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新一輪的司法改革中,司法責任制被置于一個基礎性的地位,被稱之為改革的“牛鼻子”。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是權責統(tǒng)一原則的必然要求,也是中西方司法文明共同的經(jīng)驗匯集。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應該完善且明確司法責任制,同時更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有效進行司法責任制的改革和確立,充分保障司法責任制的鮮活性和時代性。在適用程序上,應該從責任承擔形式、責任追究主體和責任追究程序等三方面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
關鍵詞 司法責任制 司法主體 司法保障
作者簡介:劉外偉,廣東電子信息高級技工學校。
中圖分類號:D926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6.242
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化發(fā)展的今天,社會矛盾多發(fā),司法糾紛也比較常見,加強司法責任制的落實和推進,不僅有助于全面推動司法改革,同時還能夠有效完善法律體系建設,全面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司法責任制是基礎內容,也是核心內容。明確司法責任制,實施全方位的權責統(tǒng)一,明確司法主體所應該承擔的責任,督促和引導他們嚴格遵照法律規(guī)范辦事,嚴格遵循司法紀律,秉公辦事,公正客觀。司法責任主要是指司法責任主體基于其所承擔的司法職責,因在履行職責時存在違法違紀的行為而應該承擔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在司法改革實踐過程中,應該明確司法責任,認真探討司法責任制的相關問題,全面推動司法改革的深入。
一、構建與完善司法責任制的必要性
在社會轉型發(fā)展的關鍵時期,構建與完善司法責任制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一系列司法責任事故也提示著明確司法責任制的必要性。因此,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科學全面的構建與完善司法責任制,不斷明確司法主體的司法責任,督促他們認真履職,嚴于律己,不斷推動司法公正與公平。因此,構建與完善司法責任制是非常必要的。
(一)司法責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
司法公正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法律工作者的職業(yè)標準。自古以來,人們都在追求司法公正,并且為司法公正奔走呼號,它是一個永恒的追求,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手段。在司法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司法責任制是司法公正的重要保障,積極明確司法主體的司法責任制,全面提升司法公正,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司法公正在內容上包括程序公正和實體公正兩個方面,兩者相互依存,并重結合,構成司法公正之整體。前者主要是指在訴訟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xiàn)公正,讓每個訴訟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平等公平的機會。后者主要是指結果公正,在審理辦結的過程中,結果應該公平公正,不偏不倚,讓參與者都能夠獲得公正的結果。司法公正是特別關鍵的,無論是程序還是結果,都直接關系著人們的切實權利。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明確司法責任制,有助于實現(xiàn)司法公正。在司法公正的實現(xiàn)過程中,雖然提升法官的素養(yǎng),明確法官的責任,能夠有效提升司法公正性。但相比之下,構建完善的司法責任制,能夠以懲罰制度的形式來警醒和指導法官、檢察官的履職行為,如同一柄懸在頭頂上的劍,讓他們時刻牢記司法公正,在審理辦結的過程中,能夠自覺遵紀守法,公正履職??茖W完善的司法責任制對于司法公正的保障作用,集中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一方面,司法責任制的實施,能夠強化司法人員的工作素養(yǎng),能夠以制度建設的形式,明確法官、檢察官在工作實踐中的法律行為。法官、檢察官雖然是公正的化身,但他們畢竟是人,在工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帶有主觀性。司法責任制以制度形式明確法官、檢察官的責任,警示他們嚴于律己,秉公執(zhí)紀,全面保障司法公正。另一方面,從功利主義的角度出發(fā),明確司法責任制能夠促使法官、檢察官在工作過程中自覺衡量利弊,明確處罰法律或者踏入“雷區(qū)”的不利后果,進而在工作實踐中,能夠自覺遵紀守法,認真履職,保障司法公正??梢姡e極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能夠有效保障司法公正。
(二)司法責任制是權責統(tǒng)一原則的必然要求
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能夠實現(xiàn)科學的權責統(tǒng)一,能夠讓司法主體認識到自身的權利,同時明確自身所應該承擔的責任。在現(xiàn)代民主法治國家,國家公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在運行過程中需要遵循科學的三原則,權力法定原則、權力受監(jiān)督原則以及權責統(tǒng)一(權利和責任缺一不可)原則。只有遵循科學的原則,才能保障公平公正。在現(xiàn)代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中,法官、檢察官徇私舞弊、收受賄賂等問題的存在,不僅影響著程序和結果的公正性,也嚴重影響我國的司法形象,讓廣大民眾對司法產(chǎn)生負面情緒。因此,積極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以制度的形式明確司法主體的權利和責任,能夠積極推動權責統(tǒng)一的落實。一方面,明確司法責任制,能夠有效提升法官、檢察官等司法主體的權責統(tǒng)一的意識,積極引導他們在司法過程中,明確自身的權利是人民賦予的,同時更要明確自己的責任。在司法領域中,司法工作者在司法案件中行使著由人民賦予的(通過立法的形式)偵查、公訴、審判、執(zhí)法等司法權力,這些權力的行使直接關系著公民的自由、財產(chǎn),甚至是生命安全等重要的公民權利。通過明確的司法責任制,極力提升司法工作人員的權責意識,能夠更好的優(yōu)化他們的法律意識,能夠督促他們在各自的崗位上遵紀守法,永葆司法公正。另一方面,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能夠從制度上來保障司法獨立。無論是法官,還是檢察官,他們在進行案件審理的過程中,都具備一定的判斷權。但這種判斷權不是空穴來風,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司法人員結合自身對法律的認知和解讀,自身對案件的認知及裁決,以此來實施的自由裁量權。這種權力的實施,需要司法獨立的保障。但在現(xiàn)實過程中,法官、檢察官的自由裁量權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擾。完善明確的司法責任制,能夠有效保障司法主體的自由裁量權,也能夠從制度層面來推動司法獨立。
二、司法責任制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及時效
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司法責任制是基本內容。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應該明確司法責任制的原則、適用范圍及時效,充分保障司法公正,全面保障司法獨立。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過程中,應該充分結合我國法律環(huán)境,避免矯枉過正,也避免對司法主體的影響。實踐證明,過量過度的司法責任制,反而會讓司法主體產(chǎn)生畏首畏尾的心態(tài)。因此,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過程中,要明確原則,范圍和時效。
(一)司法責任制的基本原則
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過程中,應該遵循科學的原則,不斷明確司法責任制。一方面,在司法責任制的完善過程中,應該遵循司法權運行規(guī)律和原則。司法權具有獨特的屬性,司法責任制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充分遵循司法權的獨立性,科學合理的明確司法責任制。在實施過程中,應該對于法官、檢察官的違規(guī)違紀責任進行嚴格的懲戒,但又不能干涉他們的自由裁量權。因此,司法責任制的實施需要把握科學的度。另一方面,在司法責任制的完善過程中,還應該堅持主觀過錯和客觀行為相一致的原則,意在限制司法責任制的追究范圍,確保法官、檢察官司法責任的追究不被任意化和擴大化,符合司法規(guī)律和中國實際。在衡量與判斷法官、檢察官的司法責任制,應該關注他們的主觀違紀違規(guī)違法行為,同時也要衡量結果。只有將行為與結果統(tǒng)一起來,才能真正明確法官、檢察官的司法責任。
(二)司法責任制的適用范圍
在司法責任制的完善過程中,應該明確司法責任制的適用范圍。第一,法官、檢察官的故意違紀行為。法官、檢察官都是由人來扮演的,雖然受自身角色及法律的約束,能夠讓他們自覺認真履職,保證公平公開。但不可否認,在實際的審理辦結過程中,仍存在著一定的主觀違紀行為,明知道觸犯法律底線,但在利益的驅使、情感因素的左右等影響下,仍有意為之。如徇私枉法、刑訊逼供、毀滅或偽造證據(jù)、非法搜查、非法拘禁等行為。第二,法官、檢察官的重大過失,且造成了錯案等嚴重后果的。法官、檢察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在主觀上存在重大過失,在客觀上造成錯案等嚴重后果才能承擔司法責任。比如法官在審理案件的過程中,遺漏重要的證據(jù)或者疏忽了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為,且審理已經(jīng)生效且發(fā)生了冤假錯案,如王順案等。
(三)司法責任制的適用時效
隨著我國法律制度的不斷完善,司法改革的深入推進,一系列冤假錯案得到了平反,參與冤假錯案的司法主體得到了相應的法律懲戒,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司法責任制的時效。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中規(guī)定,“實行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和錯案責任倒查問責制,確保案件處理經(jīng)得起法律和歷史檢驗”。近年來,一系列冤假錯案在媒體及大眾的監(jiān)督下得以平反昭雪。對于當初參與冤假錯案的司法主體,在責任追究的過程中存在較大的難度,要么就是合作辦案,無法找到精準的司法主體,要么就是相關人員離世、退休等,責任追究也不了了之,這些都引發(fā)了大眾的不滿。因此,實施辦案質量終身負責制,如同給法官、檢察官的公正辦案、秉公執(zhí)法等上了一道“保險”,督促他們在案件辦理的過程中,就要認識到辦錯案的終身代價。但司法責任制的適用時效不應該獨立存在,這里的“終身”也是相對而言的,法官、檢察官的司法責任時效,必須受法律中關于時效規(guī)定的限制。從本質上來看,法官、檢察官也是人民群眾的一員,不能因為他們工作的關系,就將其區(qū)別對待。因此,法官、檢察官違法違紀的追究時效,應該跟普通公民一樣。
三、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的前提和保障
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構建和完善司法責任制,全面提升司法公正,應該明確它的前提,運用科學的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獨立。一方面,司法責任制以司法獨立為前提。在司法責任制的完善過程中,應該有效保證司法獨立,實現(xiàn)“讓審理者裁判”這一價值目標。首先,應該積極推動合議庭和獨任庭運行機制。其次,改革審判委員會運行機制,在審理重大案件的過程中,可以提交委員會進行科學討論。最后,積極變革傳統(tǒng)的考評指標,不斷優(yōu)化法官的考核,督促他們認真履職,嚴于律己,不斷保障公平公正,全面提升審理辦結的公正性。另一方面,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過程中,應該著力提升法官的職業(yè)待遇,讓法官能夠享受職業(yè)的榮譽,自覺提升自身的法律素養(yǎng),在審理辦結的過程中,能夠做到公平公正。首先,穩(wěn)定使用法官、檢察官,一經(jīng)錄用不能隨意更換。積極借鑒歐美國家的“法官終身制”原則,充分保障法官、檢察官的合法權益。其次,有效提升他們的職業(yè)待遇。法官、檢察官屬于特殊群體,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和完善過程中,可以借鑒“高薪養(yǎng)廉”的方式,讓法官、檢察官都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滿足他們的經(jīng)濟需求。最后,還應該改革法律、檢察官的聘用方式。傳統(tǒng)的聘用方式類似于公務員考試,但這種方式不適合司法工作的特點。因此,可以采用高標準的聘用制,符合標準或者有工作經(jīng)驗就可以聘用。
四、結論
在司法改革的過程中,司法責任制是基礎,也是關鍵。在司法責任制的構建和完善過程中,應該明確司法責任制的意義,全面遵循司法責任制的原則、范圍及效用,同時還應該采用科學的保障機制。
參考文獻:
[1]陳光中、王迎龍.司法責任制相關問題之探討.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16(2).
[2]陳衛(wèi)東.司法責任制改革研究.法學雜志.2017,38(8).
[3]劉兆欣、史焱.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檢察機關辦案組織改革研究.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2016.
[4]鄭青.論司法責任制改革背景下檢察指令的法治化.法商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