還是難以想象的。
經(jīng)過試用,我們認為索尼的這款大秀肌肉之作在各個方面都已趨于完善,無論是作為專業(yè)攝影師的備機,還是攝影發(fā)燒友或家庭用戶的隨身、旅行用機都非常適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