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 焰
最初是來自北方的林先生講給他在深圳的公司員工們聽的,而員工們又各自將其流傳開去,于是我知道了這個故事。
大約四五年前吧,林先生原先的那間公司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幾番拼死掙扎,最終還是沒能支持下去。公司倒閉了。員工有的一早聞到風聲,自謀生路去也,剩下來的在聽了老板的正式通知后,也紛紛離去。
那天的林先生,待員工散后,巡視四周,心情灰黯。明天開始,面前的一切就將成為別人的財產(chǎn)??嘈慕?jīng)營的公司一朝化為烏有,多年心血付諸東流,那不是說放下就放得下的。林先生佇立良久。然而就在那個時候,他聽到了一陣輕微的,但是有節(jié)奏的敲擊聲。
準確地說是手指擊打鍵盤的聲音,聲音“嗒嗒嗒”不慌不忙地繼續(xù)著。林先生循聲來到一間辦公室門口。他輕輕地推開門,一個女孩子正坐在電腦前聚精會神地打字。看見林先生進來,女孩子抬起頭,說:“不好意思,林先生,馬上就好?!笔植]有停。貌不出眾的女孩子,林先生一時想不起她叫什么名字。女孩子很年輕,剛出校門的模樣,林先生只有一個印象,就是她平時好像總是在不聲不響地埋頭做事。林先生掃了一眼屏幕,女孩子是在打一份文件,林先生站在一旁,沉默半晌,費力地對女孩子說:“你不用再打了,沒有用的了。”這時女孩子再度抬頭,說:“總要把事情做完才走?!?/p>
并沒有茫然失措,并沒有急惶惶飛鳥各投林的樣子。女孩子的鎮(zhèn)靜自若感染了林先生,給了他莫大安慰。林先生于是一直站在那里,陪著她打完那份文件,關(guān)機,再整理好桌上雜物。做完這一系列事情,女孩子收拾自己的東西,然后斯文有禮地跟林先生道別。
林先生對女孩說:“日后工作和生活上有什么困難,盡管來找我,我好歹還有些熟人朋友,應該可以幫到你?!绷窒壬炎约旱腸all機號碼給了女孩子,目送她離去。
女孩走了幾步,回過頭來說:“一切都會過去,林先生,我相信您會東山再起?!?/p>
這一去就是四五年。這四五年里,林先生努力振作,臥薪嘗膽,終于又開創(chuàng)出嶄新局面。女孩子的話應驗了。林先生常常在心里掛念,不知那女孩子在哪里做事,是否還在這個城市,是否一切都順利。林先生如今在北京深圳等地擁有好幾家公司,隨便哪一家公司都足可以給她提供一個上好的職位。他只是關(guān)心她,想盡自己能力幫她,而且想當面對她道一聲謝。但那女孩子一次都沒有call過林先生。惟一的例外是,每一年的新年,林先生的call機都會收到一條那女孩子發(fā)過來的訊息,是新年的問候與祝福,年年不變。
一年年過去,林先生的通訊工具不斷翻新,但那只call機卻一直帶在身邊,號碼依舊,林先生的熟人朋友都漸漸忘掉這個老號碼了,他還是帶著它。他帶著它仿佛只是為了等待那個女孩子的訊息,等待每一個新年響起的那一聲問候與祝福。只有他知道,在那一天,在幾年前公司結(jié)束的那一天,他是多么的心灰意冷。要不是那個女孩子給他安慰和鼓勵,他可能會一蹶不振,不會有后來重新創(chuàng)業(yè)的信心與秀氣。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他。
那只老call機就是那段歷程的見證。
林先生的故事讓眾人感慨不已。
聽過這個故事以后,我好像忽然發(fā)覺,我所在的城市街道兩旁的廣告牌上,竟然有著那么多的尋呼機廣告。印象最深的那個,只有兩個字——“呼我!”記不清是哪一種品牌了,但那兩個字卻經(jīng)常在腦海中顯現(xiàn),——“呼我!”“呼我!”——有多少人在暗夜里這樣苦苦呼喊過?
從此,每當我坐車經(jīng)過路邊廣告牌,看到那一幅幅尋呼機廣告,總是禁不住想起這個近乎神話的故事,想起這個世界上瀕臨絕跡的某種品質(zhì),我知道,有些東西果真是可以永恒的,比如信念,比如真情。
(唐輝摘自《年輕人》1999年第3期)